以传统之光照亮前进之路

2020-12-14 08:01贺雯丽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过程

贺雯丽

摘 要: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这样能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光芒,同时为其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形成和树立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实践过程中,要想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更有效地落实相应的融合策略,使落后的教学模式得以创新和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课堂 融入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03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日益丰富和完善,越来越多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具备相对应的综合素养和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此使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和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得到更深层次的融合,进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基础条件。具体来说,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更多生活元素,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大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和方针,更有效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其中也要体现出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更积极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大的兴趣,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造出更富有趣味性和生活质感的传统文化教学课堂模式。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入门课程的时候,首先在课前针对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由来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以此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然后再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其进行高质量的基础学习,落实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以此有效掌握基础字词等等。其次要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生活元素引导其融入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过程,可以设置相对应的教学情境。例如,“同学们,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读书看报,还是上网看电视等等都会应用大量的汉字,那么大家对于汉字有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呢?”等到学生们自主发言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汉字的演变历史的相关视频进行播放,展示不同形式的汉字,例如,甲骨文、草书、小篆等相关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汉字的探究兴趣,这样能够在无形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深入的渗透,进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学生创设出更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要想确保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深入的渗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教师本身要具备应有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同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充分体现出教材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在优化的教学模式指引之下,进一步把握我国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教材的契合点,以此营造出更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并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深入的体会认知,从而对传统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传承和发扬,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完善,进而在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牛郎织女》(人教版)这篇课文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和讲解,在其中渗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的教学重点和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然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掌握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诵读文章和课文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然后,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其讲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传统神话故事,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更有兴趣融入课文的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针对文章中的具体角色进行相对应的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教学过程,从而有更深刻的感知,把课文知识和实践行动有效融合,达到高度的统一。在这种惟妙惟肖的表演过程中,课堂气氛可以达到高潮,有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传统文化的表演氛围,以此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呈现出更为良好的教学成效。

三、适当加大对古诗词的教学力度,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其韵律之美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也是最早接触古诗词的,对古诗词有特别大的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古诗词更新鲜有趣,而且朗朗上口,所以在对古诗词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更需要着重关注,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课堂的深层次融合。与传统的文字表达形式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古诗词所选用的短句更加含蓄地写景抒情,更容易背诵,在更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所有模式互相匹配,因此可以把古诗词教学作为突破口,深层次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适当性地加大对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力度,以引导其深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很有必要。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草》(人教版)这篇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把押韵这个知识点作为引导学生的切入点,使学生对于押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古诗词中进行深入的领会,然后教师要积极有效引导,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押运训练。同时通过押韵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节奏感,也就是断句的魅力,引导学生积极有效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进行相对应的断句。以《寻隐者不遇》为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又如,在教学部编版的《悯农》时,教师要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结合古诗词的相关内容来谈一下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更深层次地理解传统文化中节约的概念,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语文素养。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联想,充分认知和理解整篇古诗词所体现出的情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然后充分地感受到古诗词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意蕴。通过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认识到,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的时候会很艰苦,但是在对待人生方面还是要积极乐观、苦中作乐,勇敢面对生活,以此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对于自身的生活实际也能够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教师对古诗创作背景的解读,对勇于面对生活精神的融入,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显著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并且融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使传统文化能够深入到自身的血脉和灵魂深处。

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精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是至关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充分确保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宽,使语文教学本身具备丰富性、前瞻性和传承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从汉字教学、诗歌教学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加强,充分体现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养成深刻理解和學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习惯,并且自觉承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 王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黑河教育》2020年第6期。

[2] 周毅云《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科学咨询》2020年第15期。

[3] 黄强《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考试周刊》2020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过程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猜诗词
少年力斗传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清明节的传统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