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2020-12-14 08:01杨琴
关键词:传统高职素养

杨琴

摘 要: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语文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高职语文教学而言,也需要进一步有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传承发扬,以此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在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传承的必要性以及相对应的挖掘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挖掘与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12

现阶段,从整体情况来看,在高职语文教育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比较薄弱,因此要高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其进一步深入地挖掘和传承,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且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焕发出全新的价值,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传承的必要性

国家、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就构成了传统文化。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风霜洗礼,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传承发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基本条件。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们现代观念和理解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十分漫长的岁月演变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来的,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要想确保中华民族能够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有更为显著的成就,实现相对应的目标,就需要充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且十分必要。

同时,高职语文是传统文化最为直接的衍生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缩影。在高职语文教育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有效完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对此,高职语文教学就要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领会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进一步与时俱进,有效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三观”,在激发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使自我的思想品格、道德素质和综合修养能够得到切实提升,使自身在具备应有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抵制各类精神污染的蔓延。因此,着重做好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就显得更为必要。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策略

1.教师本身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传承,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教师要着重针对古典文化进行深入理解,然后才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进行教授和传导,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吸收到足够的精神营养,对其进行更深入的领会和认知,进而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确保学生在灵魂深处和思想内涵方面受到古代圣贤的思想的滋养,且能够在专业技能、文化修养、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例如,针对《论语》中仁义至善的儒学文化,教师要深入的理解,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充分把握儒家文化精神,并且把这样的精神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深化到自身的思想和靈魂深处。针对《离骚》之中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师也要有效挖掘,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从而传承和发扬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爱国主义情怀,对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有深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针对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要进行深入地挖掘,学生和教师要共同交流和深入地研讨,从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2.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创设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情境

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因为本身对于语文教学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其昏昏欲睡,无法调动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活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营造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情境。例如,学生和教师可以打扮成古人的模样,穿越到古代,对古代人物的魅力、性格、语言特点等等进行深入的体会,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模仿,通过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对作者的生平以及课文的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充分介绍,通过历史的小故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角色扮演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学习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更有效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承。在全身心的投入过程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领会古人的情感脉络,继而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境育情”。

3.对高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接受更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着手点,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都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文章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涵养和魅力,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深入地挖掘,让学生通过教材的精读,充分地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为我所用,实现深入挖掘和传承发扬,使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的相关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享和讨论,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教、刻苦勤奋的优秀思想,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知识的深入领会,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4.充分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学习应用

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确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以学生作为中心,让学生进行积极自主地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传统文化挖掘学习和传承的主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具体的学情,指导学生尽可能选择和实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传统的文化情境中全身心的投入,继而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此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教授《鸿门宴》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针对作者生平和相关文章中所出现的各类人物生平进行充分的介绍,进一步拓展相对应的古代座次文化等相关知识,以此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更有效挖掘相关知识的内涵,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礼仪知识文学和历史知识等等,让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显著增强,对于其他文化的知识也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究,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使相关内容在整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更有效的渗透和融入。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语文教师就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有更加广博的学识,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有更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其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深刻地挖掘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且继承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精神,进而确保自身能够在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方面得到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 谢东华《对高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西部皮革》2017年第6期。

[2] 张晓《高职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语文建设》2016年第26期。

[3] 张文明《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传统高职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