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绽放

2020-12-14 08:01郑海英
关键词:中华融合传统

郑海英

摘 要: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并不是一些学科与教师的责任,而是包括数学在内的所有学科的使命。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不断创新文化传播路径,丰富文化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站位,增强文化自信,在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广大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群体之一,应坚持党的指导方向,厘清教学思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当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有着复杂性、抽象性等特点,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必然会成为学习重难点,而学习上的困境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进而难以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进一步拓展小学数学课程资源,还能增强小学数学的趣味性与人文性,让小学生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大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对我国的生产生活有推动作用,还在国外引起了浩大的文化热潮与影响,可以说中华文化对人类及世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我国在数学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现代数学教育事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可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自豪感,最终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

二、小学数学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开创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新路径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同传统文化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进而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没有意识且没有能力实现两者的融合。而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由此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与潮流,并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制造了可能。对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综合性发展。

2.充分结合教材,深度挖掘当中的优秀文化内涵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可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提供方向与指导。通过分析当前众多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教育板块用来介绍数学概念及发展史的,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这些内容有效利用起来,借此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外,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于具体教学内容当中,这便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一些优秀文化内涵,进而在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使其感受到数学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数学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崇敬之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与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重要的教育趋势,也是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认识到两者融合的重要意义,做到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并立足于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数学史料、实践活动、多媒体技术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并逐渐爱上数学,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闫绍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2]刘盈春.浅谈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内蒙古教育,2020(3):43-44.

猜你喜欢
中华融合传统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