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分析

2020-12-14 08:01余后连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传统

余后连

摘 要:相对于小学和初中而言,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高中数学教学不能只是单一地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为目标,而是应当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将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融入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进行了研究,从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功能之间的关系入手,探寻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高中教育 数学教学 传统文化 德育功能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17

高中是学生积累知识、树立观念的重要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已经相对成熟,对于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入的理解,但他们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且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需要我们正确予以引导。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不能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应当更多地融入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层面上的提升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精神层面上的进步。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当将理论知识,教育功能与德育功能融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在下文中,我们就对于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具体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促进学生思想与能力的同步进步贡献一分力量。

一、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当中,全面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时,既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要贯彻德育教育内容。所谓德育,从本质上来看就是面向学生开展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内涵,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也能够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国传统教育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德育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都是专门的教育形式,虽蕴含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教育的形式却过于刻意。真正的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加深认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生化,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使德育教育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数学教育与传统的德育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形式,也让数学教育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学生们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获得相应的情感释放空间,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当中。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主要存在着以下两种关系。

首先,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道德教育不应當只是形式上的教育,更不应当成为为了开展德育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而是应当发回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无形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高中数学学科中的知识普遍较为复杂,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承担较大的压力,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大幅度降低,甚至对于数学以及相关学科都产生了抵触心理。将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数学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也使得道德教育能够更好地渗透至其他学科当中,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丰富的数学知识,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加深对于身边事物的认识。

其次,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交互渗透,共同推进。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繁重的学习压力使许多高中生丧失了结识好友、参与活动的机会,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是高中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高中生需要在此之前融入集体氛围当中,加强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会合作,善于沟通,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消除在应对问题时所承担的精神压力。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的碰撞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其他方面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开启新的大门。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1.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数学教材以及其他练习材料中涉及的许多例题和资料都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但在以往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关注相关题目,却忽视了这些潜在的德育教育素材。在数学研究领域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国内许多优秀的数学家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提出的理论方法和解题思路至今仍然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许多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求同存异的作风都值得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传承。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引申相关的背景知识,分享蕴含着德育精神的故事。例如,伟大的数学家张衡,其为了数学研究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其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将相关的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精神和道德层面上的教育。

2.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民族文化

对于高中生而言,枯燥的课堂和沉重的学习压力使其丧失了许多在这一年龄段应有的快乐。教师可以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留给学生相应的放松身心的时间,向学生分享许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诗词。以宋代诗人邵康杰的《山村咏怀》为例,诗人以一到十十个数字,以诗词的形式将山村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学生们花费短暂的时间倾听拓展知识,却能够获得身心上的愉悦以及文学知识的丰富,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3.在日常练习中渗透传统文化

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中数学教材都会在知识讲解部分后增添部分阅读材料,但以往我们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却忽视了这些材料中潜在的德育内涵。举例来说,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华罗庚的故事材料,讲述了华罗庚的成长背景以及其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这些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仅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案例,同时也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榜样,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融合到练习题中,打造时政应用题目,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能够更多地了解当前阶段国内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高中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开展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适当的渗入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获得精神层面上的丰富。在未来的教学进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民族文化以及在日常练习中渗透传统文化等方式,打造更加完备的教学体系,在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韦文进《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探究》,《学园》2017年第10期。

[2] 张培双《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4期。

[3] 林枫《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人文之友》2020年第4期。

[4] 陈世明《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中学数学研究》201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传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少年力斗传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