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20-12-14 08:01向昌浩
关键词:画作中国画画家

向昌浩

摘 要:中国画创作需要丰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要求中国画创作者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能够基于广博的知识修养进行绘画创作。在当代中国画创新发展的历程当中还要把握中国画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中国画创作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继承中寻求突破与创新。本文研究如何在中国画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传承,以及促进中国画繁荣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画 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28

本文主要探求中国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中国画创新发展的策略,着力构建中国画创作的体系,进一步通过中国画创作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实现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使中国画创作者充分运用丰富的绘画技巧达到积极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一、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1.对作者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画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作者的价值观会对中国画创作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影响着受众的审美感受。首先,中国画的创作来自作者耳濡目染的经历,那些经过时代沉淀的名家画作题材、技法、内容、艺术形象对后世画家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对画家的艺术观有重大影响。其次,中国画家能否创作出符合受众需要和揭示时代特征的画作,很大程度上与画家的思想价值观有关。画家能否在作品中传递正能量,能否以艺术的方式刻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对受众群体产生较大影响。中国画创作者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样才能诞生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优秀的中国画往往隐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2.对中国画内容的影响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需要通过画家的处理与加工,需要画家通过一定的技艺传递给欣赏者独特的艺术形象。首先,好的画家需要长期艰苦磨炼和积极地观察探索,画家的思想修养、个人经历、审美价值观直接影响作品风格。其次,传统文化是画家思想、情感与艺术修养成长的滥觞,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画作的题材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画作的形式美。第三,画家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哲学与宗教的影响,这些以思想价值观念呈现文化直接影响着画家的审美视角与信息捕捉能力,画家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因为文化基因的传承,才进一步塑造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

3.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作者基于文化土壤创作出来的,需要作者在画作中倾注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把握观赏者的审美需求,任何中国画创作都离不开文化传统,都需要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让观赏者通过画作实现情感的共鸣。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西方画传入我国,影响着国人的创作理念,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汲取了西方画的技巧,但是仍不能影响中国画对传统文化的传递。中国画家的使命就是把艺术创作使命融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中,运用个人的艺术能力表现民族与国家的普遍情感,进一步用中国画的形式刻画时代的进步、民族的精神。中国画作家无论创作何种题材,以何种形式作画,都需要在作品中融入时代精神,融入核心价值理念,承载民族文化,抓住传统文化的主流,使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中国画创作中的传统文化缺失

1.中国画教育严重不足

中国现代教育机制正处在深化改革的阶段,以往对美术教育重视不足,中国画未能很好地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中小学普遍未能充分地开展中国画教育活动,中国画教育仅仅作为学生的业余爱好,国家未能在中国画的普及传承中给予必要指导和管理。我国基础教育对传统文化地重视不足,提供的资源有限。而且,现有体制下中国艺术院校招收中国画专业学生未能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考查,从事中国画专业学生往往不具备较强的文化思想修养和国学功底,甚至中国画专业考查学生西画的素描和色彩运用能力。这不利于中国画的传承发展,导致中国画并未能有效走进大众生活,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画普及发展,降低了中国画的文化功能。

2.西方价值理念的冲击

中国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较大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经历了历史断层,特别是近代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逐步传入我国,中国经历了多次反传统文化运动,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中国画创作应当保持独特的审美意蕴,但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导致中国画创作未能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画创作甚至一度出现仅展示流行文化的问题。加上文化缺失对新生代画家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当代中国画创作有被西化的倾向。如何有效应对外来文化冲击,更好在中国画创作中展示人文精神,传递核心价值理念,丰富中国画的传统文化内涵,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中国画市场发展不足

中国画市场还处初期阶段,画家作为市场的主体,其创作价值观对中国画市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首先,画家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中国画市场能否健康地发展,当前中国画市场的价格虚高问题使得中国画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等远远超过作品本身的价值,违背了画作市场的规律,需要对中国画市场加以控制。其次,价格虚高现象限制了中国画的受众群体,不利于中国画走向普通大众,不利于稳固中国画的发展根基。除少数收藏家以外,民众没有参与到中国画交易当中,这不利于发挥中国画的文化传承功能,致使中国画的传承功能容易出现断档。第三,中国画的流通机制存在一定问题,由于中国画的流通不足,导致中国画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并且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没能通过中国画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

三、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画创作策略

1.挖掘生活中的元素

鼓励中国画创作者深刻体验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文化元素,抓住中国画的艺术来源,才能提高中国画创作的质量。我国传统文化中涵盖丰富的事物,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中国画作者能够把握生活,汲取生活中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在民俗文化、节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进行徜徉,走出画室去观察、分析、品味生活,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才能更广泛的汲取创作素材,进一步在画作中融入全民共同的精神追求。

2.灵活选择创作题材

传统文化影响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创作者需要通过作品实现与欣赏者情感、思想、价值观沟通。为了符合受众审美需要,表现时代特征,创作者需要确定好中国画的题材与主题,通过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画创作。例如,不同的花草树木在传统文化中有不同的寓意。花草、青山都具有不同文化内涵,创作者需要把题材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才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反映共同的文化情怀。创作者只有把具有时代性、传承性、独特性的题材刻画得生动传神,才能具备更高的文化价值,才能发挥中国画社会功能。

3.提高创作艺术技巧

中国画创作为了达到传神的效果,还要提高艺术技巧,能够以丰富的技巧达到形与神兼备的效果。例如,中国画创作应当注意构图,做到主次分明、颜色深浅有度,具备虚实结合的特征。例如,作品内容应当在画纸上分布均匀,绘画的主体应当居于中心,陪衬物应当与主体结构得当。作品中的内容还要相互呼应,真正做到错落有致,这样才能增强中国画的整体艺术感。创作者在绘画创作时还要疏密分明,能够合理地运用白描法、勾填法和泼墨法等等。值得说明的是,中国画创作还要广泛汲取西方绘画艺术精髓,在中西融合中保持中国画独特风格。

中国画与传统文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中国画中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与道德内涵,学习中国画不仅要学习技法,更要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只有立足于时代进行中国画的创作,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通过中国画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旺、陈良雨《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美与时代》2016年第1期。

[2] 李凤军《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需注意的几个要素》,《美与时代》2017年第2期。

[3] 高飛《研究当代中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生活》201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画作中国画画家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酷炫小画家
书画名人汇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