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家校共育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12-14 08:01谢碧宇
关键词:共育弘扬家校

谢碧宇

摘 要:当前,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教师不仅要注重落实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还应在家校共同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还可以在家校共育的模式下,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家长与教师的引导中学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了解的前提下,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家校共育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30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除了落实开放办学的理念,还应当要求学校的教师与家长在共同教育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和讲解,使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家长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同时教师与家长还需共同制定传统文化的弘扬方案和渗透策略,从而依照所制定的方案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增强文化底蕴。

一、家校共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过去在家庭教育和教师教育中对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方面不够重视,致使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认知和了解,进而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以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学校对弘扬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从而在进行家校共育时,明确提出围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华部分向学生进行讲解,使教师和家长在合作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生在了解基础上,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非常积极投入到家校共育中接受教育和文化的熏陶。这样一来,学生在成长中不仅做到积极继承传统文化,还在家校共育中收获很多传统文化。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高度重视在落实家校共育模式的同时,使学生在共育下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推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璀璨文明。

二、家校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招收生源,还要对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提高重视程度。由此学校对教师提出关注教学进度的同时,还需在与家长共育中以渗透传统文化为主,使教师十分注重与家长在共同教育学生时,开展家校活动,在进行家校活动时告诉学生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此外,学校在进行家校共育时,组织家长、教师与学生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在开展家校活动时,教师与家长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进行节日庆祝活动。在活动当中家长与教师不仅达成共识,还应引导学生说出中国传统节日都蕴含着哪些风俗习惯、文化知识和传统节日的由来,使学生积极举手说出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知。学生在表述过程中说出与端午节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表述的文化知识予以补充,同时告诉学生不同节日所蕴含的不同文化知识。由此学生在家校活动中和家校共育中理解、掌握不同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不同文化知识的内涵,使得对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知识的理解上升一个高度。

三、将家校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

在对学生进行家校共育时,不仅要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教育和引导,还应在家校共同配合下,共同向学生介绍、讲解不同的文化知识。如,在家校共育中教师和家长意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在共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筷子”蕴含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家校共育的模式下充分了解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学生高效学习筷子在先秦时期被称之为“梜”,而在汉代时期被称之为“箸”,到了明代成为“筷”,由此可知,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共育当中对筷子的起源、筷子的发展和包含的历史文化加深认知,并且深入理解筷子在发展过程中由最开始的方头、圆头,演变成不同形状的筷子,而且筷子的材质非常多,体现出学生对筷子的发展过程、文化知识理解得非常透彻。因此学生更容易掌握与筷子相关的传统文化,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效率。

四、学校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了解传统文化

学校为了使学生在家校共育中学到很多文化知识,对教师提出应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学生共同学习、了解、积累传统文化。对此,教师按照要求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在亲子活动中教师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诵读经典名著,如在亲子诵读名著的活动中读《三字经》《百家姓》等著名的國学经典书籍,使家长在与孩子共同诵读名著内容时,不仅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还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教育和耐心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诵读名著的活动中并认真读学校推荐的书籍。在诵读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对于能够从经典书中吸收传统文化的学生予以鼓励,在鼓励下,激发学生对诵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当学生对诵读经典书籍感兴趣。自然能够积极从名著内容中获取文化知识,逐渐地能够从不同的书籍中了解、积累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学生在家校共育中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五、家校共育中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

家校共育中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家校共育当中既学到很多道理,又积累很多传统文化。并且在不断的积累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得以增强,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明显提高,体现出家校共育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调动学生更加积极学习文化知识。

例如,在进行家校共育时,教师与家长共同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在馆内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提出要求,同时详细讲解博物馆内文物的历史价值、历史文化和蕴含的传统文化。如,教师在与家长配合下,详细讲解博物馆内的各类陶瓷、古人的头饰、衣服和珍贵的名人字画,同时介绍、讲解不同时期的文物,能使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传统文化、文物价值和文化背景有所理解。学生既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又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开阔学生视野,学生视野和眼界得以拓宽,在博物馆内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表明在家校共育中教师与家长以共同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使得学生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家校共育中制定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案

家校共育中制定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案时,教师和家长共同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渗透落实到家校共育方案中,如此一来,学生在家校共育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长期文化的熏陶中积极学习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家长都非常注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传统文化,由此激发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以及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到生活和教学中开始探索传统文化,在不断探索中了解窗花、对联、青花瓷、美术作品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学生既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又在家校共育下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并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达到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由此可知,教师与家长在共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根据所要弘扬的传统文化,制定内容详细、具体的方案,依照方案内容每天在教育学生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样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同时推动学生高效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之所以被继承下来,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文明、历史、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三观”、内涵等等。因此,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仅要重视对学生讲明道理,还可以在家校共育中引导学生多了解多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积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避免传统文化的继承被中断,表明在家校共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由此提升家校共育效果,提升学生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洪少平《家校携手共育“科学”之花》,《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

[2] 石小燕、孟杰《“家校共育”沟通路径探究》,《现代教育》2020年第2期。

[3] 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当代教育论坛》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共育弘扬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