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茶文化的生态研究及发展策略

2020-12-17 22:38张茈文
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畲族凤凰茶文化

张茈文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35)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茶文化发源地,畲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历史上的畲族长期居住在深山之中,深山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茶树生存。畲族人民走到哪里就开荒到哪里,随走随种植茶树。这就造就了畲民与茶的缘分,畲族茶文化已融入其民族血液中,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气质。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民聚集区,本文主要探析闽东畲族茶文化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策略。

1 追溯畲族茶史

畲族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唐永泰二年(766年)畲族开山太祖雷进裕与僧昌森辟地种茶,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史籍中记载了畲茶文化,翻阅地方史志可追溯畲族茶史。《会族自治县县志》记载唐咸通二年(861年)惠明和尚和畲民在山寺周边辟地种茶,《福安县志》载唐时有“比屋皆饮”之风。待到明代时,畲民种茶进一步扩大化,《福宁州志》有“福宁郡治茶俱有”的记载。谢肇淛《太姥山志》载:“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长蛇岭,居民数十家,皆以种茶樵苏为生。白箬庵……前后百亩皆茶园”。据《景宁畲族自治县志》可知,早在明朝的成化年间(公元1482年)畲家创制的惠明茶就已是御用贡品茶叶。明郭忠修《处州府志》记载了官员以惠明茶朝贡的场景:“入京马上争矜贵,黄封红裹呈枫宸”。可见明代畲民已大量从事茶叶生产生活,到清代则是畲茶兴盛时期。清朝咸丰年间《惠明寺茶歌》歌颂了畲茶的色香味俱全,描绘了茶叶生产环境是丛林茂密的深山,伴有泉水叮咚。诗人感慨正是这种纯天然的优越条件才培育出了畲茶独特的口感,可惜唐代茶圣陆羽和颇有见识的卢仝都无缘到此,未曾品尝过珍贵的畲族茶。否则,畲族茶早就载入史册流芳百世了。

近代以来,畲族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说1915年万国博览会上畲族惠明茶与国酒茅台同获金奖,故而被人称为“金奖惠明茶”。《景宁县续志》对这一历史时刻记载道:“茶叶各区皆有,唯惠明寺及祭头村出产尤佳,民国四年得美利坚合众国万国博览会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德国学者史图博曾对畲族历史和风情民俗开展调查,他感受到了畲民以茶待客的礼仪文化,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对于茶文化的热爱。他借诗歌赞誉畲族茶:人客落寮就面坐,一碗浓茶无需讨。路里烦燥忖茶食,心里想来食几多?畲族茶文化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庄晚芳《中国名茶》、陈宗懋《中国茶经》等对畲族茶进行了介绍。

2 畲族茶文化的存在形态

畲族大多散居在深山老林,随着畲民的历史迁移,茶树遍植闽东各地,以至“畲山无园不种茶”。茶成为了畲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畲民的日常生活与茶密切相关,歌舞活动也离不开茶,尤其是凤凰茶道体现了畲族茶的文化内涵美。

2.1 畲族民俗生活中的茶文化

茶是畲族文化的瑰宝,茶文化体现在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在畲乡人人爱喝茶,家家会制茶,“园里无茶不成寮,山上无茶不成村”,形成了“无茶无水不成礼”的畲乡茶俗。畲族人不仅平时爱喝茶,更重视逢年过节的茶礼。在清明采茶季节,畲民晚辈往往都积极采摘新茶,亲自加工成上等茶叶进行贮藏。到了大年初一便将此茶制成敬爱长辈的“春节茶”。晚辈亲自采的春茶凝聚着孝心,体现了畲族以茶敬老的习俗。这杯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茶叶质量好,更在于它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是无价的。畲族年青人除了给自家老人长辈敬茶,邻里之间也会通过敬茶来联络感情。茶是招待客人的佳品,喝茶是畲族人的最佳沟通方式。畲族热情好客,只要家里有客人,他们一定用最好的茶叶招待客人,一边喝茶一边唱敬茶歌。迎客之时有饮二碗茶的风俗,即客人喝茶至少要喝两碗才是好。俗语道“喝一碗是无情茶,喝两碗是长寿茶”,或言“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肚”。

在畲民看来,茶能与天地万物沟通。农历腊月廿四日祭灶时,要喝“送神茶”,春节要喝“做年茶”,初一要喝“糖茶”,出门要喝“出行茶”等。每年正月十五是畲民祭祖的日子,他们会提前用泡好的茶水洗手洗脚来洗秽,再准备茶酒三牲等祭品去宗祠祭祖。在畲民看来,茶不仅能与人沟通,也能与大自然沟通。流传至今的“喊山祭茶”是古老而久远的风俗,体现了畲族民间对茶神和山神的崇拜。在每年的采茶季到来之时,畲民们就对着茶山大喊“开山采茶喽”,以此来唤醒沉睡的大山。通过喊山祭茶来表达人们渴望风调雨顺茶事兴盛的美好心愿,这一民俗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畲民的婚丧嫁娶都有茶文化。就结婚而言有“新娥茶”“宝塔茶”“九节茶 ”“新妇茶”等。在谈婚论嫁时,媒婆去畲族姑娘家提亲必然带上一包好茶,俗称问茶。如果女方如同意这门亲事,就会收下茶叶。如果女方不同意的话,媒人就把茶叶原封不动带回。在谈论聘娶彩礼时,男方也不宜直接问聘金多少,而是通过茶叶来问价钱,俗称问茶钱。茶文化伴随了畲民一生,即便是丧葬环节,畲民也会以茶树枝、茶叶与铜钱、五谷等为逝者祈祷、为生者祈福[1-3]。

在长期的实践中,畲民还总结出了许多“以茶代药”治病的良方。茶能入药也体现在畲族民歌对唱中,如畲族姑娘唱:“唱歌问你歌秀才,绿雪芽茶谁人栽,何水泡茶最好食,从头一二讲出来。”畲族小伙答对:“唱歌回你歌秀才,绿雪芽茶兰姆栽,丹水泡茶顶好食,医病救人头一个”。由此而见,畲茶在生活中不仅饮用解渴,还能入药救人。

2.2 畲族歌舞文艺中的茶文化

畲族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种茶劳作中产生了许多茶歌茶舞,每逢民俗节日三月三抑或婚嫁喜庆,总少不了茶歌茶舞。农闲之时畲族人也喜欢聚集在一起喝茶聊天,兴之所至便歌之舞之。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轮流唱歌,若轮到谁唱歌接不下去就要受罚。冬天罚他喝冷茶,夏天罚他喝烫茶,乃至罚他吃茶叶渣。也正是有这样的习俗,所以畲族人从小就重视歌舞学习,长大了也能歌善舞。爱茶的畲族以茶叶种植、生产、经营为主要素材创作的茶歌茶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茶文化艺术。

畲族有许多反映茶事生活的歌谣,随着不同的茶事活动产生了诸多茶歌,如摘茶时唱的“摘茶歌”,拣茶时又有“拣茶歌”,泡茶时唱“泡茶歌”,敬茶时唱“敬茶歌”,接茶时还有“谢茶歌”来表达谢意,更有男女在茶山劳作时对唱的“茶山情歌”等。畲族的《十二月采茶歌》形式丰富,既有按照四季次序而唱的四季采茶歌,还有按照月份依次而唱的正采采茶歌,更有从十二月倒叙一月的倒采采茶歌,乃至闰年还有“十三采”采茶歌。足见采茶歌伴随了畲民一年四季的茶事活动。《泡茶歌》生动形象地唱出了泡茶的场景,“山坑冷水清又清,铜壶烧茶哄哄声;茶牙摊开天门路,茶子破开地狱门”,在歌词中显出畲民们的豪爽大气。还有《多谢茶》唱起来平白如话,“多谢茶,多谢茶,多谢盛情泡好茶;一碗茶儿清又清,到你宅堂保人丁;一年四季都清吉,年月日时保平安”,非常接地气的歌词受到老百姓欢迎,是广为流传的畲族民歌。当地有许多歌曲来赞颂茶叶为畲族带来好生活,例如《畲民向党献茗茶》有“畲民勤劳多种茶,水甜茶香遍畲家。金杯玉盏捧手上,敬向给党献茗茶”。这是畲族用茶歌感谢党和国家给他们带来的好生活。

畲民以歌佐茶,以茶作歌。他们在采茶的时候不仅有《采茶歌》,还有传统舞蹈《采茶舞》。在敬茶的时候伴随着《敬茶歌》又跳起《敬茶舞》。在载歌载舞的敬茶活动中,端茶的舞者腰肢灵活,双臂大幅度晃动,茶水却毫不外溢,显示了高超的舞技。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盛大的传统民俗节日,在这一天畲族男女老少都盛装打扮,他们唱茶歌、跳茶舞、展茶情、会茶友。畲歌畲舞源于生活,却又极具艺术魅力。表现形式纯朴而粗犷,节奏大多欢快、轻松,极具感染力,富有乡土生活气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畲族与茶有关的文艺活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产生了《歌唱竹管垅》《姐妹采茶灯》《姑嫂夸茶乡》等采茶歌舞剧目。此外,畲族舞蹈《采油茶舞》曾赴京演出获奖,反映畲民茶事活动的影片《喜鹊岭茶歌》上映后也广受好评。

总之,畲族通过歌曲、舞蹈、舞台剧和电影等多种形式促进茶文化的广泛传播。这些文艺活动不仅反映了茶叶的生产与制作过程,也蕴含着丰富的风土民情,是了解畲族茶文化的重要载体。2019年第26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上海静安区盛大开幕,畲族惠明茶作为“景宁600”优质农业品牌打入长三角。畲族茶人在开幕式上表演了经典歌舞《凤舞畲山》《畲山问茶》,以茶歌茶舞再现畲山茶韵,获得在场游客的阵阵掌声与一致好评。以茶为媒,因茶结缘,大家伴随着充满民族风情的舞蹈品味着惠明茶香,进而了解惠明茶。

2.3 畲族茶之凤凰茶道

在畲族人民心目中,凤凰品质高洁,是祥瑞之鸟,能带来幸福安康。畲民对凤凰有着远古崇拜,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显示出古风遗存。如畲族妇女将头发高高挽起,至额顶盘绕成螺旋状的发髻,配以银饰凤冠,曰“凤凰髻”。畲娘服饰以“凤凰装”最具特色,即衣领、大襟、袖口上多用凤凰花纹图案刺绣,镶金丝银线,曰“凤凰装”。畲民认为凤凰能带来祥瑞,故多采用凤凰图纹装饰衣服或者鞋子,衣饰花纹叫“凤挑”,花鞋上有“凤尾纹”。饮食方面,畲民用茶叶煮鸡蛋制作“艾蛋茶”。在畲族女子出嫁的时候,她们的衣服箱子里会装有红鸡蛋,象征着“凤凰蛋”。在建筑方面,房屋上多贴有“凤凰来仪”“凤凰在此”等吉祥语。畲民认为凤凰是真善美的象征,将自己的精神信仰寄托于凤凰,也产生了闻名遐迩的凤凰茶。

畲民爱喝茶,更爱以茶待客,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的迎宾茶艺。畲乡有饮蛋茶的生活习俗,随之衍生了畲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茶艺——凤凰茶道。凤凰茶的整套茶具有盆、盏、杯、壶、通、炉等,茶具设计多辅以凤凰图纹。其表演是令身着凤凰装的畲族少女用精致的茶具泡茶,再将凤凰茶送呈客人[4]。具体步骤如下:

1、凤凰嬉水:将浅绿色的艾叶在水中涤洗,艾叶形似凤凰而取名。

2、凤盏溜珠:将红蛋在似月芽状的白银器皿中涤洗,喻意新的生命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3、丹凤栖梧:以蛋黄代指丹凤,艾叶又似梧桐叶,喻意凤凰在梧桐树上栖息。

4、凤穴求芽:以茶壶盖口喻穴,茶叶喻芽,将茶叶放置于茶壶中,暗喻凤求凰,有交媾之意。

5、凤舞银河:茶壶流水如银河倒泻,似凤凰在银河上翩翩起舞状。

6、白龙缠凤:壶的“流”直对“银通”下泻时水流,二物缠绵似龙缠凤绕之状。

7、凤凰沐浴:以滚烫的大水壶在茶杯上下泻浇,似淋浴状,暗喻凤凰在“凤凰池”中接受大自然的沐浴。

8、金凤呈祥:“凤凰茶”泡制完成后所呈现的景象,似金凤栖于梧桐树梢上,喻指凤凰将幸福祥瑞携至人间[5]。

凤凰茶道将畲民崇拜的凤凰与民族茶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茶艺表演。其审美价值在每一个表演环节都充满了生灵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涵丰富。

3 畲族茶文化的发展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茶文化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虽然茶叶依然受到畲族人重视,但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茶文化的式微。如婚恋自由的结合模式代替了媒人说亲的古老习俗,也对古代婚嫁问茶的习俗有一定影响。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发展畲族茶文化,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3.1 畲族茶文化与特色民俗旅游结合

民俗是人类社会群居的血脉文化,民俗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灵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纯的物质需求已无法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畲族旅游开发仅停留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应结合闽东畲族文化特点,研发独具特色的畲族民俗旅游。以闽东民俗为内涵,通过历史故事和畲族的特色建筑物来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氛围。设置畲族民俗旅游文化街或茶文化主题公园,突出畲族茶文化,令人在旅游中不仅能感受到闽东文化,而且能喝到好茶。畲族要充分将自然美景和茶文化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可在畲族传统节日举办大型活动以招揽游客,通过民俗节日来聚众联欢。畲民与游客一道尽情唱茶歌、秀茶舞、赛茶艺、品茶香,让观众在艺术美中感悟畲乡、茶乡的文化魅力。使中国畲乡三月三品牌内涵更加丰富,为畲乡茶文化和畲族民歌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2 畲族茶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游山玩水看风景的旅游过程中,也希望通过旅游能增长见闻,提升文化素养。畲族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畲乡民俗旅游应充分展现畲族的文化特色。结合畲族茶叶、畲族服装、畲族银器、畲族美食等特色传统文化形成旅游产业化,使畲族的旅游文化步入创意化新阶段。可以畲族山歌结合茶文化制作相关舞台剧,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畲族茶文化的发展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可制作畲族歌剧《印象畲茶》。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茶叶生产、采摘、制作、销售等一系列过程。《印象畲茶》以畲族文化为表现主题,囊括畲乡山水文化、畲族茶文化、畲族山歌、畲族彩带等。演出以闽东自然景观为地域背景,把茶文化及民俗生活融入到山水实景演出中。当人们观看《印象畲茶》的演出时,不仅看到畲茶的采摘与制作过程,更看到畲民的日常生活和畲族文化。当观众听着畲歌,品尝畲茶时,定会深切感受到畲家儿女的真情厚意。正如畲歌所唱:“人情流(留)在碗中央,我郎接茶未在行,也知这茶真好吃,人情尽好水会香”。让游客在旅行中感受到畲族茶文化,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皆可有所了解。

此外,在畲族茶叶的包装上也可以用凤凰图案强调民族特色,在茶叶店铺的装潢设计上注重民族元素的应用,茶艺师可着民族服装招揽顾客。在网店经营时突出畲族高山茶的特点,强调其生长环境的有机性和古老制茶手法的传统价值。

3.3 重视培养茶叶人才,打造畲族品牌茶

畲族茶叶的代表产品是金奖惠明茶,该茶以畲族传统的“锅炒茶”古法制茶,采用手捻制作,外形色泽翠绿、花香郁馥、形芽紧结。该茶不仅香高味甘,且数冲不淡,历来有“一碗淡,二碗鲜,三碗甘又醇,四碗五碗味犹存”之说,可见质量上乘。惠明茶早年曾在万国博览会上与茅台酒同获金奖,又在1999年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全国名牌产品。但是,纵观当今的茶叶市场,爱茶人士对此知之甚少,畲族惠明茶的品牌效应不明显。畲族应重视品牌建设,打造畲族品牌茶。

打造畲族品牌茶需要人才支撑,只有重视茶人的培养,才能担负起畲族茶叶文化传承的重任。首先,要培养茶叶种植人才,对茶叶的种植环节足够重视,保证有高质量的茶叶供应。其次,也要培养高素质的茶艺师,通过优雅的茶艺表演将畲族茶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最后,重视茶叶销售人才的培养和吸纳,拓展茶叶销售渠道,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自我宣传营销。打造畲族茶文化品牌,通过强大的品牌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闽东茶文化。2019年秋,惠明茶在第26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亮相,努力打造畲族品牌茶。在“千年惠明·百年名茶”畲族茶文化专场推介活动中通过茶艺演绎、畲舞演绎、惠明讲堂等方式进行展示,在展馆内进行惠明茶品鉴,发放宣传手册、赠送惠明茶品鉴茶样等。畲族茶也可打造“诗画畲乡·禅茶一味”,借民族风情来宣传推广惠明茶。总之,只有全方位的进行畲族惠明茶的品牌建设,才能使其从畲乡走向全国各地,乃至走向世界。

畲族是个古老的民族,茶文化源远流长,畲民生活与茶文化紧密相连。时代在变化,畲族茶文化也应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畲族茶文化发展,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畲族凤凰茶文化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永安“三月三”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凤凰飞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茶文化的“办案经”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