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逍遥丸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20-12-20 15:12鲁红梅
关键词:诺福韦乙肝患者基转移酶

鲁红梅

(内蒙古锡盟西乌旗医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200)

慢性乙肝作为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本研究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加味逍遥丸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纳入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50例,利用抽签法,其中分为实验组(n=25)与参照组(n=25)。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男29例,女21例。年龄分布24-68周岁,均值(46.29±9.15)周岁。慢性乙肝病程时间1-14年,均值(7.68±1.81)年。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年龄、性别、慢性乙肝病程时间结果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1.2 方法

参照组治疗药物为替诺福韦酯,给予患者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每日口服1次,每次300mg。实验组予行加味逍遥丸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加味逍遥丸,每日口服2次,每次6g。全部患者均连续治疗9个月。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5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指标通过t检验,(均数±标准差)是其表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 结 果

2.1 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指标比较

实验组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0.59±21.56)U/L,参照组为(130.84±21.26)U/L,t值为0.0412,P值为0.9672;实验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9.06±11.19)U/L,参照组为(48.43±13.8)U/L,t值为2.6369,P值为0.0112;实验组治疗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 9.3 8±3 1.3 7)U/L,参照组为(119.94±31.09)U/L,t值为0.0633,P值为0.9497;实验组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4.42±9.65)U/L,参照组为(42.28±11.55)U/L,t值为2.6111,P值为0.0120;实验组治疗前总胆红素(41.07±4.97)mmol/L,参照组为(41.12±4.95)mmol/L,t值为0.0356,P值为0.9717;实验组治疗后总胆红素(11.98±3.08)mmol/L,参照组为(16.37±3.95)mmol/L,t值为4.3822,P值为0.0000。对比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数据,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 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对比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2组均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组间无差异,P<0.05。

3 讨 论

中医范畴中慢性乙肝属肝瘟、胁痛范畴,患者体内正气虚亏、肝郁气滞所致,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1]。本研究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加味逍遥丸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结果显示,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参照组,2组均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替诺福韦酯作为脱氧腺苷磷酸无环核苷磷酸酯类似物,能够起到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复制[2]。在替诺福韦酯基础之上给予患者加味逍遥丸进行治疗,加味逍遥丸包含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牡丹皮、薄荷、栀子等药物,起到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扶正益气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肝郁脾虚症状有效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肝功能水平。

综合以上结果,加味逍遥丸联合替诺福韦酯于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诺福韦乙肝患者基转移酶
对比研究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葡萄醇酰基转移酶编码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替诺福韦补救治疗rtM204位点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研究*
氨基转移酶升高代表肝脏受损吗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替诺福韦可降低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