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探究

2020-12-20 15:12张艳杰
关键词:通率阿替普尿激酶

张艳杰

(保定市徐水区妇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2550)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体,具有发病突然,容易诱发严重并发症,致死率高等特点。本次研究比较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尿激酶和阿替普酶治疗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筛选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入院的9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抽签分组,分为对照组(n=46)和实验组(n=46),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由26例、20例,年龄45~78(61.01±5.27)岁,前壁心梗、下壁心梗、前间壁心梗、正后壁心梗分别有24例、10例、6例、6例;实验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由25例、21例,年龄44~77(61.00±5.35)岁,前壁心梗、下壁心梗、前间壁心梗、正后壁心梗分别有25例、10例、5例、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如心电图监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等药物。给予对照组患者尿激酶治疗,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140万U尿激酶,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每次30分钟,溶栓治疗12 h后注射4000 U低分子量肝素钠。持续治疗1周。

给予实验组患者阿替普酶治疗,15 mg静脉注射,而后30分钟内泵注50 g阿替普酶,溶栓治疗12 h后注射4000 U低分子量肝素钠,持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显效:症状消除,血清酶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改善,血清酶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善,血清酶未恢复。②冠状动脉再通率。③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细胞发生急性缺血坏死的症状,该病发生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相关,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确保梗死冠状动脉血流再次灌注,可通过介入手术、溶栓治疗,溶解堵塞血栓,保证血管再通,防止梗死面扩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尿激酶是一代溶栓药物,可促使纤维溶酶元裂解纤溶酶,达到溶栓效果,但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药,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可选择性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为纤溶酶,对血栓实行溶解,促使阻塞动脉再通,溶栓效力更强[2]。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5%、冠状动脉再通率91.30%,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与武丽敏[3]研究相符,说明相比较尿激酶,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疗效更佳,安全性和动脉再通率更高。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效果优于尿激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通率阿替普尿激酶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阿替普酶治疗老年和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