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2020-12-20 15:12尹晓新
关键词:脂联素脑缺血神经功能

尹晓新,朝 浩,杨 涛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武汉 430050)

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三大致死疾病之首[1]。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但目前在临床上除了采用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之外,其余采用的多种治疗方法因其无明显的临床疗效[2]。

近年研究显示,脂联素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但有关脂联素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报道罕见。为此,本研究拟研究在脂联素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对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大鼠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取SD大鼠45只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进行余操作。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干预组(MCAO+脂联素)。

1.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各组干预后进行了mNSS评分,mNSS评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选择mNSS评分3~14分的动物入组,死亡或评分不合格的大鼠随机替补。

1.3 共聚焦三维脑血管成像

干预后14 d,进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所占体积表示血浆灌注量,并观察血管形态、内径、密度及单位面积荧光物质点数。

1.4 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以“±s”表示,两样本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统计计算由SPSS 19.0软件完成,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显示:模型制作前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0.76,P> 0.05);术后对照组、干预组在模型制作后均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与假手术组(2.12±0.25)分相比,均出现显著性差异(F=82.3,P<0.03);干预组(4.32±0.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05±0.63)分,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

2.2 三维共聚焦血管成像

结果显示,干预2周组血管直径明显小于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组(F=97.14,P<0.03);血管密度较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多(F=29.52,P<0.03),微血管总面积显著大于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组(F=93.07,P<0.03)。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大鼠脑损伤后对照组、干预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但伴随时间的推移,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4 d时干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较快,损伤程度相对较轻;而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高,损伤程度较重。说明脂联素药物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十分明显。

我们知道,血管新生在脑缺血神经保护及神经修复的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3-4]。本课题观察发现,干预组大鼠的血管密度明显增加,血流恢复较快,而对照组的血管密度与干预组相比却有很大的差异。这表明,脂联素可以促进缺血区大脑的血管新生,其可能与脑缺血区域的微环境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存活并分化形成新生血管有关。脂联素对脑缺血后脑组织中的血管新生对脑神经的保护及修复,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是神经可塑和血管重建协同作用的结果[4],促进血管新生及神经重塑是改善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重要策略。但是脂联素发挥神经营养及神经可塑性作用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脂联素脑缺血神经功能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脂联素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