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传统小农经济现状

2020-12-21 05:58袁淑宁
甘肃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小农耕地

袁淑宁,高 赟

1.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2.甘肃农业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甘肃 定西 730500

一、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

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主要农产品的自由调配供给难度增大,“四大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贸易,各国尤其是主要粮食进口国粮食安全压力逐年增大,受先天禀赋等因素限制,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差异较大,种粮收入低,个别粮食大省可能意味着“经济弱省、财政穷省”。

二、我国粮食供给现状

从2003年至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由8 613亿斤增长到13 158亿斤,增产达0.53倍,并实现15连增,但粮食进口量由457亿斤增加到2 169亿斤,进口增加3.7倍。受环境压力、可耕地供给量、地力和科技发展速度等因素限制,粮食增产已接近“天花板”,但受粮食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影响,预估中国的粮食进口量仍将持续增加,通过进口可以维持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但进口不能解决“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目标要求,粮食安全压力较大。

三、小农经济地位变革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1],明清以前,中国粮食产量远远领先欧洲国家[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小农经济逐渐被改造。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客观上塑造了数以万计的小农户经营格局[3]。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小农经济是否合乎时代发展及存亡的讨论和争议越发强烈,争论主要存在于土地管理制度[4]、进城务工人员[5-6]、农户收入[7]、脱贫攻坚等领域。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发展的有机衔接,也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既是党和国家对小农户的关怀,也是小农经济问题重要性的现实表现。人类历史发展表明,乡土社会向城乡社会变革是国家现代文明必由之路,只有小农完成转型,才有中国社会的完整转型,小农实现现代化才有完整的农村现代化。但受限于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差异大、可耕地分布不均匀、耕地质量有差别,因地制宜的推动小农经济转型,甚至是处于粮食安全思考,对中西部山地丘陵区小农经济给予适当保护,有必要进行分析讨论。

四、传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现状

(一)深陷市场旋涡

如今的小农已改变传统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形象,在高度市场化、资本化的农业大环境下,农业生产也随之高度社会化。但农药、化肥、种子、机械等生产资料,以及技术、加工、运销等重要环节都被其他市场主体所控制,小农户只从事种、养生产环节,不掌握前端的生产资料和后端的市场销售,被两端的农业资本所奴役,在市场的旋涡中翻滚,即便如此,处于保护价下的粮食生产不再是小农的首选,尤其是在丘陵山地区,规模化生产难于实施,小农户种粮积极性越来越弱。

(二)弃农现象严重

CNKI文献数据检索表明,对种粮收益的核算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规模化生产的种粮大户上,而对小农户种粮收益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资料表明,全国小麦平均单位面积的总成本均呈递增的变化趋势,农户水稻生产普遍亏损,随种植户年龄增加,农户退出水稻生产意愿明显,农发行总行粮油部统计研究,受粮棉油收储体制改革和粮食下行态势影响,2018年中国14个粮棉主产省份农户种植收益下降,另外土地细碎化对从事粮食作物经营的单位产量总生产成本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以河南省为例,2014年粮食主产区单位面积收益496.08元,2018年降为371.00元,河南省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到该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人均耕地3.74亩,以冬小麦生育期230-270d计算,2018年河南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人均每天每亩地收益6.03元,而该省三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1 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5元,较高的劳动强度和生产的低回报成为弃农现象的主因。

(三)土地撂荒现象凸显

农业税的取消和粮食补贴的出现,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即便如此,耕地闲置问题逐年严峻。通过耕地普查数据分析,从2002年起,我国出现耕地闲置现象,截至2013年,耕地闲置已成为普遍现象,有闲置耕地的农户达15.50%,从区域本部来看,东部、中部、西部闲置耕地占比分别为0.81%、6.91%与7.65%,中西部的耕地闲置比例要比东部地区高。

另外,截至2017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58.52%,城镇化对推动社会高速发展和拉动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城镇化是否挤占良田及对耕地撂荒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同样,脱贫攻坚中异地搬迁工程,对于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提供适宜生产生活环境和更完善便捷的社会保障体系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搬迁导致的新居住地提供耕地面积有限、现有居住地距原有耕地较远,“远地不养家”导致的原有耕地撂荒现象进一步加深。

(四)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

相较其他产业,农业生产有周期长、投入高、劳动强度大、回报率低的特点,另外,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其他产业,造成严重的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386199”现象明显,农村留守化、空巢化问题突出,给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了隐忧。“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现象备受关注。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五)传统农耕文化逐渐弱化

传统农业是农民依据自然环境和作物间的关系,运用独特甚至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世代代探索、努力并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互联网的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加速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丰厚经济利益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意识的隐忧,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农业与国际的逐步接轨,“耕地细碎化”和“规模细小化”的小农户家庭经营深受欧美农场大规模经营冲击,受到冲击的传统农业文化渐行渐远并面临着中断和甚至丧失的危险。

五、小农经济存留的意义

当前,关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存亡、新时代下的自我转变等研究较多,同样在社会稳定、环境友善、粮食安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一)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得益于有利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几乎是发展中国家中唯一遭受多次危机而始终成功软着陆的国家。这种二元结构始终发挥作用,得益于千百万小农的存在。小农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特点以及长期以来乡村形成的小农特性决定了小农经济与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相互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对于消化社会危机有重要作用。

(二)粮食质量安全的保证

传统小农经济始终体现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式。自然资源的匮乏造就了小农例行精耕细作、循环利用、资源节约传统生产方式。对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有机质还田,是千百年来“天人合一”小农智慧的无声延续。原始的由生产者和消费者默认的价值观、道德观是农产品质量的自然保证。

(三)粮食安全的缓冲器

中国人均耕地在全世界排126位,人均仅933.34m2,2017年末,中国664个市县人均耕地低于533.34m2的警戒线。同时,可耕种土地的生产力区域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平衡,耕地主要分布平原和盆地,西部地形地势导致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这种不利规模化生产的山地、丘陵耕地,对于以家庭为劳动单位,劳动集约化,长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小农经营模式,可使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最大化。基于中国传统小农有存粮以应对危机的传统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观念,小农户积极的粮食生产热情,既可满足农民自身需求,也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管引导土地流转、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目前各级政府和学界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共识,但以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农场化管理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的“去粮化”和“非农化”行为也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的新挑战,鼓励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山区小农经济,可以缓解“去粮化”压力,成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缓冲器。

1909年春,美国农业部土壤所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考察了中国、日本和高丽的农耕体系,认识到中美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环境存在着巨大要素和禀赋差异,确认无法完全效法彼此。缺乏因地制宜的思考和对传统农业优势的认识,当前努力号召将中国农业转向美国“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人为数不少。不否认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优势,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自然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要充分认识传统小农经济的优点,认清当前受到的冲击,因地制宜保护和弘扬中西部山地和丘陵地区传统小农文化精髓,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主粮产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小农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数字化家计”:韧性小农的生计策略再转型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