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

2020-12-21 03:43郭金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郭金芳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学科有着工具性、人文性等特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将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语文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提高小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融入德育教学,是教师应尽的义务。

一、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德育

汉字主要由音、形、义构成,要想帮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教师需要创设情境用字组词,一字多组,用词说话,确保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德育教育内容。这样学生不仅能提升识字效果,也能从中接受德育教育。如:在学“国”字时,教师先对“国”的字形、音、义等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组“中国”“祖国”“国家”等,让学生明白“祖国”不是别的国家,而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是养育我们的伟大国度。学生将词义理解正确后,需要通过“祖国”一词说话。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祖国这样美好,我们要为祖国做点什么呢?”在识字中渗透德育,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句表达着对祖国的骄傲与自豪,尽情抒发对祖国的爱。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小学生由于对世界的认知相对不足,小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所以语文德育教学落实起来相对有难度。想要做好德育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和小学生产生共鸣。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跳跃,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根据书本知识的内容,加强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让小学生深入其中,教师再进行德育教育活动。

三、在作文教学中融入德育

小学作文教学中也是融入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德育内容,及时分析与总结德育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融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在《亡羊补牢》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接下来学习本节课遇到的生字,教师要让学生相互间展开讨论,并与自身经历与体验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最后教师要布置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把自己理解的道德感悟写在作文中,思考:“自己有过哪些犯错的经历呢?在做错事后是否及时改正过来了呢?”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不仅做到了言之有物,主动表达真实情感,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了道德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环境中,让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学习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给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參考文献】

[1]吴文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9).

[2]南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