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点滴实践

2020-12-21 03:46孙兰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

孙兰

[摘要]小学心理健康学科教学中,教师以发展性眼光看待学生,通过立足学生特点、拓宽内容维度、丰富演绎形式、多重评价体系等教学手段,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满足学生阶段性心理健康发展需求,落实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6-0080-02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强调学科教学与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相匹配,借助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正确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念内涵,设计具体教学方案前,做好與学生沟通交流工作,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习诉求,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具体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演绎形式和评价体系,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

一、立足学生特点,适应心理需求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学习需求,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对象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一方面,绝大部分小学生都是健康的学生,对事情的对和错都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最大的困难是自制力和执行力较差。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学生行为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手机、电脑、网络等信息渠道的错误引导、家庭教育的缺失都可能会造成学生认知偏差和心理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学生反馈信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内容设置主要涉及面对和解决困难;提高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能力;树立集体意识;健全、自立健康人格培养等几大维度。《做个自立的好孩子》教学目标就是围绕于学生自立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教师以陶行知先生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作为课堂导入,提出怎样才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主线问题。再通过情境表演“小丽的一天”,展示小丽在父母不在家时,不会自己做饭,也不会外出买东西,独自在家饿了一天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你觉得小丽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不能过多依赖父母,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健康人格。

二、拓宽内容维度,关注个性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材仍然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内容来源。小学心理健康学科选用的教材具备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都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的。教师要加强教材内容体系解读,深入研究教材中每个故事、每个图片、每个问题的没计意图,将这些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课堂环节中,提高教学没计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但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在用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宽内容维度,以学生日常生活、当地文化特色、社会热点新闻为切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对学科内容加以补充,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中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要树立尊重教材而不依赖教材的教学意识,把一切能够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素材都当作有效教学资源,寻找恰当的教学契机导入课堂当中。2019年10月1日是我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是整年度举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国庆假期结束后第一节心理健康课,教师脱离教材,设计了“建国七十周年的伟大成就”学习主题。用图片、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考虑到四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选择的教学素材都是学生熟知、能够理解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神舟系列载人航天事业突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为了祖国发展努力学习的思想意识。

三、丰富演绎形式,增强课堂体验

小学生思维认知体系存在很强的局限性,理解新事物习惯依靠具象思维能力,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或直接的观察感悟。教师适应小学生思维特点,以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唤醒学生感性认知,组织学生展开体验式学习。小学心理健康课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为了增强学生情感认识,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表演活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思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探讨,教师可运用案例分析活动、辩论活动等形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心理健康教学目标,灵活选择和设计课堂游戏、课堂活动,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课堂学习的体验性。

《如果别人比我强》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搜集了“小兰的故事”教学微课,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化静态文字为动态视频,提高故事演绎的生动性,并在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如果别人比我强,我是不是要嫉妒别人呢?你平时都是怎么对待比你强的人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做法。从小组汇总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中表现都很出色,总结出问问自己“怎么了”,大大方方地赞美别人,把别人当作榜样,更加努力来超越他等各种方法,教师把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成果归纳到一起进行讲解,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多重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对教师、同伴的看法较为在意,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更要注重语言艺术的正确运用,在课堂内外,都要尊重学生自尊心,多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日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局限于知识层面,还要关注学生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着眼于学生情绪认知、情绪管理能力、学习过程表现等多个方面,构建人性化、多重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教学《告别懒惰》时,教师通过组织“成功靠的是聪明,还是勤奋”辩论活动和“懒得动的黄青蛙”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学生对懒惰的认识。让学生带着一定的认知理解,提出战胜懒惰的方法。其中,有位学生提出的方法是每当自己懒惰时,就让父母打电话给班主任。引得班级内哄堂大笑,做出回答的学生涨红了脸,慢慢低下了头。教师见状及时阻止学生发笑,还为作答学生竖起大拇指,评价道:“老师觉得你的方法非常棒,父母和老师都很乐意成为你战胜懒惰的小帮手。但老师觉得,你自己的力量也很强大,相信没有老师的督促,你也一定能克服懒惰,对不对?”用鼓励性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为学生内心埋下坚定信心、战胜懒惰的种子。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茁壮、健康成长是每个小学教师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小学心理健康学科作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主阵地,教师更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教育任务,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带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