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2020-12-21 03:43黄亚婷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教学优化小学数学

黄亚婷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革的要求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从而找出一条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途径。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数学内容,还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全面把握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站在学生的角度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综合考虑到数学知识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教师可利用创设课堂情境的方式辅助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缓冲的过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教师可以用复习旧课的方式来创设情境,数学的学习内容都是掌握上一节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可以利用旧课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例如,教师在讲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小数乘小数》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之前《小数乘整数》的知识来创设情境,学生会发现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的法则十分相似,只是小数乘小数最后要点上适当位数的小数点。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课巩固了基础,又发现了新旧知识的共通之处,降低了课堂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习的压力。

二、小组合作的探究式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总是以教师的为主体,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心理学表示小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给予小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其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获得更加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小学生能力毕竟十分有限,完全独立的学习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挫。因此,教师可采用小组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团体协作学习的能力。数学教师首先应该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合理分组,坚持“以少带多,以强扶弱”的原则,让数学成绩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和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一组,让学生在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三、课堂的科学交流

适当的课堂交流沟通可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课堂交流可以是学生之间的问题探讨,也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出数学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采用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积极的参与行为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会成就感,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的提问要注意难度适宜的同时,问题也要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探索性,这样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允许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数学学习方式的取长补短,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交流破坏了课堂教学的秩序,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只看到了学生交流带来的一点不足,忽视了其正面作用。学生的交流可以启发思考,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传递,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灵活自由和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教学优化小学数学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