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点滴尝试

2020-12-21 03:43刘娟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想象力小学美术培养

刘娟

【摘要】想象力的培养是学生们发明创造的动力来源。而美术课堂就是学生们主要进行创作的阵地,因为在小学生美术课上,教师们通常会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而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们的绘画作品都是学生自己内心想法的表现,这正是学生们想象力的一个体现。本文主要探讨美术教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

一、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表达

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下,提高学生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美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小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

研究表明学生们普遍具有较强的临摹能力,但美术创作的能力相对较弱,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的小学生们习惯了接收教师们现成的知识,习惯于听教师们讲课,自己只需要记住教师们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即可,缺少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感受。所以要求学生们进行临摹的时候,学生们普遍都能够画的很认真,并且能够考虑到发现到图画上的细节部分。但是如果不给学生们参考图画,学生们的表现可能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所以小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比较差。而创作能力和想象力是分不开的。因此,美术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应过多的重视学生的作品和参考图画的相似度,而更要重视学生们创作这幅画的原因,以及它们表达的情感。

二、利用多元化表现形式增加课程趣味性

美术教师应当充分把握住学生们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征,选取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课程的导入。例如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用语言让学生们对故事内容进行丰富和想象。比如同样是讲述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动物园的情景,如果只是单纯进行叙述说在动物园里有非常多的动物,学生们很难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来表现出这些动物的样貌,因为有些动物他们可还学生们可能并不熟悉,所以要求教师们在进行表述的时候,要尽量把动物的特征重点表示出来。

除了运用情景故事的导入方法,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提供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画面。丰富多彩的图画,实际上是从美术视觉艺术的本质出发,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特定的艺术认知和创作氛围,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和形象。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学生都比較陌生的话题,学生们自己没有知识储备,并且很难通过想象来画到纸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们没有自己的认知作为参考就更加无法进行创作了。

三、在美术教学的活动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美术课堂上如果大部分的学生对绘画都充满兴趣,其他小部分不喜欢绘画的学生也会跟着集体的进程开始拿起画笔在自己的白纸上涂抹,氛围能够让学生们很好的融入进艺术创作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良好氛围,教师们也不妨采用实物引导的方式来活跃上课氛围。比如在教学生们画水果的时候,教师们可以采取用带现成的水果来课上进行展示,还可以把水果作为奖励发给本堂课上表现好的学生。这样即使是那些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因为想得到奖品而认真进行绘画。

【参考文献】

[1](美)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顾春.小学美术教学中工具的使用研究[J].小学时代,2010(5).

猜你喜欢
想象力小学美术培养
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