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思考分析

2020-12-23 04:36梁岩红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中职院校校企合作

梁岩红

摘 要: 电子商务科目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作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专业院校,中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已然是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而培育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践型人才。文章针对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中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198

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为基础。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商务知识的能力。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可以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行业或是企业的需求,导致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特点无法展现。因此,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校企合作模式的制约因素

校企合作模式是中职院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电子商务科目比较新颖,其理论体系尚不明确,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探究。现阶段,开展校企合作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1 缺少合作保障措施

目前,校企合作中没有完整的合作制度,各地方政府机关的保障措施较少,扶持力度低,制约了校企合作,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水平受到了影响[1]。

企业和学校之间缺少交流导致校企合作受到了制约,针对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培育实践型人才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导致企业引入学校等工作无法正常落实。

1.2 企业过于重视短期自主盈利

大多数中小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较少,导致其在开展校企合作时忽视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实习学生,其只需要在社会上招聘即可保证企业的人员需求,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抗拒与中职院校的合作。

1.3 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体制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体制不够完善,进而影响了校企合作工作的落实。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过于自我,无法满足各企业的人才需要,所培育的学生不符合企业的标准。少数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后过于死板,不进行及时的创新改进,导致其教育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脱轨,无法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1.4 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校企合作

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在各个企业中的应用具有差异化,部分企业没有针对电子商务设岗,无法及时安排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2]。并且,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差异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较少。例如,安徽某地主要针对传统行业,其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了解较少,即便企业内开设了淘宝网站,也没有应用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经营管理,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开展。同时,部分企业的一些资料较为隐蔽,学生无法进入工作角色,不能适应企业的部分制度,致使校企合作出现了困难。

2 具体实施策略

2.1 积极改进校企合作机制

现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制度保证,促进校企合作积极落实。同时,各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校企合作的制度规则,促进制度落实到实处,推动校企合作及时开展,使其可以有法可依。

2.2 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中职院校可以融入新型的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合作,比如办校进厂以及项目引入等等,使得校企资源有机结合。将校企合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进而可以推动企业的升级和转型。中职院校可以将企业引入校内的创业园区,同时发挥出地区优势。引入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创业,中职院校提供场地以及有关设备,进一步保证了学生实训工位充足。并且,中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加强教师的综合水平,推动教师入驻企业,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使其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

2.3 明确划分校企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在开展校企合作时,应当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学校和企业分别履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3]。双方可以通过协议的签订达成深度合作,例如在专业课程建设、订单培养以及兼职教师方面。签订协议后,企业需要承担起师生实习的义务,明确划分学生的工作时间、岗位及薪资等。

2.4 改变教学观念,创建灵活的教学制度

中职院校需要改变教学理念,重视校企合作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交沟通。明确各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同时响应政府政策,进而保证校企合作工作的展开。

创建灵活的教学制度。中职院校教学方案的制定需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使其加入企业的课程和计划。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依据企业的发展计划进行人才的培养。同时,不断的探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使企業与学校在不断的探究中转变教学模式,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4]。

企业需要将自身的电子商务项目积极融入到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实训工作,并按照企业的转变及时更新。因此,中职院校需要在培育电子商务人才时重视企业的实际需要,避免过于传统的学习电子商务科目。根据企业的需求培育电子商务人才可以推动校企合作积极进行,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总结:校企合作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互利共赢。为了保证合作效果,中职院校需要定期转变教学模式,积极与各企业进行沟通,进而培育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同时,学校及时借鉴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进一步推动学生融入到企业实训中,促进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升。所以,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中职院校不断探究改进培训方式,摒弃传统的培训方法,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的实训效果,保证中职院校管理与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倩华.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以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科幻画报,2020,No.293(03):169-169.

[2] 杨美.河南省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之国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经验与启示[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6):213-214.

[3] 王敏,李富昌,袁娜.跨境电商视角下中职网络营销实践课程开发思考[J].中国市场,2020,000(011):135-136.

[4] 王臻华.分析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应用[J].女报:时尚版,2020,000(002):P.1-1.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专业中职院校校企合作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