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2020-12-30 11:3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莫厘中学吴永刚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习题三角形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莫厘中学 吴永刚

反思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初中学生对知识的分析与探究,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理性、客观地进行自我了解、自我判断,让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为其成长带来更多积极影响。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等多个教学环节,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以期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将预习反思带到课堂

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论任何科目,开展预习工作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快速掌握浅显的知识点,也能够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快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对知识形成前瞻性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预习内容,学生已经看懂的地方,在教师的讲解下能够快速掌握,重点、难点、疑点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致学习。对于课堂上还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询问教师来提高学习效率。这种预习习惯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反思、总结、提高的过程,在预习中进行反思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度和理解力,避免“新课全新”学生无法适应教学节奏的情况出现,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进行预习,了解基本的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再让学生根据定理制作含直角的全等三角形、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全等的正三角形等,在课堂上讲解完具体的判定定理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利用组员制作好的三角形进行全等判断,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巧妙设计教学案例,将课堂反思带入生活实际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教学案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课堂反思能力。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案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真正将课堂反思运用于实际生活。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的内在联系,寻找适宜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的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案例,如学校铺设的菱形瓷砖、常见的长方形黑板、倾斜式停车位、学校的电动伸缩大门等。这些几何元素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对它们的细致观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继续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运用其他几何元素设计的事物,在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还能够将反思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起到巩固数学学习成果的目的。

三、运用好习题训练和复习巩固,将解题反思带入应用

初中数学的家庭作业相比于其他科目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学生需要结合课堂知识学习进行反思,从而归纳、总结出解题步骤和思维,因此,习题训练和复习巩固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针对习题训练中的难题,可以先给学生一些小提示,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起点,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解题方法,不能够简单粗暴地告诉学生答案和步骤,而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抓住习题核心内容,大胆采用一题多解的思路进行求证。对于复习环节,由于当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制力非常有限,因此学生往往较为注重课堂的学习而忽略了课后复习的重要性。针对此问题,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课后反思习惯,在每堂课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还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单元知识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知识框架、逻辑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新闻中我国近十年的汽车保有量和生产量的消费数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计算每年汽车保有量和生产量的增长值、增长率,同时计算它们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再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以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加客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数学元素存在的价值,从而引发学生对不同环境中数学知识应用选择的反思。

综上所述,反思能力对于初中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反思能力的培养又能够渗透到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学习和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对于反思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经验进行探索与实践,切实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出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习题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如果没有三角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