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20-12-30 11:30安徽省宁国市西津小学王道恒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数习题情境

安徽省宁国市西津小学 王道恒

一、情境教学法与生活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或是引入一些具体的情境内容,这些情境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富有情感特色,可以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结合这些情境去学习和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课本情景剧、游戏情境、多媒体情境等,也可以是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就可以开展生活情境教学。

二、小学数学利用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

1.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新课导入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将新课的知识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地融合起来,制作出具有丰富趣味的教学课件和微视频,并将这些内容用于数学新课导入,创设出生动、直观、形象的课堂情境,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数学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新课导入的效果,为后面具体的知识点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引入或创设相关生活情境,以此更加有效、更有趣味地导入本课。比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以下类似的生活情境:先展示书店的货架与商品的标价图,比如,《寓言故事》标价9.98 元、《童话故事》标价12.49 元、《中国历史故事》标价19.99 元。之后提出问题:这些小数是用来记录什么的呢?与整数相比,它们表示的意义有哪些?如果小慧要购买一本《寓言故事》和一本《中国历史故事》需要花费多少?教师结合小数加法的基础知识,创设这种贴近于生活的购物情境,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思考。

2.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新课导入,还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主要是探究新的基础知识、探究数学概念、探究数学公式、探究数学例题的解法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创设教学课件,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小数乘整数”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课件,在其中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以此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可以让各小组分工合作探究不同的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展示结果进行总结,对重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数学课件中的生活情境可以是:五年级(三)班的几名学生在打羽毛球,后来羽毛球不够用了,需要补充5 个,小王去学校商店买,发现羽毛球的价格是2.5 元一个,问小王需要花费多少钱?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此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运用小数的加法计算结果,之后提出问题:如何用乘法快速计算?接着指导学生回忆整数相乘的算法,让学生思考:小数乘整数如何相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各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得出了计算方法,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代表的算式展示情况,强调注意小数点,从而完善本课教学。

3.利用生活情境进行习题训练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各学科都在忙着减负,减少课业量,只留简单的课后作业等,这虽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也要分学科来看。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要想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要点、公式与定理等,就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训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进行习题训练,保证学生一定量的习题练习。

例如,在小学数学“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列出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让学生解答,比如:x+5.3=12,x-10.8=2.54。之后列出一些分析数量关系的简单题目,比如:小王的班级比小李的班级多10 人;王浩的家庭本月用水量比上月少1.2立方米。最后展示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比如:李红和艾佳同时去商店购物,李红总共花了x元,艾佳花的钱数是李红的2 倍还多5 元,她们两人一共花了20 元,问李红花了多少钱?教师通过展示习题、引导学生解答、根据结果总结和评价,能够提高方程知识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内容与教学目标,深入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教师通过探析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新课导入、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利用生活情境进行习题训练等,可以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解题能力等。

猜你喜欢
小数习题情境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小数的认识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