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胞浆内IκB 磷酸化的影响

2020-12-31 08:46李艳玲杨茜芸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造模滑膜电针

祁 芳,李艳玲,艾 坤*,蔡 雄,李 鑫,刘 梨,杨茜芸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治疗棘手。中医针灸治疗RA 历史悠久、疗效甚佳,因此,RA 的疾病发展机制以及针灸治疗RA的干预机制持续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现有的研究证实,人体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 炎性通路的激活在RA 的发生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本实验以NF-κB 信号通路为切入点,通过电针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模型,在证实电针抗炎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胞浆内NF-κB 信号通路上游的前信号因子IκB 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揭示电针可能的抗炎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提供的SPF 级雄性SD 大鼠70 只,体质量(100±15) g,动物许可证号:SYXK(湘)2013-0005,在条件适宜的SPF 级实验室喂养1 周后,用电子秤测量每只大鼠体质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体质量的分层(10 g 一分层),挑选体质量为(130±15) g 的大鼠纳入实验,体质量偏轻或偏重者剔除,最终保留60 只体质量均匀的大鼠,然后将不同体质量层次的大鼠随机分至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MTX 组)和电针组,每组15 只。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矿物油(湖南惟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灭活结核杆菌(美国Difco 实验室);异氟烷(上海佳行股份有限公司);AIMS 型动物纹身仪(深圳Reward 公司);RWD510 型小动物呼吸麻醉机(山东格莱特股份有限公司);移液枪(杭州雷琪实验器材有限公司);Hamilton 250 μL 型微量注射器(北京Bloning 有限公司);足肿测量仪(MGO37140 UGO Basile);bt701-1b 型电针治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制造)。

1.3 佐剂制备[2]

高温灭菌后的干燥研钵置于精密天平上准确称取结核杆菌15 mg;用移液枪精密吸取矿物油12 mL加入研钵中充分研磨,直至矿物油清亮无明显悬浮杂质;将研磨好的MT 悬浮液移入EP 管中,经震荡仪混合均匀后,稀释、分装,配备成浓度为1.25 mg/mL的MT 悬浮液(以上操作均在通风橱中进行)。

1.4 AA 大鼠模型制备[2]

用小动物呼吸麻醉机将大鼠浅麻醉完毕后,将大鼠取出并固定,以酒精棉擦拭大鼠尾根部,并在尾根部皮下注射0.1 mL 佐剂,出针、按压片刻,造模完成。

1.5 模型制备成功的标志[3]

正式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备实验,相较于正常组大鼠而言,致炎大鼠从第3 天开始逐步出现炎性相关的症状,例如皮温升高、尾部破溃等;随着时间的推延,症状持续加重,第9~12 天,造模后的大鼠(模型组为甚)出现明显致炎症状:皮毛散乱、皮温升高、体质量减轻且尾部多处溃烂,足爪各关节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以上现象提示造模成功。

1.6 取穴与治疗方法

取穴定位方法:参照“十三五”国家规划统编教材《实验针灸学》大鼠标准穴位图谱定位及拟人对照法定位[4]。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关节后外侧,腓骨小头下约5 mm;关元:从胸剑联合至耻骨联合上缘以松紧带平均分为13 等份(每一等分模拟大鼠同身寸一寸),关元为耻骨联合上缘3 寸;阿是穴:取关节周围肿胀严重部位。(1)电针组[5]:用剃毛器将电针组每只大鼠的关元、两侧足三里及其附近的毛发清理,从造模后的第1 天起在每日的上午9~11点进行治疗。 将大鼠固定后,以半寸毫针刺于两侧足三里、关元穴以及1 个阿是穴,深度3 mm 左右。 每只大鼠接两组电针:“足三里(左)+关元穴”“足三里(右)+阿是穴”为一组,设置疏密波,频率为20/50 Hz,缓慢调节电流,以针身轻颤为宜,每次治疗时间持续20 min,7 次/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21 d;(2)MTX组:MTX 灌胃治疗,剂量为0.35 mg/kg,2 次/周,共给药3 周;(3)正常组与模型组不作干预。

1.7 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1.7.1 体质量 大鼠分组后立即对所有大鼠进行编号,随后用电子称测量并记录每只大鼠的体质量作为基础数据,在造模后的第12、15、18、21 天的同一时间点以同样的方式对大鼠进行体质量检测和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中共记录5 次体质量的检测。

1.7.2 足爪容积的测量 大鼠分组后在其踝关节外侧进行纹身标记(该标记持续存在,无需重复打点),随后检测初始的足爪容积,在此基础上,实验期间大鼠足爪容积的检测时间与体质量的测量时间一致,共记录5 次足爪容积的测量。

1.7.3 关节炎评分[6]该项指标的评价依赖对大鼠的耳部、尾部以及四肢各大、小关节进行仔细观察,本研究中大鼠从造模的第12 天起,出现肉眼可观察到的致炎反应,因此,评分操作亦自第12 天开始,并依次在造模后第15、18、21 天,对大鼠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 具体评分细则为:0 分,无关节红肿;1 分,小趾关节的红肿;2 分,足趾关节与小趾关节均有肿胀;3 分,踝关节以下的足趾关节及小趾关节肿胀;4 分,包括踝关节在内的全部足爪的肿胀。每只大鼠四肢均进行评分,将四肢分数累积,累积分数越高则提示炎症越严重。 最高分累计为16 分。

1.7.4 踝关节HE 染色及Western-Blot 检测 造模后第22 天结束实验并取材,将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麻醉后沿膝关节处离断后爪,全部大鼠左侧踝关节用于HE 染色,右侧踝关节用于检测踝关节滑膜细胞胞浆中IκB 磷酸化水平及其重要相关蛋白NF-κB 的含量。(1)踝关节HE 染色检测:大鼠后爪浸泡、固定、脱钙、冲洗、脱水、透明、浸腊、包埋、冷却,再固定、切片、展片、捞片、烤片、染色、脱水、透明、封片观察。(2)小动物手术器械完整剥离关节滑膜组织行Western-blot 检测:第一步,进行蛋白提取;第二步,进行蛋白含量测定;第三步,进行Western-blot操作,包括电泳、转膜、经孵育/曝光和图片分析。

1.8 统计学分析

实验完成后所得数据均由SPSS 19.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进行正态性与方差齐性分析,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秩和检验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用LSD 方法,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者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

致炎的大鼠先后出现纳差、少动、情绪激惹、皮毛松散等现象,以模型组最明显。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体质量:造模后的第12、15、18、21 天分别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减轻(P<0.01),电针组、MTX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MTX 组大鼠的体质量在以上时段的测量中均显著高于模型(P<0.05)。 (2)足爪容积:对各组大鼠第12、15、18、21 天足爪容积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存在明显肿胀(P<0.01),电针组亦存在肿胀(P<0.05);与模型组比较,MTX 组大鼠足趾关节的肿胀显著减轻(P<0.01),电针组肿胀程度亦有减轻(P<0.05)。 (3)关节炎指数评分:自造模后的第12、15、18、21 天分别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数据分析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的关节炎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关节炎指数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见图1。

2.2 各组大鼠关节病理检查结果

HE 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踝关节结构完好,骨骼线清晰,关节间隙适中,滑膜生长正常;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结构有明显的改变,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滑膜增生和骨质破坏严重;另一方面,与模型组比较,MTX 组与电针组大鼠的踝关节结构保留较为完整,受破坏程度较轻,而MTX 组的大鼠踝关节破坏情况较电针组轻。 见图2。

2.3 滑膜细胞胞浆内IκB、PIκB 及胞核内NF-κB含量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细胞胞浆内的IκB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磷酸化的IκB(P-IκB)以及胞核内NF-κB 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细胞胞浆内IκB 含量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κB 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而胞核内NF-κB 亦低于模型组(P<0.01)。 见图3-4。

图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图2 各组大鼠踝关节HE 染色病理切片结果比较(HE,×40)

图3 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胞浆内IκB、PIκB,胞核内NF-κB 比较

图4 各组IκB、PIκB、胞核内NF-κB、β-actin 电泳图

3 讨论

已有研究证实[7-8],NF-κB 对RA 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某些炎症因子例如TNF-α 的存在,会刺激和启动NF-κB 进行强烈的炎性反应,促成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的过度表达,使炎症反应迅猛而广泛,关节滑膜细胞增生过度;且过度增生的滑膜组织亦将分泌多种炎性介质,反作用于NF-κB,使炎性反应更为强烈而形成正向循环,推动炎症的恶化发展,使滑膜增生进一步加重;另一方面是活化的NF-κB 通路对滑膜细胞的凋亡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对滑膜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的凋亡抑制蛋白c-IAP1 和c-IAP2 在NF-κB 被激活后,也会相应升高表达水平,阻止滑膜细胞进行正常的凋亡程序,导致滑膜细胞拥有肿瘤细胞的繁殖特性。 在过度增生和凋亡抑制的双重作用下,滑膜组织最终入侵关节和骨组织,导致疼痛、关节变形、丧失劳动能力。

本实验研究选择电针大鼠足三里、关元和阿是穴,主要基于中医学对RA 的认识和研究[9],中医学认为RA 属“痹症”,其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部分,“外因”指“湿邪、风寒、居住不良、劳役过度、起居不节等”,而“内因”分为“先天享赋不足”和“后天之气不足”两方面,历代医家对RA 的治疗均遵循了“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 足三里为足阳明之脉的合土穴,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生化之源、固护后天之本。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有培肾固本、补益精血、调理冲任、固护先天之本的功效;另外,通过刺激阿是穴可以疏通经络,刺激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的治疗作用,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目的。 另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也证实[10-11]:电针能够确切改善RA 病情的确和干预NF-κB 信号通路有关系,然而具体的干预环节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和具体,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关文献资料表明[12]:细胞胞浆内的IκB 主要作用是抑制NF-κB 信号通路的激活,在正常情况下IκB 通常和NF-κB 蛋白结合成无活性的复活体,防止NF-κB 蛋白进入胞核内进行复制后激活该炎性通路。 另外,即便有部分NF-κB 蛋白进入胞核内,IκB在一定程度上亦能对该蛋白的活动起到抑制作用[13]。因此,一旦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IκB 磷酸化,IκB蛋白将迅速被水解,从NF-κB 与IκB 复合体上脱落,解除了抑制的NF-κB 则迅速进入细胞核内,与相应的κB 位点结合,实现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启动一系列炎症相关反应。由此可见,NF-κB 信号通路能够被激活,与IκB 的磷酸化有着密切联系:P-IκB 在细胞胞浆内表达低者,胞核内NF-κB 表达量也低;而P-IκB 表达越高者,则胞核内NF-κB 的表达也相应高。 本实验研究结果亦证实了该理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NF-κB 信号通路在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内得到高度激活,而电针组以及MTX 组中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内该信号通路得到良性的调控,因其胞浆内的IκB 磷酸化水平均较模型组低,表明电针治疗对抑制IκB 的磷酸化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NF-κB 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关节滑膜的增生增殖,减轻炎症反应,遏制类RA 的发生发展。 综上,降低滑膜细胞胞浆内IκB 磷酸化水平,良性调控机体内NF-κB 这一炎症信号通路,是电针有效对抗炎症、治疗RA 疾病的机制之一。

猜你喜欢
造模滑膜电针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PPAR-γ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肠纤维化模型小鼠结肠中的动态表达特点
蛋鸡输卵管炎造模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SD大鼠哮喘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的比较研究
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