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做主”,教师“帮助”
——浅析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2020-12-31 03:47江苏南京市成贤街小学龙池分校张爱慧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耐力动机读书

江苏南京市成贤街小学龙池分校 张爱慧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何谓自主阅读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直以来,学生多读书,都是我们的共识,大家总认为如卖油郎倒油、庖丁解牛一般,书读多了,必然熟能生巧、掌握技能。其实,如果我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只一味求多,可能会使阅读教学误入歧途。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循序渐进往往更利于学生各种优良习惯和语文能力的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一、愿读,是自主阅读能力形成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愿读,视读书为一种生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趣是最知心的朋友。一个学生如果能真正乐于读书,教师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就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因为,学生主动阅读的心理状态应是最佳阅读心境。杨九俊在《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书中曾阐述关于“读境”的问题,他说:“这里的‘境’包括课堂上的阅读情境和学生的阅读心境……好的阅读心境就是形成主动阅读的心理状态。”

“目睹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乐读,是高阶的愿读。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让他们从感官上就能对所读文字产生好感,进而乐于去读它。课内阅读课文如此,课外阅读更是这样。现今,各种推荐读物层出不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陈述部分读物中趣味性较高的内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会让学生产生阅读渴望,“知其然”后欲“知其所以然”,兴趣就在这其中产生了。

二、勤读,是自主阅读能力形成的必要手段

我们都知道试图通过精心准备的几节阅读课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不可能的。学生主动阅读的心理状态形成之后,教师还得督促其勤读,这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其实阅读的持久性就是阅读耐力。惰性,人人都有,再加上学习任务的繁重,许多学生会不知不觉疏于读书。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有效地提示了提高学生阅读耐力的方法。

首先,加强学生读书的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如朗诵会、读书比赛、课本剧表演等,并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奖励,奖励能激发学生的斗志,这是外部动机;学生台上的表现会感染更多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也想获得这样的机会,这就是内部动机。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加强了学生读书的动机。

其次,不断展示读书的成果。在班上设计“课课念”,即每节语文课都由一个学生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读给其他同学听,让他们的读书成果展示给同学和老师,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最后,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讲解和交流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反思消化所读的内容,教师再有目的地设置新的问题,这样学生们就能带着期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新一轮的阅读中去。

“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读需要的是学生的耐力,学生的耐力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教师的智慧。因此,教育智慧是保障耐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三、善读,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多读书加上会读书,才能成就善读。这是读书方法的问题,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方法,使他们善读呢?

首先是普通阅读法的指导。(1)朗读,在语文学习的最初阶段,我们语文教师要注重朗读方法指导,既不能让学生一字一顿地读,又不能让他们念经式地读,最好的读书方法要讲究发声,讲究速度,讲究情感的运用。(2)默读,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要注重默读。中高年级更要强化默读能力,指导他们学会浏览,以便提高读书的速度,力避声似“默”读,形如“诵”读。(3)分角色读,这是一种带表演的朗读,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内涵,使学生在角色饰演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知。

其次是文体阅读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必然要让学生广泛阅读,读各种文体的作品,教师就需要介绍各种文体的阅读法。如诗歌要讲究节拍,议论文要讲究声调,散文则要讲究抑扬顿挫,等等。文体阅读法的指导伴随着学生的阅读,能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最后是经验阅读法,即名人阅读法,如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或像《三国志》所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向学生推荐这样经典的读书方法,它们既具有过程的典型性,又具有结果的权威性,学生们听后往往会肃然起敬,化为内在驱动力,在自己的阅读中使用。

四、艺读,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理想

艺读,也就是艺术性读书。真正把读书上升为一种艺术,应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如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艺术活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阅读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科学方法不断实践,严格训练。

阅读教学,应是学生读书艺术获得的重要方面。课堂中的“读”必须在符合科学性的基础上艺术化。如果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一定会使他们从课堂上的“模型”走向课堂外的“模拟”,最终达到生活中的创造。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读的训练。首先,经常为学生的朗读提供示范,让他们能真实地领会到文章阅读应达到的目标;也可以让他们听录音,以便让他们树立阅读的理想。音像结合,使学生的朗读更具有一种情境。通过反复示范,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其次,经常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而且这些方法因文而异。比如,《四季》《灰椋鸟》等文质兼美的散文,可以用音乐把学生引入阅读的情境;而如《在柏林》等内涵丰富的微型小说,则可让学生反复体验,最终深刻感悟课文内容,读起来就“如出我心,如出我口”。最后,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把读书当成一种理想的追求,可以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形式,因为是自己喜爱的形式,往往都是乐而为之,效果会很好。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给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教师在教学时要始终顾及它、实践它、创新它。

俗话说:“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师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充分掌握了脚的大小、形状、需要及感受,才能制造出合适的鞋子。”语文教师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各有策略,各有见解,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要让学生会读书、爱读书,首先要了解学生,明白学生的需要。

猜你喜欢
耐力动机读书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我们一起读书吧
动机不纯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