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昂拳与泰拳的对比中浅析昂拳的发展对策

2020-12-31 12:20叶思隽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泰拳武馆商业化

叶思隽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泰拳是一门传统的格斗技艺,是一项以力量与敏捷著称的运动,攻击力猛锐,素有立技最强格斗技之称。而昂拳,是广西壮拳的一种,是广西狼兵当初横行天下的训练拳术,是壮族人民在战场上留下的优秀文化成果。昂拳和泰拳风格相似,还有诸多方面的联系,但是两者在今天的传播效果却相差甚远,探讨昂拳如何生存和保护是壮拳专家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过往学者对于昂拳与泰拳的历史渊源研究、泰拳在我国商业化操作模式的研究,从而提出泰拳中值得昂拳学习的几条成功经验。

1、昂拳与泰拳

1.1、同源同宗

昂拳和泰拳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甚至有学者认为泰拳是中国古壮拳的分支,和泰拳同出一脉,同属古高棉拳系。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从地域上看,广西毗邻东南亚,一千多年来两地有文化交流不是奇怪的事。壮族是中国第二大民族,人口众多,为摆脱广西当时穷山恶水和战乱连连的环境,另觅家园,很大机会会前往东南亚开辟新天地;同样的,据印度学者米尔卡丹妮所说,古代缅甸一部分的克伦人受到掸族压迫穿越上缅甸迁徙到云南广西等地,即便在今天他们能够与邻近族群有明确的区分,却处处显示出与中国西南的部族严格的亲属关系,山区之地,需要学武防身防野兽,古壮拳的种子很可能在东南亚的朋友身上埋下了。

另外,壮话与泰语有很多相似之处,泰拳有许多动作招式与名称和壮拳一致,例如“山羊顶角”(sao coc nanz)“毒蛇吐舌”(nhu yit layz)。从语言学上说,壮话与泰语同属于东南亚语系,泰语与壮语的语法以及大量底层词汇是高度接近的,日常的交流可以互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昂拳和泰拳中,同一个动作,在昂拳和泰拳中只是叫法不同,但发音相似。

再者,技击风格上,两者亦有很多相似之处。据昂拳传承人唐曲先生所言,昂拳酷似古泰拳,除了上面说的一些招式叫法相似以外,打法上也很相似,尤其擅长膝和肘的运用,拳法以直、摆、勾为主;腿法为正蹬为主,侧踹和低鞭腿为辅,和泰拳的区别是昂拳由于是常在山区使用,没有高鞭腿,以保持身体平衡,而泰拳后来发展到擂台搏击上就出现了高鞭腿。另外,昂拳和泰拳都有一套拳舞,也称拜师舞,既是热身,也是向对手示威,在网络上或者泰拳的擂台比赛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拳舞,两者的拳舞相似度很高。

1.2、同人不同命,同伞不同柄

虽说昂拳和泰拳同源同宗,但是两者到今天的发展状况却大不相同。在规模上,全国现在共有各类泰拳馆1000家左右,学习者以大学生和青年男性为主,并且会有各类规模的泰拳比赛定期在体育馆或者学校举办;而昂拳,如今正统的只有广东的唐曲老师傅传承的昂拳,但练习者也甚少,更多的练习者是看网上视频自己模仿,而拜师学艺者,因为工作原因,生存压力或者路程问题,都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从发展趋势上,泰拳比赛深受赞助商的支持,比赛的奖励丰厚,观众入场人次多,吸引着很多爱好者转型职业化,而职业选手退下来后很多都自己开拳馆培养下一批职业选手,人才储备充足;昂拳是壮拳的一种,但壮拳本身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比赛,昂拳参赛很多都只能是参与武术套路赛,缺少花哨动作的昂拳在比赛中很难脱颖而出,而且这些套路比赛旁边的观众往往都只是自己一方的运动员和教练以及其他队伍的运动员和教练,就算送票都几乎没有观众进场,目前古壮拳协会和政府正在积极准备少数民族武术擂台搏击,希望能够通过屏幕把昂拳这些传统文化展示给观众。正因为两者“同伞不同柄”的遭遇,昂拳可以学习泰拳的一些运营方式和传播方法,来传承壮族优秀文化遗产,打造广西自身的武术品牌形象。

2、昂拳的发展策略

2.1、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昂拳要扩大影响力,进入公众视野,首先要学习的是泰拳商业化的操作模式。一方面,是指它的比赛商业化,另一方面是指传承昂拳的机构、武馆需要走商业化路线。首先,昂拳要筹办商业化的比赛。泰拳的比赛,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官方组织,民间组织的甚少,有了政府的主持和帮助赛事自然容易办很多。所谓商业化的比赛,前提就是要买卖门票和得到赞助商的支持,以2006年的一场泰拳争霸赛为例,单门票收益就达到一百万以上,各大泰拳俱乐部、拳馆队伍因为奖金、名誉的吸引,积极参赛,正因为多竞争对手,所以比赛才显得激烈,选手在擂台上也就更加卖力和拼命,于是就可以吸引观众。昂拳的风格和技击和泰拳相似,现在得到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完全有条件可以举办比赛,而不用去参加套路比赛,既埋没风格,又缺少观众,很多门票都是白送都没人要,自然削弱参赛者的斗心。我们可以先组建各市各区的参赛队伍,然后以市或区的名义参加比赛,为优胜运动员奖励奖金和奖杯,鼓励拳手们的努力,并且激励落榜者的好胜心,保持他们参赛的热情。同时,在比赛的同时我们需要电视台或者新媒体帮助宣传,2009年的中泰拳王争霸赛正因为观众入场人次多,比赛激烈,并且戴着中国对泰国的帽子,所以在各大卫视的收视率均超过了该卫视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昂拳的比赛同样可以借助广西本地的电视台或者各大自媒体进行宣传,例如把精彩片段造成短视频发上自媒体,对优胜者进行采访,通过这些手段隔着屏幕向大众宣传昂拳,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吸引广告商的投资,借势把赛事造大。接着,政府或者协会等可以鼓励私人筹建队伍,组成俱乐部或者教学点等,培养上台打的职业化选手,既可以参加昂拳自身的比赛,也可以参加其他搏击的赛事,扩大知名度;

第二,昂拳的各武馆或教学机构都应该走商业化道路。我们常说,教武术应该用商业的手段做公益。因为教武术很大的一个使命是传承优秀文化,培养下一代继承人,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武术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武馆都是面临着亏本或接近倒闭的情况,因为武馆为了招收生源,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学费不断降低,有的甚至免费,这样做师傅没法维持生活,只能把教拳当成兼职,去找其他工作帮补,那么又怎么能搞好武馆呢。所以武馆也要用一些商业的手段,师傅们如果选择教武,就应该全职,除了教学外还应该多花心思在宣传、找机会让学员得到表演机会,如今武馆的收入基本上都是靠收青少年学员的学费,如果一味进行打折、免费,那么昂拳在家长的心里就变得不值钱,而不是觉得这门课程有多划算,相反,我们应该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课堂纪律和武馆规矩,不随便打折降价,让来学的人知道功夫不是商品,除此以外,还应该多带学员参加活动,让学员感受到壮拳圈子的氛围,得到参与感,多带学员参加比赛,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2.2、完善比赛的规则章条

要有一次次成功的比赛,规则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如今,中国很多传统武术虽然都想走回实战的道路,但是由于迟迟不能有一套完善可供执行的擂台规则,所以每次的所谓擂台赛都不能令观众和运动员满意。例如咏春比赛,很多人想把咏春搬上擂台,但是由于擂台上需要戴拳套,所以咏春的很多掌法、标指都无法使用。而且,主办方不敢承担不想有选手伤亡的责任以及选手们都只是业余爱好者,所以很多保护选手的规则,例如,不如攻击后脑、下阴、脖子、太阳穴等等,不允许使用肘、膝,造成擂台上的咏春最终成了拳击。相比较于传统武术,泰拳的搏击规则和流程比较完善,因为是商业化操作,所以擂台上搏击最后都是为了让观众满意、让观众觉得刺激、让观众舍得买票进场,所以泰拳鼓励使用重拳、肘、膝、高腿,并且需要击打部位准确且明显才可以得分,对手倒地还可以加分,这样子就能够避免双方在台上过多的抱缠,并且鼓励运动员在台上多主动进攻,而不是两个人互相对峙都不敢先动。同时,对运动员的保障也是需要的,例如一方被击倒后另一方不得再继续攻击,需由裁判分开二人,避免台上的运动员因为杀红了眼而出现不愉快的结局。

昂拳乃至壮拳的比赛也需要向泰拳学习设立一套完整完善的比赛规则,无论是套路比赛抑或是搏击比赛。首先,套路比赛不应只看重精气神这方面,虽然说仪容仪表、整体形象也很重要,但往往很多传统武术就是太注重外表,以至于运动员们花过多的时间在挑选服装、化妆上。我们还应该把评分的点放在动作的力点、马步的扎实、动作的流畅这些技术上。而在搏击赛上,我们鼓励打出昂拳的特色,例如重拳、低腿、肘法、膝法,鼓励连续有效的进攻,为了观赏性,可以鼓励高腿的运用。同时,因为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是职业选手,所以我们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保护,例如出现头晕、倒地、支撑不住的情况时可以随时叫停,后脑、下阴、荆骨等脆弱部位不能攻击或者一些咬人、抓人的非常手段不能运用,在评分上,对于精彩及连续击打有效的动作可以加分,提高观赏性。

2.3、提炼精华,打造品牌形象

要让昂拳走入人心,甚至走得更远,需要为昂拳打造品牌形象。首先,提炼昂拳的精华,使其呈现一个简单、简洁的形象。泰拳以其内容形态简洁的形象被国人所接受,很多人想到泰拳就是想到它的重拳、重腿、肘击,一些简单明了的动作,所以从心理上就觉得会很容易上手,而中国功夫因为长期以来给人派系繁多、招式复杂的印象,甚至随着现代套路的兴起还给人一定要学会打空翻、跌扑等高难度动作才能学会的印象,所以大家都觉得要学很难。昂拳首先要让人把这种印象除掉,提取简单直接的动作,并且将其标准化,接着把这些动作从校园开始,从自媒体平台开始,慢慢让人们认识,让人们觉得简单上手且实用。

另外,每一种功夫都需要有一个形象人物。例如,说起咏春,你会想到叶问;说起洪拳,你会想起黄飞鸿;说起太极,有杨露禅;说起泰拳,有播求……这些宗师一方面可以出现在荧幕上,另一方面可以为该门武术当形象代言人。那么,昂拳由于传人甚少,很难马上推举出一名宗师级别的人物,但是,我们可以从年轻人入手。我们看现在很多的泰拳馆、跆拳道馆,除了一些明星人物,还会让自己馆内的小朋友担任广告封面,昂拳同样可以学习。近几年,昂拳已经在百色地区进入了校园,我们完全可以在学校里搞一个昂拳代言人比赛,挑选既得好又长得好的小朋友作为代言人,并且将其和昂拳一起推广。另外,昂拳比赛的冠军得奖者,都可以为下一次的比赛或活动做代言,并通过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结语

昂拳和泰拳,虽是同根生,却一个枝繁叶茂,一个后继乏人。泰拳的成功必然有其成功的道理和必然性,昂拳大可放开胸怀,取其精华。作为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昂拳体现着壮族同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薪火相传把这壮族精神一代代继承下去。昂拳虽是传统文化,但在这新时代亦需要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可能是两三代人需要的努力,也可能需要更久,但是,只要愿意付出,功夫定必不负有心人。

猜你喜欢
泰拳武馆商业化
ACE MUAY 传承泰拳 开发泰拳健身教育国际标准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泰拳少年被打死令泰国反思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武馆的大事件
武馆过年
武馆寻宝
舌尖上的武馆
泰拳:最刚猛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