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研究

2020-12-31 12:20冯传丽邹雪李洪春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大学

冯传丽 邹雪 李洪春

(1.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2.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4;3.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前言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的体育场馆资源也越来越多,但社会的体育场馆资源却是供不应求,社会上的体育场馆资源非常匮乏。社会对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共享经济的视角出发,大学体育场馆资源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是解决社区体育场馆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但实现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战略需要学校与社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及社会人群的共同努力。

2、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面临的困境

2.1、大学体育场馆资源“量”和“质”有差异

学校体育场馆是隶属于学校的,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以及运动锻炼的场所,对外开放时面临着规模有限、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各个地区的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优异程度不同,如果学校体育场馆资源连自身的体育教学和平时上课训练所需要的条件都满足不了的话,那么更谈不上对外开放,让社会共享。同时资源在使用时易遭到破坏,并且资源设施本身的质量也不高,所以大学体育场馆资源“量”和“质”不高,造成资源“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的情况是其对外开放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2.2、体育场馆资源运营费用较高

大学体育场馆主要是以无偿的方式对外开放,这样会使得资源耗损后的维修费用增高,运营成本也会增加,无疑给资源对外开放带来了困难。游泳池的换水以及卫生检查,各种器材设备的耗损,塑胶跑道的老化等经营成本的产生,也是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3、学校缺乏创新理念和共享理念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属于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主要是受到政府直接管理,受到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学校对政府的支持形成了很大的依赖性,导致了其缺乏自主创新的新动力。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管理思想已经不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需求,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承担着体育场馆资源的运营成本,基本很难维持收支平衡。

2.4、学校体育规范制度和保障机制不完善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要考虑到政策、安全、观念、经费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给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施加了无形的压力,要想让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敢于给外界利用,需要处理和协调好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之间和教育部门等机构之间以及相关体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社区人士以及健身爱好者享受到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红利,这也正是共享经济的追求所在,把学校的体育闲置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让民众享受到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2.5、体育场馆资源管理权尚未理清

现在学校的管理机构繁琐复杂,各个机构所负责的事宜和权限均不同,那么负责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管理部门之间会存在着权限的“漏洞”或者“交界区”,使得专门负责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事宜的部门之间的权限尚未理清,就会出现具体的政策得不到预想的效果,给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又增加了一大难题。

2.6、缺乏社会共享平台

共享经济的追求就是得到社会信任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想让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实现对外开放和社会共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双方参与者都感受到心安以及信任。那么如何快速建立互相之间的信任感是共享经济行为能够得以产生的关键所在,提供方和需求方双方建立信任感的根基是取决于共享信任平台,但就目前而言,场馆需求方也就是社区和大学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共享信任平台缺失。

3、提高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力度的建议

3.1、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提高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量”和“质”

现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量和质都应当加以提高,这样才可以满足社会对于体育场馆资源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拓宽融资的渠道,创新运营模式,在体育产业发展蓬勃的时代,管理模式可以选择由体育产业运营公司来负责管理与运营,学校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可以实现学校体育设施的经济效应功能。

3.2、“有偿”对外开放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是推进“单享学校型”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基础,落实好开放政策将极大推动共享的发展。2014年1月,随着《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的发布,全国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正式开始实施。在2016年《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中,提出场(馆)免低开放是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可见,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收费,应列入准公共产品价格范畴扩大场(馆)免费低收费补贴范围,从而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体育场馆资源如果逐渐将免费对外开放的方式向有偿对外开放的方式转变,不仅可以降低学校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大的压力,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体育场馆资源的需求,实现“双赢”的局面。

3.3、完善资源共享的保障与规范制度

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均衡、不充分会造成使用过程中的拥挤问题,从而引发使用冲突,可归结为使用空间争夺、使用时间竞争以及设施用途冲突三个方面。而体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则会降低这些冲突,使得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管理单位愿意走对外开放这一步。要想实现社会体育资源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共享需要完善共享的保障与规范制度,从而为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创建一个良好的保障机制。

3.4、学校应加强对外开放机制的构建

政府应转变职能和观念,将体育资源管理的事物交给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加以管理,再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汲取社会发展的思潮,从而更好地改正自己不足支出,更多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共享发展模式,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制定一套完善的共享管理发展模式的对外开放机制,充分调动其对外开放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要注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理清各个负责部门之间的权限,更好的促进社会共享理念的传播。

3.5、社会协同,促进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力度

学校领导应当大力支持并采取措施以促进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信任平台,为社会共享提供保障机制。引入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运营和管理之中,形成协同治理机制,协同监理单位使得学校进行安全、经费处理等问题处理时有理、有据、有节,可以实现社会共治、善治的氛围。美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内与俱乐部形成稳固的租约关系,供俱乐部会员使用,与社区公园连为一体的室外体育场地免费开放给社区居民使用,这种方式是社会协同的有效机制。学校可以接纳民间资本、外资的融入,接纳体育彩票的投资,与社区的企业合作,得到企业赞助与捐赠,从而增加学校场地的运营经费,使学校体育设施能够得到更好的建设,有利于社区与学校的和谐。

4、结语

为了解决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效的提高社会人群身体素质的质量,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提倡的。我国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大部分属于工作状态,在相对一定时间里都存在着资源的闲置,提高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是提高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良策,同时还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体育场馆资源的有效流动,体现出社会主义的风尚,实现“共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大学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留白”是个大学问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比亚迪集团扶贫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