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02 11:17李雨晖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资源管理资源

李雨晖

(河南工学院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相对稳定,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部分企业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市场竞争力弱,这限制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如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和完善企业资源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企业所有市场资源实现科学化、专业化、高效化的现代生产,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资源管理概述

企业资源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可以作为企业选择和实施战略的有效因素的总和,例如:企业资产、技能、对外关系、员工队伍、知识产权等等。企业资源大致可分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企业人力资源与组织能力。比如,企业办公地、厂房、生产设备、原材料等物质资源,应收账款、有价证券等财务资源都属于有形资产,是肉眼可见的、可以量化。在传统工业中,有形资产是衡量企业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际物体载体,却可以无形中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资产,例如:企业名誉、品牌文化、信息资源以及管理制度经验等等[2]。人力资源和组织能力是企业资源结构的核心,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力量,员工本身属于有形资源,而员工所附加的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及社会资源等属于无形资源,所以说人力资源是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统一体。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企业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运用并融合企业其他资源,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科技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信息技术开始融入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在现代经营理念的驱使下支配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将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与组织能力的科学整合,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形成独特的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传统企业资源管理的弊端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传统企业常采用单一计划性、指令性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专业管理团队,片面看重企业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提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传统企业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状况,科学稳固的组织体系有利于企业开展日常工作,有利于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而企业领导人,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企业组织结构的建设[4]。在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部分企业的规章制度过于死板,无法应对多样化的现实状态,缺乏灵活性,这导致员工工作时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陷入迷茫境地,为了保证不出错,必须事先请示上级,才能继续开展工作出现,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限制了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员工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决定着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企业竞争最终落脚于人才竞争,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目标。然而,传统企业在招聘时没有对人才市场供求变化进行调研,片面看中高文凭,甚至存在“走后门”“关系户”的现实状况,无法招聘到适合企业岗位的优质人才,这导致企业员工在数量、质量上与企业发展需要存在差距,不利于企业工作的高效开展。在员工培育方面,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未能及时洞察企业发展需要,很难形成企业人才的储备优势,不利于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企业资源管理的稳定性、高效性[5]。与此同时,传统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上存在一定缺陷,对所有岗位员工采用同一标准,不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容易加深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形成融洽良好的企业氛围。

(三)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滞后

财务管理是保证资产安全、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部分企业的管理体系脱离社会现实,与市场经济不相匹配,造成企业各项工作无法高效开展,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大多数企业在开展资金筹集、资金投入与使用、收入和分配、成本利润管理等不同工作,套用统一模板,造成企业利润的下降,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企业管理者或企业员工在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下,将财务管理等同于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将财务部门与公司决策、实施部门进行割裂,使财务部门对企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效果等各个环节一知半解,无法对项目实施开展科学的成本分析和风险评估。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源管理策略

随着电子供应链、无物流经济、虚拟企业的产生,企业资金的使用频率提高,业务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资源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企业针对行业发展状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并融合银行业、通信业、传媒业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市场影响力。笔者主要从人力、财力、技术资源三个方面分析市场经济下企业资源的管理状况。

(一)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高级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直接人员,是指能够推动企业生产发展,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对企业经营投入自己的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便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管理,达到人尽其才,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员工招聘、入职培训、考核机制、人力规划、薪资计算、绩效考核等等。对企业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在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培养适应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状况的、具有高绩效水平的杰出员工。这要求企业在招聘时既要考察应聘者的基础知识积累,也要对其社会实践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要时刻关注市场竞争规则,提高用人标准,对人才培育和任用机制进行改革,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优势[6]。

(二)财力资源管理

财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所涉及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收入与分配、成本利润管理。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经济需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对外投资状况,调整资金结构,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效益。针对上文中所提及的财务管理理念滞后问题,企业应当重新界定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能,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允许财务部门走进企业管理层,参与决策制定和实施,增强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控制,加强对经营活动的规划执行过程的监督,保障每一笔资金的合理使用。除此之外,还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引入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科学配置,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技术资源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也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着企业生存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通过调整企业分工与协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企业技术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分配、市场等一切要素进行科技规划、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这不仅是企业内在动力的驱动,也是自然资源及社会现实环境变化下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创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才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现代化的技术基础,才能建立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的技术工作秩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进行[7]。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还要对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仔细调研,熟悉市场规则的制定与变化,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不断地调整、创新企业资源管理模式。只有选择适应现代市场环境及企业需要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部署,才能应对市场竞争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挑战,增强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资源管理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我给资源分分类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