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问题研究

2021-01-02 11:17邵靓杰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属地承包工程东道国

邵靓杰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分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持续发展,40多年的改革与开放对中国社会各个行业的塑造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在改革开放中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力推进与实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及对外承包工程领域都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外承包工程以近年来不断攀升的业务总量,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8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106份,新签合同额20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8.5%;完成营业额1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占同期总额的58.9%。

目前,基于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市场体制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改革,众多国内施工企业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政策,对于自身的海外项目发展给予了更高的重视程度和更为长远的规划。对于相当一部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而言,通过劳务派遣或劳务分包的方式尽量使用国内劳务人员是其首选。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加之东道国劳务准入的限制,在海外项目劳务用工方面,为了能够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投入,属地化管理方法日渐获得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在海外项目中,要想保证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可以得到全面落实,就必须对目前劳务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效率。

一、加强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0.1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18.6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13.9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6.2万人。2020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2.3万人。结合近年来海外用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海外市场劳务用工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些矛盾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人成本比较高。对于海外劳务用工而言,其人员经常会受到准入门槛的限制,同时,我国人员在办理签证时,通常在流程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变相增加了企业工资方面的支出,最终导致用工成本比较高;第二,适应周期比较长。因为不同国家在环境以及文化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当我国员工在海外务工时,很难适应国外的文化氛围以及气候环境,加之不同程度的语言影响,海外劳务人员往往需要经历比较长的适应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很难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针对以上海外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属地化管理原则,同时,也是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升级的重要策略。对于海外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而言,主要是在什么地方开展业务,就在什么地方挖掘人力资源,也就是通过对当地劳务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满足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生产建设的需求。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要想促进自身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最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这项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正如学者赵晓鸥所说“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是企业与东道国实现双赢的必然选择;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是企业进行海外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是企业在海外市场塑造友好形象的快捷键”。由此可以看出,在海外市场规模不断拓展的背景下,加强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对当前业务发展实际需要的实践性选择,也是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二、目前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东道国劳务用工政治与法律环境多变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在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中,东道国政治与法律环境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海外项目开展劳务用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属地员工的招解聘、薪酬管理、休假安排等都受到东道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不熟悉掌握当地法律法规和制度,可能引发劳资纠纷,甚至面临法律诉讼风险。例如,部分非洲国家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但其作为发达经济体曾经的殖民国家,其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会显现出与之并不匹配的健全性甚至苛刻性。此外,受东道国对内保护以及对外约束的影响,在海外项目中实施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时,也会受到诸多限制。于大部分东道国来说,一般在自己国家内部进行劳务用工时,都是采用最低的工资标准与津贴,同时在人员准入比例方面做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出入境办理受限,正是因为这些规定或制度的存在,会对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所参与的海外项目,要想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资产价值,那么在劳务用工管理中,就必须有效规避各种风险问题的产生。

2.社会文化差异较大

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必然会面临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产生沟通障碍,引发管理冲突和矛盾。而文化差异问题十分复杂,属地员工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目标、经营理念和经营规范等方面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派出的中方员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制度方面,我国社会制度与海外东道国社会制度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同;又如,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开展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时,会采取与东道国不同的管理途径,一般将管理重点都放在了服从上。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若不能解决好跨文化管理,就有可能演变为文化冲突和矛盾,不但会影响到项目形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恶意罢工问题的产生,进而造成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紊乱,沟通协调难度加大,增大企业在该地区项目实施的难度,增加运营管理成本,甚至会使项目陷入困境。

3.东道国劳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在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中,东道国劳务水平无疑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保证属地化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很多国家也参与到了“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但是,对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所承接的海外项目,一般都分布在了经济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国家,而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不但教育水平比较低,同时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也缺少一定的专业性,这就导致在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中,很难招聘到一些高素质的人员,招用的多是普通工人和后勤人员,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方面无法完全满足工程项目用人需求;另一方面缺少了属地团队多样化元素的融入,不利于项目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这就对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开展形成了严重阻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的策略

1.构建完善的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基于“一带一路”视阈下,在海外项目中,要想促进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可以实现顺利开展,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劳务用工管理制度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构建出健康合理的属地劳务用工管理制度,才能为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开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对于不同的海外项目东道国而言,因为在政治制度以及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最终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与政策等也有所不同,针对这种现象,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需要对海外项目所在东道国的法律政策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可以采取以点成面的方式。一方面,规范属地用工选拔流程和标准,抓好属地用工的品质源头;另一方面,建立完善、适宜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属地员工积极性。同时,基于属地员工需求,结合东道国文化背景,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职务晋升机制,给予属地员工必要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此外,可结合海外项目与人力资源实际状况,构建相应的评估机制,并形成同一国家或地区海外项目属地人才库,可以适当提升本地雇员的比例,充分发挥属地劳务资源的价值作用,有助于强化现场管理,利于加强与项目各方管理机构的沟通、消弭隔阂,进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属地化支持。

2.加强外部协调工作,规避风险因素产生

通常情况下,在海外项目建设初期,就需要对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转变原本比较被动的管理方式,站在整体角度上,对用工计划以及法律风险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防范。为了促进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加强对外部因素的协调工作,从而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因素的产生。海外项目只有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同时在获取到相应的资源之后,才能够实施相应的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海外项目不但要重视安全问题,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同时还需要与当地主管机构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工程区域特征占据外协主动权作用的发挥,可以与外部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为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外部支持。实施文化整合策略,积极融入属地文化。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对东道国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施工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了解、掌握并尊重工程所在国的风土人情,信仰习俗,组织相关内容的培训,用细心和耐心与当地人打好交道。同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坚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公益捐助、灾区援建等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减少与当地居民的摩擦,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安全软环境。这在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风险管控中也会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3.规范劳务管理流程,实施劳务人性化管理策略

在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中,通过制定合理的劳务用工管理流程,同时,实施劳务人性化管理策略,对于管理工作开展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海外项目必须要精简我国输出人员数量,同时,不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实现对人员岗位的合理优化与配置。另外,海外项目应对现有的劳务用工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与完善,保证在管理模式上可以满足一定的多样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在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但要为劳务用工管理制定合理的程序,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人员行为的规范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到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及地方习俗,将属地化管理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例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劳务诉求沟通流程,这样在劳务用工管理工作中,就能与人性化关怀之间实现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升人员归属感,同时还能提高劳务用工文化管理以及属地化管理水平。

4.加强劳务技术培训,提升劳务素质水平

在海外项目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全面地认识到劳务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劳务者素质水平。人才属于最为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属地化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在海外项目中,要想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质量,就必须保障劳务人员能对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等进行全面掌握,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在工作岗位中可以将自身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基于“一带一路”视阈下,可以在了解东道国以及所处环境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对劳务人员培训工作,可以采取劳务派遣的形式,从我国输送更为专业的人才,并在现场将自身技能与经验进行传授。另外,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应该保证在内容上可以满足一定的多样化要求,保证劳务人员可以对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面掌握,并重点强化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属地化,降低管理成本,促进真诚合作。

构建完善的属地用工培训体系,同时保证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可以满足一定的先进性。在具体的培训活动中,应该将重点放在雇员培训方面,可以引进具备一定项目管理水平的本地雇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队伍活力,保证队伍在水平上可以满足一定的复合型需求,从而在面对比较复杂的局面时,可以很好地进行应对。同时,为属地员工提供我国境内培训机会,学习和掌握中国的文化,并对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国内管理制度,使其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一带一路”视阈下,在海外项目实施的属地用工管理中同样存在诸多风险,一定要认识到劳务用工属地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和及时采取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正视风险与问题,努力掌握化解对策,与在国内承包工程积累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制定规避、转移、化解或减小风险应对之策,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避各种风险问题的产生,有效降低成本,推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猜你喜欢
属地承包工程东道国
土建工程造价在总承包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报告》发布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承包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东道国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竞争力变化对跨国公司总部策略的影响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公司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