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大监督格局的构建与完善策略探讨

2021-01-02 11:17宋伟东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格局国有企业

宋伟东

(广东烟草佛山市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格局构建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企业管理中永恒的话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生存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素养的企业发展精神,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具有引导性作用,是其经营目标和经营手段的发展根据,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在经济的发展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要与时俱进,对自身发展的格局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使得自身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助推国家的经济向前发展。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其内部的监督机制进行调整,使其在大监督格局的构建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的作用,更要进行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建设,从而进行自身的强化和发展,促进企业在合理规划和构建新时代大监督格局过程中,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一、新时代国企大监督格局中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国有企业“大监督”是指企业有效整合内部纪检监察、审计、法律风控、内部控制、工会民主管理、巡视巡查等监督资源,集聚专业优势,形成监督合力,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以增强监督合力和监督实效。

1.明确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中的监督职责

国有企业想要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督职能,就要具有良好的监督制度对其监督工作的开展进行保障[1]。当前,国企业监督机制存在着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机制的运行不够系统化、监督工作的开展没有足够的可操作性等问题。监督的权责不清,使得监督机制的工作效率低下,对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负面影响,降低了其工作的效率,无法发挥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的实质性作用。因此,想要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确保监督工作的开展具有依据和方法,就要对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对其中的权责进行明确,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使得工作的程序清明,责任有人担当,能够在问题发生时及时得以解决,使得监督主体的责任边界和衔接处有明显的界限,明确监督主体的权责范围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尤其是问题的处置和问责程序、追踪溯源机制等,从而避免监督责任虚化和追责落空的局面出现。

2.整合国企大监督格局中的监督力量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中的监督体系运行不畅、受多方限制,使其监督效果比较有限,最终使得监督工作开展效果的实质作用下降,使得企业中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出现严重浪费的情况[2]。因此,国有企业内部要进行改革,使得监督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避免监察部门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从而破坏整体监督体系的运行,使得监督机制运行不畅的情况得以解决,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优化监督体制结构,减少监督机制出现重复工作的情况,降低监督的成本,提高监督运行的实质作用和能效。

3.强调国企大监督格局中的监督细节

国有企业由于成立的时间长,发展过程经历的时期比较多,因此其产业比较多元化,产业链条长,管理环节和内容繁多,但内部职能部门在监督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强,条块分割状态明显。因此在大监督格局的构建中,内部监督机制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覆盖,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对资金、权利等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实施重点监督[3]。除此之外,要在监督的维度上实现闭环效果,即在整个企业运行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开展以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职工在国有企业监督方面的作用,,使得职能部门,管理岗位等各方面形成合力,促进监督体系完善,企业安全健康地发展。

4.共享国企大监督格局中的监督成果

在国有企业中,企业监督体系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制衡性。在一个企业其内部通常存在着监督体制各个部门各自为战的情况[4]。要对这种情况进行革除,就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成果之间的共享,从而强化现代企业的监督机制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健全大监督格局中的监督机制体系,促使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新时代国企大监督格局中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突出企业文化新时期特点,促进企业文化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而企业文化在时代洪流中逐步完善与发展,因此,文化建设的内容中存在着与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特点[5]。而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应对其存在的文化特点进行突出与强调,从而彰显国有企业的发展基调与内涵,促进企业文化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在凸显其新时期特点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重视企业发展的速度和企业文化革新的速度。现如今,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迅猛,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的速度成正比,因此,企业必须跟上变化的速度和形势,为企业文化也应适应于企业发展的速度,并且随之革新其内容,使得企业的运转与其文化的发展相匹配;其二,强调创新。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使其发展形势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2.更新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加强企业文化内容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应对其文化内涵进行适时的更新与改革[6]。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与一定的管理性、传统性和时代性,从而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深化改革,从而促进文化理念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传统优秀的管理理念与现今社会优秀的发展理念相结合,从而与时俱进,在社会进步中引领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基于此,国有企业应加强企业文化内涵建设和创新,使之进行实质的改变,在创新与改革中把握时代的命脉,促使国有企业进行更好的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构建宣传,提升企业内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在大监督格局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应立足于企业的监督管理价值,并对企业文化的发展进行实质性的规划,从而促进企业内外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和理解。因此,国有企业应对企业文化进行大力宣传,使企业文化进行落地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员工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中形成一种氛围,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使得企业文化价值和作业得以有效地提升,并在企业运行中得以发挥。

4.促进企业文化转型,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在新时代的影响下,企业文化要进行转型,适应于新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使其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适用于新时代下的员工,使其具有的时代个性得以在企业文化发展中进行有效的发挥[7]。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地联系,而现今社会的发展逐渐转变为经济全球化,而其典型的特征就是进行虚拟与共享。虚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全球化,并使得全球的经营紧密联系。而共享就是进行信息和文化的共享,从而促进个人与企业的互利共赢。因此,国有企业应在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文化的转型,从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并将其发展的内容转向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发展形势,成为独特的企业标识,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开展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能促进国有企业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内部格局的构建与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优化,使国有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国有企业应进行监督体制的优化与整合能促进企业进行合法经营,增加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只有风清气正的企业,才能形成底蕴丰富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国有企业长期坚持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载体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对促进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承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进行创新,使得企业与时代发展的脚步始终保持一致。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监督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有大监督格局的意识,从而使企业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多方面对国有企业内部进行严格规整,共同管理,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从而在新时期的影响下,实现对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的有效构建。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格局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分析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