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中不同部位肠段喷洒二甲硅油散对清除全结肠泡沫效果分析

2021-01-04 08:45韦荣芬覃蒙斌彭鹏蔡剑梅梁洁黄杰安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肠段进镜硅油

韦荣芬 覃蒙斌 彭鹏 蔡剑梅 梁洁 黄杰安(通讯作者)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广西 南宁 530007)

结肠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排便困难、肠胃不适等,但大多被忽视。随着病情加重,才进行就医,尤其是晚期结肠癌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1]。结肠镜检查是较为广泛的检查方式,肠道准备能显著提高检查的准确率,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肠镜检查时黏膜附着的泡沫影响黏膜观察,合理使用祛泡剂有助于提高肠道准备的质量[2]。二甲硅油散在肠道检查中是较为高效的祛泡剂,但多采用口服,对于喷洒使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部位肠段等量二甲硅油散喷洒冲洗观察祛泡沫效果,探究最有效的肠段冲洗部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科2018 年1 月—12 月进行肠镜检查,且全结肠黏膜均存在泡沫的250 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在不同肠段喷洒二甲硅油散分为回盲部(A 组)、升结肠(B 组)、横结肠(C 组)、降结肠(D 组)及乙状结肠(E 组),每组各50 例。A 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7 ~77 岁,平均(50.24±4.03)岁。B 组中男35 例,女15 例;年龄20 ~81 岁,平均(49.36±4.42)岁。C 组中男25 例,女25 例;年龄7~71 岁,平均(48.68±4.53)岁。D 组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龄17 ~74 岁,平均(50.98±4.56)岁。E 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2 ~77 岁,平均(49.80±4.38)岁。比较五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检查前2d,被检者以半流饮食为主,禁食粗纤维食物。检查前6h,需服用2 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入2000mL水中,2h 内喝完,接着继续喝温开水1000mL,3 小时内完成肠道准备。检查操作过程中发现结肠黏膜表面覆盖大量泡沫,导致内镜视野模糊不清,影响观察效果,将二甲硅油散5g 溶于100mL 生理盐水中,用50 毫升注射器抽取溶液经内镜活检孔道注入,直接对肠腔进行喷洒,静待1 ~2 分钟后再观察黏膜。

1.3 评价指标

(1)肠道泡沫情况:检查过程中,记录各肠段的泡沫情况及应用二甲硅油散清除泡沫后情况,并进行评分:极少量或无泡沫为0 分;泡沫覆盖1/2 肠腔为1 分;泡沫覆盖环绕肠壁为2 分;泡沫充满整个肠腔为3 分。(2)肠道准备清洁情况、检查时间及结果:记录各区域检查时间(进镜达回盲部时间、退镜时间)。肠道准备清洁情况:根据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估,该量表满分为9 分,判定标准为:0 分:粪便较多,抽吸、洗涤后,仍会掩盖肠道黏膜,严重影响肠道检查;1 分:含有少量粪便及不透明液体,可掩盖部分肠粘膜;2 分:含有少量粪便及不透明液体,能够看清肠粘膜;3 分:结肠黏膜清晰可见,无粪便残渣或液体;所得分值越高,肠道清洁度越好。(3)对比并记录结肠息肉情况,同时记录应用二甲硅油散是否存在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肠道泡沫情况

喷洒前,发现A 组泡沫情况好于B 组、C 组、D 组、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喷洒后,各组评分均提高,A组、B 组泡沫情况均优于C 组、D 组、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五组肠道泡沫评分情况对比[n(%)]

2.2 进镜、退镜时间

五组进镜、退镜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五组进镜、退镜时间对比(±s,min)

表2 五组进镜、退镜时间对比(±s,min)

组别n进镜时间退镜时间A 组5010.84±2.115.68±2.11 B 组5012.72±2.155.70±2.13 C 组5012.28±2.085.67±2.12 D 组5011.80±2.135.71±2.10 E 组5010.42±2.165.69±2.13 t-118.250.003 P-4.1380.997

2.3 病变情况五组息肉发现率比较

A 组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五组病变情况对比[n(%)]

2.4 不良反应

五组应用二甲硅油散后均无不良反应。

3.讨论

结肠镜检查是临床检查肠道疾病的主要手段,此外,其还可治疗结、直肠的相关疾病,肠道准备好坏是保障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重要条件,目前,常用肠道清洁剂多为口服,如甘露醇、聚乙二醇制剂、磷酸钠制剂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排空肠道粪便,且不引起结肠黏膜改变、不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但是肠道清洁度不够,可导致肠黏膜仍存在大量气泡,检查时需进行反复多次冲洗、清洁,因此选择最佳用药方案,提高诊断率,减少不良反应极为重要[3,4]。

二甲硅油散是较为常用的祛泡剂,适用于胃肠镜检查及放射检查中,表面张力较小,可改变气泡表面张力,从而使其破裂,有效排除泡沫内贮存气体,清洁肠道泡沫,肠镜检查时视野更为清晰,可清晰显示胃肠道黏膜表面细微结构,利于发现微小病变,从而提高诊断率[5,6]。此外,二甲硅油散不参与机体代谢,无毒无害,不良反应较少,但部分过敏体质者可存在轻微肠道不适症状[7]。周梁云等[8]研究发现二甲硅油散喷洒回盲辨,祛泡效果较佳。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在不同部位肠段使用二甲硅油散喷洒的肠道泡沫祛除效果发现,回盲部、升结肠冲洗祛泡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肠段,检查的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肠镜中不同部位肠段喷洒二甲硅油散祛泡效果均较佳,无不良反应,以在回盲部及升结肠冲洗效果最佳。

猜你喜欢
肠段进镜硅油
结肠镜不同进镜次数对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结肠镜进镜难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三步法”输尿管镜技术在输尿管镜入镜中的应用
利用近红外-吲哚菁绿成像系统判断急性肠缺血模型缺血肠段的实验研究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TLR4介导克罗恩病不同病变部位淋巴归巢水平的差别
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各肠段的吸收特性研究
硅油及钛白粉在聚丙烯膨胀阻燃中的应用研究
CAE技术在硅油风扇开发中的应用
烯基硅油环氧化改性及织物整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