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741例儿童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2021-01-04 03:28苏玉萍林建成吴海明
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龄病原体抗原

苏玉萍, 林建成, 吴海明, 徐 锦

(1. 厦门市儿童医院医学检验科,福建 厦门 361006;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1102)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大部分由呼吸道病毒引起,且不同地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及流行特征存在差异,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厦门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A,IFA)、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B,IF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副流感病毒1型(Parainfluenza 1,PIV1)、副流感病毒2型(Parainfluenza 2,PIV2)和副流感病毒3(Parainfluenza 3,PIV3)抗原进行检测,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厦门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14 741例,其中男9 141例、女5 600例,年龄0~12岁。根据患儿年龄分为4组: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12岁)。本研究四季划分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1.2 试剂与仪器

IFA、IFB、RSV、ADV、PIV1、PIV2、PIV3抗原检测试剂盒(美国INC公司,产品标准编号为YZB/USA5571-2014),Lecia DM2500型荧光显微镜(德国莱卡公司)。

1.3 方法

咽拭样本采集:采用植绒拭子从患儿鼻孔插入到达鼻咽部,旋转2~3圈放入无菌储存管中;灌洗液样本采集:在患儿处于仰卧体位时,将1~2 mL 0.9%氯化钠溶液注入患儿鼻腔,吸出至无菌储存管中,立即送检。将样本剧烈涡旋15 s以分离黏附的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pH值7.2~7.6)清洗沉淀2次,将底部沉淀物点样于载玻片上,吹干后用丙酮固定细胞5~10 min,晾干,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同时做阴性和阳性对照(试剂盒配套),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判断标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苹果绿荧光的细胞为阳性细胞;当放大倍数为100倍时,在视野中找到2或2个以上阳性细胞判断为阳性。在每次进行染色程序时,均需同时对1片未使用过的呼吸道病毒抗原对照玻片进行染色,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阳性孔应有多个感染细胞,呈明亮的苹果绿荧光;而未感染的阴性细胞则被试剂中包含的伊文斯蓝负染为暗红色。阴性孔内应只有被染为暗红色的阴性细胞。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应表现为相对应的荧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

14 741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3 693例,阳性率为25.05%。其中男性患儿阳性2 355例(15.98%)、女性患儿阳性1 338例(9.08%),不同性别患儿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RSV(15.15%)、ADV(3.49%)、PIV3(3.12%)、IFA(1.08%)、IFB(1.01%)、PIV1(0.91%)、PIV2(0.29%)。

2.2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儿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比较

不同年龄患儿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婴儿组阳性率最高(31.47%),学龄组阳性率最低(11.21%),且学龄组未检出PIV3抗原。婴儿组ADV、RSV和学龄前组IFB不同性别患儿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学龄组不同性别患儿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季节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

2016年夏季RSV感染阳性率最高(24.12%),其次为ADV(8.14%);除PIV2外,其余6种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秋季RSV阳性率最高(20.42%)、夏季ADV阳性率最高(3.42%);除PIV1、PIV3外,其余5种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患儿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患儿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比较 例(%)

表2 不同季节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呼吸道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也是导致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1]。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在不同地区或相同地区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异[2],甚至由于地理、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人群的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表现也会出现差异[3-4]。因此,了解不同地区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提供诊断与预防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纳入的厦门地区14 74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中,检出3 693例阳性,占呼吸道疾病的25.05%。其中男性患儿阳性2 355例,阳性率为15.98%;女性患儿1 338例,阳性率为9.08%。除学龄组患儿均未感染PIV3外,男、女性患儿其余6种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7种病毒中,以RSV和ADV为主要感染病原体。RSV感染率阳性率为15.15%,低于武汉地区的19.20%[5]。本研究中,婴儿组RS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且RS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6种病毒。而武汉地区婴儿组RSV感染的阳性率仅为3.9%,明显低于IFB的阳性率(15.9%)[6]。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RSV阳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文献报道[6-7]一致,可能与患儿来自母亲的抗体对外界接触传播RSV感染无保护作用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RSV感染率逐渐下降。

本研究ADV感染率阳性率为3.49%,明显低于北京地区的9.56%[8],在各年龄组中,学龄前组ADV阳性率最高(6.10%),婴儿组ADV感染阳性率低于其他3个年龄段,与武汉地区患儿ADV感染阳性率[6]一致。

本研究中,患儿IFB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01%,明显低于武汉地区(8.27%)[6];且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PIV1、PIV2和PIV3阳性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IV3阳性检出率婴儿组最高(4.56%),学龄组未检出阳性,增长趋势与上海地区[7]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地区不同季节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存在差异,以冬季最高,春季次之;除PIV2(2016年)和PIV1、PIV3(2017年)外,IFA、IFB、RSV、ADV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厦门地区12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不同。对呼吸道常见病毒谱进行检测可为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但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样本来源仅为厦门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鼻咽拭子或灌洗液,并不能完全反映厦门地区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此外,本研究只纳入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不能完全反映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谱。后续将完善样本来源及扩大病原体谱,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参考数据。

猜你喜欢
学龄病原体抗原
西班牙学龄篮球锦标赛组织体系研究及启示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筛查分析
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研究
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分析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