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细胞参数在败血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21-01-04 03:28星,驰,
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败血症球菌敏感性

陈 星, 张 驰, 夏 涛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0)

败血症是由于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后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是肝、肾脓肿,烧伤,脑膜炎等的常见并发症,早期快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败血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1]。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rophil value,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是临床常用感染诊断指标,但这些指标对分辨革兰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Gram-negative,G-)杆菌败血症价值不大,并不能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前体物质,在受到炎症刺激特别是细菌感染时急剧升高,不仅可用于全身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还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炎症活动情况,与传统炎症反应指标比较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本研究对PCT在鉴别G+和G-细菌性败血症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一个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指标,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败血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5例败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56.8±29.71)岁。75例患者中,G+球菌败血症22例(G+球菌败血症组)、G-杆菌败血症53例(G-杆菌败血症组)。败血症诊断以血培养阳性为金标准。

1.2 方法

CRP检测采用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韩国Boditech医药有限公司);PCT检测采用E601型免疫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瑞士罗氏公司);WBC计数、NEUT#、NEUT%检测采用XE-2100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Sysmex公司);血培养采用BACTEC FX自动血培养仪(美国BD公司),仪器阳性报警后再人工转培养皿进行细菌分型和种属鉴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性检验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2个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各指标诊断性能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

75例败血症患者中,G+球菌败血症2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G-杆菌败血症53例,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见图1。

2.2 各种炎性指标比较

G-杆菌败血症组PCT、NEUT%、PCT×NEUT%水平明显高于G+球菌败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4和0.000)。见表1和图2。

图1 败血症患者血培养细菌分布

表1 G+球菌败血症组与G-杆菌败血症组患者炎性指标比较

2.3 各炎症指标ROC曲线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诊断G-杆菌败血症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72.1%、曲线下面积为0.852,诊断性能优于WBC计数、NEUT#、NEUT%、CRP。PCT×NEUT%诊断性能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861、敏感性为88.7%、特异性72.7%、准确度为84.0%。见表2和图3。

图2 G+球菌败血症组与G-杆菌败血症组患者炎性指标比较

表2 各项指标对G-杆菌败血症的诊断性能比较

图3 各炎性指标独立或联合检测诊断G-杆菌败血症的ROC曲线

3 讨论

败血症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是由致病菌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释放相关代谢产物而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综合性疾病[3],高发于新生儿[4]、免疫系统缺陷、抵抗力低下、严重烧伤等人群。败血症起病隐匿,又缺乏特异性表现,难以进行早期诊断,而早诊断、早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对于严重败血症患者而言,每提前1 h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可提高7%~10%的生存率[5],因此,准确评估病情并进行有效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

败血症病原菌主要有G+球菌和G-杆菌,G+球菌败血症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6],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病死率近年来仍较高(10%~50%),一般在30%以上,其起病急,约有50%的患者有迁徙性感染表现,最常见于多发性肺部浸润,严重时甚至形成脓肿,其次为肝脓肿、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皮下脓肿等,约8%会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7]。G-杆菌败血症常发生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主要见于泌尿生殖道、肠道或胆道感染,患者发烧或体温不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40%)、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死率较高[8]。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并可减少患者休克风险。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细菌鉴定,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防止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目前,败血症诊断金标准仍是血培养,其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耗时较长,且阳性率较低,不利于早期诊治;而PCT、CRP、WBC计数、NEUT#、NEUT%等血液炎症指标,具有取样方便、检测便捷的特点,可迅速为临床提供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G+球菌败血症,G-杆菌败血症的PCT和NEUT%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本着同向相乘原则,这2个指标的乘积,即PCT×NEUT%检测对G-杆菌败血症的鉴别价值应优于各单项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PCT×NEUT%为182.5时诊断效能最优,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72.7%、准确度为84.0%,曲线下面积为0.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项指标诊断意义评价方面,PCT对G-杆菌败血症的辅助诊断价值高于CRP、WBC计数、NEUT#、NEUT%,以2.295 μg/L为最佳临界值时诊断效能最优,其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72.1%、准确度为83.6%、曲线下面积为0.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T%虽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为0.713,P<0.05),但与PCT相比,其对G-杆菌败血症辅助诊断价值还不够显著,当最佳临界值为85.55%时,其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68.2%、准确度为68.0%;而WBC计数、CRP、NEUT#等炎性因子鉴别G-杆菌败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05、0.638、0.545,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PCT对鉴别G+球菌败血症和G-杆菌败血症具有较好作用,与文献[3-4]结论一致。而NEUT%对鉴别G-杆菌败血症同样表现出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这点值得被关注。作为急性炎症指标而被广泛使用的CRP,在鉴别G-杆菌败血症时却未表现出明显作用。王春娟等[9]认为,虽然CRP可用于血流感染早期预判,但对G+球菌和G-杆菌的鉴别能力有限,难以用于临床确诊和指导用药,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PCT作为糖蛋白的一种,是降钙素前肽,没有激素活性,在体内外稳定性良好,不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生理情况下,PCT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与少量分泌,血清含量约为2.5 pg/mL。在机体发生严重感染并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时,血清PCT明显上升[4]。脂多糖是G-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也是主要致病物质,可直接激活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刺激机体大量产生PCT[10];而G+球菌,如葡萄球菌可分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导致大量单核细胞和T细胞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引起PCT水平升高,但因其主要致病物质是肠毒素,对刺激形成PCT的能力较差,因此其对机体PCT的升高影响能力不如G-杆菌[11-12]。

综上所述,WBC计数、NEUT%、NEUT#、CRP、PCT可以作为全身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而PCT×NEUT%对于鉴别2种不同类型细菌感染败血症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败血症球菌敏感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焦作某医院中段尿分离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家畜肠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治控要点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