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危急值在重症监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

2021-01-04 03:28俞淙轶
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控制技术重症

检验危急值是指患者某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严重偏离参考区间并且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临床医生需根据危急值及时并迅速地实施有效的治疗或干预措施,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针对危急值的有效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医疗质量,对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第3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第3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44章内容。相对于本书的第2版,本版中增加了临床实验室差错、标本采集、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分析后质量指标——危急值、分析后质量指标——报告周转时间、质量控制计划、临床检验计算项目室内质量控制、临床检验批长度、分子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质量经济性分析、临床检验风险管理、POCT质量管理、临床检验的量值溯源、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该书详细地解析了实验室各个项目的检验质量标准,并且对临床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及风险管理都进行了重点阐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在临床检验质量体系中,危急值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危急值的建立对重症患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仍有一些医院在危急值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未认识到危急值的重要性;(2)实验室没有相对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检验项目不完善;(3)危急值报告存在时间不准、记录不完整等不足。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势必争分夺秒,危急值报告能够及时且迅速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参考方向。因此,在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时需要对各个科室进行危急值重要性的培训,提升认知水平并加以重视。

临床实验室需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本院的、有针对性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应严格制定危急值的标准,将危急值与参考区间区分开,危急值的标准不可制定过宽,避免出现检测结果不精准的情况。在进行制定危急值的时候需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执行过程中要随时向临床医生了解项目的具体可行性和科学性。临床实验室应清晰了解报告危急值后患者的治疗情况,以避免报告传递中出现延误的情况;还应定期进行总结,内容包括项目的设置、报告情况和后续处理情况,并及时作出修正。

建立具有本院特点的危急值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医疗安全质量,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制定较为具体的项目、响应时间及范围,能够保障危急值报告的时间及准确性,明显提升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危急值的设置可提升检验人员的责任心,使其能按危急值管理制度认真进行分析,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通过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还能减轻临床的工作量,增加临床对检验工作人员的理解与信任。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第3版)》在教学内容编写方面注重深度与广度的相结合,大量引入检验实例,对检验方法及各种标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详细讲解了临床检验涉及的各个方面,对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高有实质性的帮助,检验工作人员可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有效提升检验质量。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控制技术重症
更正启事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汽车润滑用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及其意义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