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技术推进养老业发展

2021-01-05 00:28胡坚
杭州 2021年24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胡坚

养老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紧迫任务,浙江是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发展强省,怎样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数字技术推进养老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数字化养老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与理想方式

数字化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数字化可以运用于所有的养老方式,能够形成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以产业应用为主轴,整合集聚养老产业机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满足养老产业全链条服务与老年人用户的线上线下对接,形成完整的养老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可以运用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对接、政府养老监管等各种场景。

数字化养老有着传统养老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一是解决了过去许多养老中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对老年人的监护问题,工作繁忙的子女与老年人的交流不方便的问题,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问题等。二是更加便捷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能力。老年群体通过数字化运用,能够更加便捷地满足医疗保健、文化生活、应急反应、购物理财等各种需求,帮助老年人提升基本生活能力,能够继续独立地生活在熟悉的养老环境中安度晚年。三是加强了对老年人的健康监管与护理升级。如给居家老年人安装智能床垫、智能采集终端、防跌倒设备等,对生活起居和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监测,降低养老医护的难度和医护人员的压力,智能养老设备的使用实现了医养结合养老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升级。四是促进资源共享。数字化能够让老年群体共享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养老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界限,解决子女探视难题,实现高效的精神与情感交流。五是数字化的运用,使一些老年人慢慢地熟悉数字技术,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了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提升了老年人“养老幸福”指数。

浙江数字化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突破的难点

随着老年社会的快速到来,浙江在数字养老产业发展上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家庭资源缩减,居家养老日益乏力。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已占1/3,“4-2-1”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能提供的养老资源越来越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浙江省失能失智老年人约占老年总人口数的8%。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是社会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社区资源仍然缺乏,无法提供足够的服务。老年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对文化娱乐、看病咨询、生活帮助等服务的需求大,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数量、质量或结构都跟不上需求,特别是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二是全社会对数字养老的共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人对数字化养老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大、社会环境还需要创造。从事数字养老服务的企业,不少欠缺深入分析和了解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一些数字技术和养老服务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多侧重于线上软件系统开发,往往忽略了线下服务建设,缺乏服务资源的支撑。三是老年人对数字养老接受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因使用习惯、认知功能衰退等多种原因,在使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方面,存在数字上的鸿沟。并且受传统观念、文化水平、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对数字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及使用能力较低,在养老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上也存在不足。四是数字养老的社会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因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的管理机制,数据系统与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资源共享难、数据安全难等问题。各地、各机构、各企业的数字养老平台,系统功能零散、数据标准不一,难以整合协同。五是支持数字化养老发展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养老产业,需要更为广泛的专项支持保障高质量发展动力,特别是围绕内容资源、服务资源、医疗资源、信息资源的政策平衡和专项支持。六是专业人才缺乏,数字化养老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老年护理的人才十分短缺,学校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严重不足。老年护工队伍也存在人难找、价格高、素质低等问题。真正懂得数字化技术和善于运用数字技术的护理人才更是奇缺。

从八个方面发力整体推进

数字化养老

一是把发展养老产业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着力构建浙江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实施“养老机构跟着老人走”行动计划,完善社區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智慧养老,推广应用智慧技术,打造数字化养老服务场景。

二是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数字养老产业配套政策制度体系。在数字养老产业发展的标准制定、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领域做好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时不断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或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数字养老产业,促进产业发展。

三是通过数字技术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从总体上看,老年人主要有八大需求:健康医疗,包括养老慢性病管理等。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养老的重要需求。健康应急,老人遇到危急能够有人及时帮助处理。家政服务,老年人许多家务活已经无法亲自处理。日常购物,能够有人代购物并把好购物关。精神寄托,老年人特别需要心理安抚。金融服务,能够帮助打理退休金和适当理财等。老有所为,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还能发挥一些力所能及的作用。

四是用数字化养老方式突破居家养老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即90%左右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社区养老,3%左右入住养老机构,也就是以“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模式,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相合作,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对家庭适老化改造、智能化运用、规范化管理,建设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让居家养老能享受更多的机构养老服务。

五是借助电视网络迅速打造浙江养老体系。针对老年人不熟悉手机和计算机等终端,但是比较熟悉使用电视机的现状,将已经遍布家庭的电视机作为数字化养老的技术平台,迅速打造浙江居家养老的数字化体系。可以依托浙江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探索试点。华数已经取得了庞大的市场规模,拥有有线电视用户超3000万,近年来,华数集团在研究实践智慧养老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数字化养老建设方面取了良好的成绩。同时,也充分支持其他与数字化养老相关企业参与产业发展,形成浙江全社会参与支持数字化养老的浓郁氛围。

六是发挥浙江市场经济发展优势,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服务电商,针对老年健康护理、生活家政、保健养生、休闲旅游、信息咨询、养老保险金融等非实物型服务产品,实现多方在线需求对接、交易、与线上线下服务的整合、事后评价等完整闭环。大力开发养老产品,针对老年人常用药、保健滋补品、医疗器械等实物型老年用品,实现多方在线需求对接、交易、与线上线下服务的整合、事后评价等完整闭环。

七是加强科技攻关,增强数字养老产业的技术支撑。采取多种途径推动相关机构深入研究技术创新应用,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服务于家庭和社区养老场景。加快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智能技术升级,引导扩大适老化智能设备的应用,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

八是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统筹协调,形成全省工作合力。以数字化改革为重要契机,升级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破解数据信息资源难共享问题。整合各个涉老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从单一社区数据到街道、市辖区、全市的老年人信息数据整合,实现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的高层级化和跨区域化。积极推动各类智慧养老机构与产品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数字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评价体系。建立并每年发布幸福养老指数。从养老服务层面,建立老年人身体状况评估体系、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等,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养老生活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