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杭州城市美誉度的几点思考

2021-01-05 17:43课题组
杭州 2021年24期
关键词:杭州数字文化

课题组

城市美誉度是社会大众对城市的正向评价,是一座城市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对城市各方面優势和特色的积极心理认同和赞誉。“美”是城市活力和城市魅力,“誉”是城市品牌传播力,“美”和“誉”构成城市美誉度。对于杭州城市美誉度的提升,既要扣住“美”的内涵,即城市的独特之美;又要扣住“誉”的功能,即人们的评价和口碑传播。

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

保护和创造性转化能力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提升城市形象魅力。一方面,推动传统历史文化元素“活化”。加大西湖、良渚、大运河三大世界遗迹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争取南宋皇城遗址和钱塘江捍海潮节申遗。另一方面,建设“地标性”景观建筑。打造数个闻名世界的景观地标(代表性建筑、景点、雕塑等),如承载南宋文化元素的皇城小镇、承载西湖文化元素的故事传说地标等,加快良渚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展示。

凝聚城市价值认同,提升城市精神魅力。一方面,讲好杭州“故事”提升城市情感认同。找寻城市价值立足点,挖掘城市故事,如讲好经济发展的“创新”故事,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梦”故事等。另一方面,聚焦城市“体验”,提升城市价值认同。在资源集约共享、可持续发展、历史传承以及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提升体验感受。

进一步增强数字资源的

应用和转化能力

实施数字资源战略,明确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应用创新发展,实现数字驱动各领域要素优化配置和持续发展。积极探索数字产业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路径,不断深化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渗透。

构建“大部门”制数字应用模块,注重数字的便捷性与服务人性化的平衡,推动医保卡、养老金、教育学籍水平跨区域互认互通,推动医疗、社会保障、学生学籍电子建档,实现城区与邻县、杭州都市圈城市、杭州与长三角城市医疗社保教育资源共享一体化。

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和

对外传播能力

借势“亚运”,提升传播“强度”。实施亚运惠民工程,提升本地居民的获得感。推行亚运城市旅行护照,提升旅行体验,加深杭州记忆,产生跨区域二次传播。通过城市公共资源命名和亚运主题装置铺设,营造亚运氛围。对运动员进行挖掘包装,通过运动员载体把杭州推向世界。

线上线下联动,提高传播联动“密度”,推动杭州城市媒体与国家媒体联播互动,拓宽杭州城市节事、社会动态等对外宣传报道,加强国际城市间交流,扩大外媒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浙江电视台、学习强国浙江频道、杭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平台,杭州公交、地铁等线下渠道,结合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渠道,拓宽对外传播能力。

本文系杭州市发改委2020年招标课题“关于提升杭州市城市美誉度的思路研究”课题成果摘要

猜你喜欢
杭州数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谁远谁近?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杭州旧影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