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的院感防控研究

2021-01-08 18:27金雪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院感传染病门诊

金雪芳

(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0 引言

2019年12月于我国湖北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全球各地相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现阶段临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源及治疗对策尚处于探究阶段,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加强传染病防控为医疗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临床病理表现特异性较低,临床学者于疾病探究中发现,疾病潜伏周期较长,于潜伏期具有疾病传染性,传染范围较广,社会危害性较大,需及时检出潜在患者,开展有效的疫情防控对策尤为重要[2]。现研究笔者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对策,特针对本院疫情背景下发热门诊院感防控工作落实有效性进行探究,旨在为临床疫情防控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1 发热门诊临床开展现状

发热门诊作为医院发现、隔离传染病的前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患者急救首要战线,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性相对较高,极易出现疫情大范围传播风险,为院感防控开展重点及难点之一。基于本院为2003年建设至今的老院区,发热门诊只有一间诊室和留观室,根本做不到三区划分,与放射科、骨科门诊紧邻,没有防护用品穿脱区域、未设置相应的挂号、收费、药房、候诊、治疗、抢救、检验、卫生间、污洗间等医疗功能区,未设置相关标识进行引导,发热门诊未配备护士再次预检分诊管理等,一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就诊患者明显增多,候诊区域只有门口一小块地方,很难管理,大量病人涌入诊室,导致人流密集、通风不佳,极易造成新冠疫情的院内播散;发热门诊人员配备不足,只有1名医生且不固定,由大内科人员统一排班,实行轮班制,不符合传染病隔离相关要求,由于轮换频繁,发热门诊医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熟悉程度不一,部分医生院感防控意识较弱,标准预防执行不到位,增加疫情感染风险性。

2 院感防控措施

2.1 发热门诊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建筑要求发热门诊设置在医院相对独立区域,明确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需借助标识进行标注,为就诊人员提供引导,需满足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的布局需求,考虑新型冠状肺炎发病临床病理表现较多,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需将发热门诊与传染病科室、呼吸道门诊、肠道门诊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室,于疫情防控下,因就诊患者增多,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情况;发热门诊建设需满足通风原则,采用自然通风,要求发热门诊于医院独立位置,通风良好,可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营造负压环境,以促使空气对流,达到空气清洁,要求病房病区合理设置,设置独立检测科室、药房、挂号、收费口,有效避免患者院内移动,规避交叉感染情况发生;要求患者就诊距离逾1m以上,避免患者聚集,在满足医疗设备的同时,可采用单人单间隔离病房,要求设置专用通道,于医院预检分诊口于发热门诊处建立专用路径,由专人进行引导,可有效避开密集人群,及时进行病人转运[3]。

结合疫情,加强发热门诊规范建设迫在眉睫,依托当地政府给予资金的支持,紧急选址,最后在离门诊稍远的原自行车停车场搭建发热门诊,从专家审图到彩钢板房的发热门诊正式投入使用,历经了短短28d,建成后的发热门诊三区、二通道划分合理。清洁区设医护休息区、淋浴设施和清洁库房,缓冲区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均上墙,防疫物资配备齐全[4]。污染区内除CT外,挂号、收费、治疗、标本采集等均在该区域内完成,二间留观室内均配置独立卫生间,保证了就地留观病人的需求,诊室、标本采集室配置了动态空气消毒设施,保证气流的方向从洁到污,满足了当地发热门诊诊疗工作需求。

2.2 加强人力资源调配

基于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固定4名高年资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实行14+14的工作模式。上岗前,医务科、院感科对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包括工人开展新冠肺炎病毒传染病相关知识、PPE的正确穿脱、流行病史的询问、登记、上报,院内外专家会诊、医疗器械、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高感染性废物的正确处置进行了理论及现场操作的培训、确定合格后上岗,对安排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帮助其协调工作与家庭重心,给予生活、心理支持[5,6]。

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采用预检分诊等模式,指派专员于就诊门口实施预检分诊,要求预检分诊人员严格佩戴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圆帽、工作服、乳胶手套,必要时加隔离服、防护面屏,避免与就诊人员亲密接触。针对发热门诊接诊人员,配备了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防护面罩、工作服、隔离衣、橡胶手套、鞋套等。针对咽拭子采集人员,需配备乳胶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或护目镜等,根据各项操作感染的风险等级合理、精准地选择防护用品。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设备,如污染需立即进行更换,工作结束后严格执行脱卸流程,避免接触防护用品外层,一般采用一次性装备,重复使用的护目镜需严格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医务科、院感科、门急诊负责人联合组成疫情防控督察小组,每日检查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发热病人接诊转运、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存在问题及时现场纠正,并每日在医院微信管理群通报,持续改进[7]。

优化就诊流程,遵循《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预检分诊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第一时间陪同至发热门诊就诊、医院入口处有醒目的”发热门诊”标识,做到第一时间与普通病人隔离。基于发热门诊没有独立CT,院感科与放射科主任拟定了疑似新冠病人使用后CT的清洁消毒、流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8]。

完善感染上报流程,发热门诊采用信息共享等方式,发热门诊接诊患者病历资料及核酸检测结果每日定时上报医务科和区卫健委,开展医务人员健康监测,每日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情况,针对疑似新冠感染者,需及时进行咽拭子核酸采样排除,并将病患资料上报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商讨是否开展隔离和转院治疗对策。

3 小结

由我国广大医疗人员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加强发热门诊管理仍迫在眉睫,需明确发热门诊临床开展意义,整合现有的物力资源及人力资源,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宣教,提高全国居民疫情防控重视度,结合社会发展背景,落实疫情防控对策,优化有限的医疗资源,调动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发热门诊基础建设,以满足就诊需求,应对突发疫情,加强医务人员及患者双向防护,为避免医院患者聚集导致疫情大范围传播,做好预检分诊工作,有效分流患者,针对疑似患者进行转送至发热门诊就诊,加强疫情防控,有效降低院内感染风险,确保医疗工作正常开展。

猜你喜欢
院感传染病门诊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门诊支付之变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感进化控论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