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食物链》教学片段与分析

2021-01-09 09:40孙静妮季荣臻
科教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食物链生态系统

孙静妮 季荣臻

摘要《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共同的家园”单元的第三课,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联。本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生态平衡》的基础。本课围绕大概念和大问题,通过设计递进式的任务链,由浅入深地规划学生理解的进阶路径,通过序列化设计及逆向评估,让学生在有意思、有意义的活动中见树见林,激发和推动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建构,实现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为下一课教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 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4.012

Teaching Clips and Analysis of"Interesting Food Chain"

SUN Jingni[1], JI Rongzhen[2]

([1] Jiangsu Wuxi Yangm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Wuxi, Jiangsu 214023;

[2] Wu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Wuxi, Jiangsu 214001)

Abstract: Interesting food chain is the third lesson in the unit "common home"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Grade 6 of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which focuses on guid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food relationship be? tween organisms. This lesson plays a connecting role in the unit. It is not only the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first two lessons, but also the basis of the next lesson ecological balance. Focusing on big concepts and big problems, this course plans the advanced path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from simple to deep by designing a progressive task chain. Through sequential design and reverse evaluation, students can see trees and forests in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activities, stimulate and promote their independent learning,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d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and realize from shallow learning to deep learning,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lesson.

Keywords: food chain; food web; ecosystem

教材分析

《有趣的食物鏈》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共同的家园”单元的第三课,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联。本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生态平衡》的基础。从教材看,本课主要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此部分在前两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画图、分析,在引导学生继续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同时,运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体现生物之间环环相扣的营养转换。第二部分,思考破坏自然界事物关系的后果,指导学生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为下一课教学打下基础。

对于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吃与被吃的现象,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能举例说出谁是谁的天敌、谁喜欢吃谁,但对于食物关系背后的能量流动关系,学生并不明白。同时,一部分学生认为食肉动物很凶残,适当猎杀它们没有什么不对的,并不理解它们也只是为了生存和养育后代。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发现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认识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构建食物网模型,模拟食物网的断裂,理解食物网中生物的相互联系;分析食物网的特点,认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不同的角色。

片段一:深化概念——为什么要吃它

师:这条食物链中螳螂的食物是蝉,螳螂为什么要吃蝉呢?

生:要吃东西补充能量。

师:能量是谁传递给谁呢?

生:由蝉传递给螳螂。

师:如果用箭头来表示这种能量传递关系,箭头应该指向谁?

生:由蝉指向螳螂。

师:螳螂的能量又会流向哪里?

生:黄雀。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指向黄雀的箭头表示。回过去想一想,蝉的能量从哪儿来?蝉吃什么?

生:蝉吃树叶。

师:蝉最喜欢吃的是树汁,它的能量来自树。植物要不要“吃”东西,它们需要能量吗?

生:需要,植物的能量来自空气、水和阳光。

师:这个作用叫作光合作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植物怎样获取能量。(播放视频《植物是怎样获得能量的》。)通过刚才的能量追踪,我们找到了能量的来龙去脉,它是一条怎样的食物链?

生:太阳→树→蝉→螳螂→黄雀,植物获得阳光的能量,自己制造食物。而其他生物靠吃掉别的生物获取能量,依次把能量传递到黄雀。

师:很好,食物关系其实也是一种能量关系,这条食物链也就是一条能量链。

设计意图:学生在回答“谁被谁吃掉”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吃东西”,继而追踪“谁的能量传给谁”,目的是揭示食物链的本质,也就是生物为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所发生的一系列关系。从而使学生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的能量传递现象,知道食物链显示了能量流动的路径。

片段二:丰富概念——还有哪些食物链

师: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大家比较熟悉的草原。老师这里有一些草原生物的图片,看看你们认不认识。

生:树、狒狒、羚羊、雕、猎豹、獴。

师:如果在这条食物链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生物,你们觉得食物链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会更多。

师:如果让你们建立更多的食物链,你们准备怎么把这些动物加进去?任选一个加都可以吗?

生:最好不要,要先把不会吃动物的树放进去,再把食草动物放进去,最后把肉食动物放进去。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按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生物一个一个加进去,是吗?

生:是的。

师:好的,我们来看一看怎么找到这些能量之间的流动。(PPT出示活动要求:①一次加入一种生物。②用胶带把与这个生物存在食物关系的其他“生物”连起来,并画出食物链中能量是怎样流动的。③记录新发现的食物链,再加入下一种生物,以此类推。)明白了吗?请每个组派一个代表上来拿记录单。

(学生分组活动。)

师:在这里的草原上,你们找到了哪几条食物链?哪一组先来说说?

生:我们找到了这样几条:草→鼠→狒狒→狮子,草→鼠→獴→雕,草→羚羊→豹,树→狒狒→狮子,草→鼠→大耳狐→豹,草→羚羊→狮子,树→狒狒→豹。

师:有没有找到跟他们组不一样的食物链?

生:草→狒狒→狮子。

师:狒狒也吃草,所以草也是狒狒的一种食物来源,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你们搭好的食物链看起来像什么?

生:我觉得食物链像蜘蛛网。

生:像五角星。

师:看来我们的食物链都交叉在一块了。随着动物的增加,原来的一条食物链增加到現在的九条食物链,让他们之间的能量关系看起来更复杂了。这些相互交叉的食物链就形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张网把这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教师在一条草原食物链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草原生物,通过追踪能量的“来龙去脉”,搭建多条相互交叉的食物链,这是对学生挑战比较大的学习活动。学生要学会追踪生物能量“来龙去脉”可能的路径,也就是它吃什么获取能量,又被什么吃掉传递能量,并且一个一个有序地加入新的生物。而随着更多生物的加入,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变得更复杂,生物之间的食物链也越来越复杂。这时,食物网也初具雏形,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这张网把这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当一条到多条食物链的搭建构成时,学生对整个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路径更清晰。

片段三:拓展概念——能量怎样流动

师:观察这个复杂的食物网,原来我们只有一条能量流动的路径,现在有了很多条。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别的呢?只有一条食物链的时候,能量由一种生物传递给另一种生物,现在呢?

生:现在一种生物的能量可以传递给好几种生物,比如说鼠的能量可以传递给大耳狐,也可以传递给獴,还可以传递给雕。

师:也就是说,一种生物的能量可以传递给多种生物,像这样的生物还有什么。

生:草。

师:如果从上往下观察食物网,你们还有什么发现?获取别人能量的生物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的生物可以获取很多种生物的能量,比如狮子可以获取羚羊的,可以获取大耳狐的,还可以获取狒狒的。

师:是的,这样能量的流动也变得更复杂了。那么在这里,植物和动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动物吃植物,但是植物不吃动物。

师:其实植物和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树、草这样的植物,通过太阳获得能量,能制造自身所需的“食物”,这种生物叫作生产者。动物不能制造自身所需的食物,只能吃植物或者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这些生物就是消费者。那么这两者之间,能量是怎么流动的?

生:生产者传给消费者。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联系:能量以多种不同的途径传递,可能会由一种生产者传递给多种消费者,一种消费者也可能是多种捕食者的猎物,一种捕食者的能量可能来自多种猎物,食物网将一个生物群体维系在一起。

教学反思

1.围绕科学大概念建构认知体系

在小学科学中围绕科学大概念来组织教学,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系统性建构,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以及正确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本课有五个知识要点: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到底什么才是本课的核心呢?我们不妨跳出这些概念,想一想食物链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学生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再进一步引导,为什么生物要依赖其他生命或与其他生命竞争?原因是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来实现生命的基本功能和生长。所以,这种食物关系本质上应该是生物间的能量传递关系。我们可以用能量的改变来解释许多现象,从植物的生长到天气的变化,包括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竞争”关系。“食物链”是生物为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所发生的一系列关系,它显示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可能路径。“食物网”真实全面地显示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其中包含了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所以,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生态系统中的这种“能量流”,这才是本课的核心本质,也是最适合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概念表达方式。

2.用结构化问题架构学习内容

问题结构化,是指问题在指向大概念的同时,使问题与问题之间、问题内部的诸多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意义上互为联系的“问题结构”,使这种“问题结构”成为呈现概念结构的一种形式。

围绕科学大概念来组织教学,从一个“大问题”开始,这个问题通常具有根本性、综合性、生活性和统摄性,更多关注学习目标与大概念之间的联系,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激发他们迁移运用知识。从本课来看,指向和突出大概念的“大问题”应该是“能量是如何传递的”。这个问题指向的是食物链概念的本质,不管对于认识食物链、食物网,还是理解生物间的相互联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能量是如何传递的”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围绕“能量流”自然衍生出两个逻辑问题:能量从哪来?能量又往哪去?这两个问题的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也促进他们的认知不断发展。除了这两个逻辑问题,这一课中教师还设计了一组“结构化”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吃它?谁被谁吃掉?能量怎样流动?你的能量来自哪里?这些与“大问题”契合度高、序列性强的结构化问题,是課堂学习的中心线索,为学生搭建思维的阶梯,引导他们在解决结构化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食物链”理解的结构化。

3.指向理解展开逆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依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和学情,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学到什么,能做到什么”,明确关注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整合。评估设计优先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指向学习预期结果,建立目标、评估、教学的“三位一体”。

本课围绕大概念和大问题,通过设计递进式的任务链,由浅入深地规划学生理解的进阶路径:(1)课堂导入部分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切入,聚焦成语、俗语和歇后语中具体生物间的吃与被吃的现象,认识生物间普遍存在的食物关系,了解什么是食物链。(2)思考生物为什么要“吃”东西,追问能量的“来龙去脉”,揭示食物链的本质就是能量的流动,理解能量在生物间的传递。(3)通过不同生态系统食物链匹配活动,在更多的自然环境中发现生物间的食物联系,丰富学生对食物链的认识。(4)在一条草原食物链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草原生物,通过追踪能量的“来龙去脉”,搭建多条相互交叉的食物链,从而建立食物网的概念。分析食物网中生物获取能量方式的不同,给食物网中的生物进行分类。(5)同时模拟食物网的断裂,认识食物网中生物相互依存的联系,理解食物网中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同时思考人类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讨论人类该如何与其他食物网中的生物相处。通过序列化设计及逆向评估,让学生在有意思、有意义的活动中见树见林,激发和推动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建构,实现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指向‘意义理解’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9JK13-L050。)

猜你喜欢
食物链生态系统
长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吃与被吃”的思考
有趣的食物链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
“食物链”教学实录与评析
有效切入教学视点,自然破解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