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下的“第二课堂”平台研究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2021-01-12 02:11陈悠然李欣悦李汶鑫向小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学分武汉

陈悠然 李欣悦 李汶鑫 向小艳 周 甜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1 智慧校园的定义及内涵

智慧校园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的校园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它实现了校园学习、生活一体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智能化学习生活环境。武汉工程大学积极建设智慧校园服务设施,以期便捷学校管理、帮助老师教学,服务学生生活与学习。其中,“第二课堂”作为武汉工程大学校团委组织创办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工程,在湖北省各高校中已具有领先和较高的示范作用。

2 武汉工程大学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与管理

武汉工程大学智慧校园是由一张网(校园网)、五个平台(社交平台、数据平台、校园一卡通、学习软件、智能图书馆)构建而成,便于学校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便捷、智慧的学习生活环境。“第二课堂”学习平台(PU口袋校园)作为武汉工程大学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校园建设,由校、院二级管理,旨在鼓励学生走出宿舍、教室,通过参加各类社团实践活动,从而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学习平台,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促进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的智能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第二课堂”项目建设使武汉工程大学在“互联网+”潮流下,构建起极具特色的高校校园综合性信息开放平台,形成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学习氛围,帮助与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武汉工程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下的成果与问题

3.1 武汉工程大学智慧校园建设“第二课堂”的特点与成果

“第二课堂”项目作为武汉工程大学校团委组织创办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工程,在湖北省各高校中已具有领先和较高的示范作用,对完善智慧校园建设,加快高校智慧校园系统建设的进程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3.1.1 “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

为涵盖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所需的诸多方面,学校团委组织部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科学分类、项目整合和体系构建。武汉工程大学“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分为6个类别:(1)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3)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4)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类;(5)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类;(6)技能培训类。基于以“第二课堂”为核心的武汉工程大学智慧校园体系,为便捷学校管理、帮助老师教学、服务同学生活与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

3.1.2 较为健全的“第二课堂”网上认证体系

武汉工程大学“第二课堂”网上认证体系依托PU口袋校园等APP平台,认证程序简单高效。相关单位或学生组织在PU平台网上发起活动之后,学生通过PU平台网上选择申报参与活动。按照规定的时间与地点,学生线下签到参加活动并在PU平台网上申报相应学分。最后各活动发起单位组织人员负责审核并评定学分。在每学期期末,将由发起活动的相关部门和学院团委对“第二课堂”学分完成认定和审核工作。学生可在每学期期末自行查询和打印“第二课堂成绩单”。

3.1.3 丰富的“第二课堂”成果

武汉工程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成果体现,为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成长性记录,由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联合认证并发放,可用于学生求职、升学、存档使用,搭建起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平台。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参加第二类活动期间,能不断追求个人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发挥个人优势,扩展自身知识面,增添实用技能,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3.2 武汉工程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下“第二课堂”的问题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武汉工程大学“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中学生对PU课堂使用情况及PU运行管理方面的看法。调查对象为武汉工程大学各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此次共回收有效问卷308份。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学生们的意见汇总,得出以下结果(见图1)。

3.2.1 PU软件系统有待提升

据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反映该软件经常需要更新,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闪退问题,学生在查找活动时不能立刻找到自己的院系,导致用户体验感欠佳,学校致力于打造的智能化活动软件未发挥真正功效。平台内活动众多,但部分活动由于时间和学院受限,影响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导致PU平台日活量下降。PU“第二课堂”学习平台虽便捷学校管理、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但该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需不断完善以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

3.2.2 组织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图1

“第二课堂”的活动安排相对混杂,学生通过PU线上参与活动后,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线下签到签退。由于管理人员有限,加之参与活动人数较多,签到现场往往比较混乱,并且由于App功能及网络的原因很难及时在规定内完成。在评估体系方面,缺乏完备的后续追踪系统,活动结束后,出现学分发放不及时或未按规定时间发放导致学分作废,从而打击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2.3 活动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第二课堂”仍以素质教育,志愿服务,思政教育为主要内容,但在形式上仍然是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讲座、体会交流、社会实践等,缺乏结合新时代的创新方式,传统项目很难吸引青年学生的参与兴趣。学术周大多采用知识讲座的形式,活动安排集中,占时长、学分低,人数限制多,学生不易真正参与学术活动,难以实现武汉工程大学设置学术周的目的。

4 “第二课堂”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4.1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与PU的融合

智慧校园建设应与学生“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便利化、安全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将PU打造成功能齐全、充分满足学生日常需要、集校园新闻,通知公告,基本信息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APP,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更便捷。此外,PU的设计应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实用性”为主,积极与用户互动,采纳用户的反馈建议,及时解决PU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优化PU的功能。

4.2 改善PU的用户体验

PU在设计方面应当更人性化,例如,PU界面需简洁,突出重点功能;适当调整App内活动的排列顺序,可以将学生所在院校的活动排在前列,方便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感兴趣的活动;每个活动截止前设置提醒功能,提醒学生及时签退;采用二维码实时刷新的方式签到签退,以减少活动中由于人数过多而导致签到签退缓慢的问题。

4.3 提高管理水平,改变管理方式

PU的“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为学生考虑,减少学生负担。一方面,PU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校团委可以出台PU的相关实施管理运营方法,严格督促学分按时发放,避免学分发放缓慢或因不发放导致学分作废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一些活动的管理方式,例如:部分活动可以减少学院或专业限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活动中,广泛地培养学生兴趣;在学术周期间,活动的学分可以适当提高,以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4 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数量及质量

PU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追求高效的学习体验。这意味着,PU“第二课堂”的活动不仅要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还要满足活动的多样性及个性化。如今,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普遍缺少实践创新方面的训练,PU可以增加此类活动,以满足学生想要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此外PU也可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对学生活动数据分析、探索,发现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活动的共性,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趣味性活动,保持PU的吸引力和新鲜感。

5 结语

智慧校园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相关问题的发现、完善和解决推动了智慧校园应用的不断优化,从而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此次研究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并以我校智慧校园系统中极具代表性的“第二课堂”为核心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促进我校智慧校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学生们对学校的关爱,倾听同学们的声音,促进我校学生生活和智慧校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学分武汉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决战武汉
学分美食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