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途径研究
——以邵阳市为例

2021-01-12 19:16中共邵阳市委统战部课题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邵阳市联谊会

中共邵阳市委统战部课题组

(中共邵阳市委统战部,湖南 邵阳 422000)

一、新媒体从业人员现状及特征

当前,邵阳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300余家,新媒体从业人员近2000人,粉丝总数有1000余万。课题组开展走访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33份,问卷调研基本上涵盖了邵阳市新媒体从业人员联谊会、各县市区委统战部及网信办掌握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显示,新媒体从业人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年龄结构优,学历层次较高。从样卷中统计显示,新媒体从业人员中男性86%,女性14%;在年龄结构上,45岁及以下占比为82%,其中35岁及以下占比74%,年龄结构明显处于年轻化;从学历层次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拥有大专学历及以下91人,占比21%,大学本科243人,占比56%,研究生43人,占比10%。该群体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了66%。

2.从业时间短,工资收入较高。总体上来看,该群体中从事新媒体工作时间1-3年有121人,占比28%;工作时间3-5年的234人,占比54%;工作时间10年以上69人,占比16%;在新媒体行业5年以下的占比82%。且该行业收入水平较高,年收入20-50万的人数为204人,占比47%;年收入50-100万的人数为61人,占比14%;年收入100万以上的人数为35人,占比8%;年收入20万以上的占比69%。

3.无党派较多,中共党员较少。对样卷的统计显示,政治面貌以无党派人士和群众为主,其中,共有中国共产党员42名,共青团员47名,民主党派成员37人,无党派251人,群众46人,无党派人士和群众一起共307人,占比达到了71%。表示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占比100%。

4.教育培训少,参训意愿较强。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参与座谈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中80%以上人员与调研组成员认识并熟悉,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娘家人”的统战部门十分熟悉的人数为325人,占比达到75%;对邵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十分熟悉的人数为230人,占比53%;清楚并有意愿加入该联谊会的人数为159人,占比36%,以上两项占比89%。对于统战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表示乐意参加的人数为273人,占比63%。

二、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方式

1.构建投诉互通途径,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调解员”。近两年来,全市新媒体从业人员接受、处理各类投诉5千余件,解决率达67%,成为基层人民群众诉求“调解员”。以“邵东南瓜传媒”为例,2019年引发社会爱心大救助5岁男童1起、解决邵东城区五完小门口交通拥堵问题1起,今年推动交通部门修护“兴无桥”安装护栏1起。

2.构建政网互动途径,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监督员”。为有序推进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发挥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建设性作用,积极构建政网互动途径,让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了草根“问政平台”“信访平台”,为新媒体从业人员听取民生建议、回应社会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畅通了渠道。如隆回县自2019年开始每季度召开一次政网互动交流会,对人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现场解释说明,争取理解支持,推动会后办理,赢得了广大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支持和好评,为新媒体从业人员支持和监督政府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截至目前,隆回县召开互动交流会6次,解决新媒体从业人员反映问题123件次,解决民生诉求2000余次,网络舆情比2018年降低了90.6%,净化了网络空间、提升了政府形象。

3.构建引导教育途径,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广播员”。一是连续4年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赴杭州、苏州、四川等地知名高校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能力和素质。邵阳市去年组织召开新媒体人士座谈会,深入学习了原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4月5日关于剖析省内一起“以网施暴、以网黑人”案例的批示精神,进一步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守住职业底线、抵制网络乱象,讲好“邵阳故事”、维护邵阳形象。二是组建30余人的党外网络评论员队伍,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制作视频、稿件80余条,助力“国家文明城市”创建,编发反映众志成城抗洪救灾各类稿件100余篇,点击量100余万次,为弘扬社会正能量贡献了“新”力量。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邵阳市新媒体从业人员始终把牢疫情舆论主方向,及时发布疫情通报、正能量宣传、辟谣和科普文章累计达到160余篇,总点击量达到300万次。

4.构建网上销售途径,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帮扶员”。当下,互联网方兴未艾,基于新媒体直播带货正在为扶贫活动注入强大动能、插上科技翅膀,推动贫困群众借助新媒体实现了脱贫。通过举办第二届邵阳扶贫年货节启动仪式暨扶贫产品产销对接会,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开展“湘游宝庆 直播助农”活动,走进邵阳市武冈云山、大祥新塘花海等12个县市区,推荐邵阳美景,帮助邵阳优质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精准实现助农增收。目前已开展了4期,引导近100余名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帮助销售蜂蜜、武冈卤菜、龙牙百合等农产品60余万元。

5.构建志愿服务途径,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志愿者”。通过“展销会+电商帮扶+网络直播+短视频营销”的创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组建参与“农业科技”“电商营销”“文化文艺”“公益救助”“法律咨询”5支服务小分队,赴双清区通衡街社区开展新春慰问志愿帮扶活动,慰问社区部分困难群众,赠送春联200余幅,组织赴各县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0余次,接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

6.构建议政建言途径,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建言者”。自邵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以来,石俊杰、杨小祥等20余名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参与了通报会、调研成果汇报会等,组织开展参政议政专题调研,递交《邵阳市‘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调研与思考》《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调研报告23篇,提出了“西部生态圈建设要加强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关于我市实施‘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等有价值的意见建议67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1.渠道不顺畅,解决问题不力。虽然邵阳市部分县(市、区)建立了新媒体从业人员协会或联谊会,搭建了政网沟通平台,也有部分新媒体从业人员得到政治安排,成为县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但是大部分县(市、区)还是属于“散兵游勇”,没有“娘家人”服务和管理,没有畅通的常态化政府与新媒体从业人员沟通协商渠道,解决群众投诉问题手段还比较薄弱。政府对新媒体从业人员提出的问题诉求,推动落实不够积极、不够有力,而是通过“人情”等方式求得满分答复,或根本不曾给出应有回应和反馈,容易使新媒体从业人员产生挫败感,降低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2.信息不对称,舆论宣传失真。新媒体传播信息快、接地气,采写的往往都是老百姓关注的人或事,受众大多数为普通老百姓,因此普通老百姓愿意第一时间反馈问题诉求给新媒体从业人员。但是事情往往是有多面性,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去了解事实真相,由于新媒体从业人员与政府部门沟通不畅,不能从政府方面及时了解事情真相或者没有能够及时得到事件处理情况,容易产生与事件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导致舆论宣传失真。

3.认知不一致,治理能力受限。新媒体从业人员群体是典型的“三高”人群即高学历、高收入、高能力,对网络平台建设、运营理解及管理水平相当高,但是其在个人和群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参与社会治理基本“不感兴趣”,或者是“无形”中参与社会治理却不自知,亦或是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处于“空白”阶段,缺乏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就直接阻碍了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性,迫切需要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及参与社会治理所具备的分析、沟通、协调等整体综合能力。

4.引导不经常,联系培训较少。一方面,成立新媒体从业人员协会或联谊会的县(市、区)不多,很多新媒体从业人员找不到“娘家人”,没有归属感,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不经常。另一方面,新媒体从业人员运营新媒体平台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取经济价值,具有较强的趋利性。为了让运行的新媒体获得较高的曝光率和点击率,民众关注率较高的食品安全、子女教育及社区管理等社会治理方面问题则成为关注或者参与的切入点,甚至有时可能会为了获得较高的点击率、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刻意炒作不实消息,恶意激发政府与群众的矛盾、丑化政府形象。

四、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关建议

1.从党委、政府方面来看,一是思想行动上要厚爱一点。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工作的研究调查,真正在思想行动上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厚爱一层,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重视与关心。二是人文关怀上要积极一点。在党委、政府工作对外宣传上,要把新媒体从业人员和官方媒体记者同等对待,在重大活动中邀请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在活动现场要给予新媒体从业人员“机位”和“采访机会”,让新媒体从业人员在具体宣传活动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三是沟通联系上要经常一点。要主动搭建政网互动平台、扩宽沟通教育渠道,引导党政领导熟悉新媒体从业人员、知晓与新媒体从业人员沟通交流方式方法,建立重大议题发布、信息反馈、问题交办、责任追究等制度,畅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与本地区新媒体代表人士连线反馈事件渠道。四是政治参与上要广泛一点。一方面,应有步骤有计划地扩大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新媒体从业人员中代表人士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的培养和选拔机制,推荐优秀的代表人士加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新媒体人士联谊会等组织,激发其参政议政积极性。

2.从统战部门、网信办等方面来看,一是组织全覆盖,要当好娘家。要把新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新媒体从业人员中代表人士及时吸纳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视情况成立新媒体从业人员分会或新媒体从业人员联谊会,精准、热心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让新媒体从业人员有“娘家”,提升归属感。二是培训全覆盖,要做好引导。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召开座谈会、学习会、举行红色诗词诗歌比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教育影片等,传承红色历史,凝聚思想共识;要加大对新任涉新媒体从业人员类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行业监督员等的培训力度,使他们从“门外汉”向“行家里手”转变,帮助他们熟悉各类“代表委员”职责章程,熟练掌握撰写提案,提升参政议政水平;要加强培训指导,组织新媒体代表人士赴各类高等院校、教育机构等或者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对于涉及网络制作、新闻稿写作、互联网法律法规、国家安全和新媒体运行等各方面的培训。三是载体全覆盖,要强化历练。要创建新媒体从业人员实践创新基地,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农业科技”“电商营销”“文化文艺”“公益救助”“法律咨询”服务小分队的实践创新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锻炼才干、提升实践能力。四是制度全覆盖,要形成合力。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有关部门联系新媒体从业人员制度、联谊会工作例会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等,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和职责,加强沟通交流,强化联动配合,形成新媒体从业人员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的良好氛围。

3.从新媒体从业人员方面来看,一是要把圆心坚守好。新媒体从业人员要充分认清“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把正能量发挥好。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同心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主动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要把主旋律弘扬好。一方面,对于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事项,要及时报道出来,把自身正能量主动展示出来;另一方面,对于党委政府的工作要加强宣传报道,讲好中国故事、地方故事、统战故事,对于负面消息要在搞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做好“负面消息正面引导”的文章,时刻弘扬正能量。四是要把能力提升好。除了参与统战部门、网信办组织开展的培训教育活动,要主动学习新媒体业务知识和理论知识,通过自身能力增强,提升宣传能力和平台管理水平,扩大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让老百姓更加喜欢其经营的新媒体平台。

猜你喜欢
邵阳市联谊会
别开生面的“迎新春联谊会”
春天
麻雀的挑战书
湖南省邵阳市通联站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2020年迎春联谊会
福建省海外妇女联谊会捐款超1.4亿人民币支援抗“疫”
邵阳市举行少儿人工智能编程大赛
邵阳市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体育节
2015年慰问老专家新春联谊会在京举行
海外姐妹大团结(外三首)——福建省海外妇女联谊会20周年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