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关系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2021-01-12 19:16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政治

杨 森

(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1)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两大重要政治思潮,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两者的关系由起初的相互对立到日益趋同,但终因其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迥异而有本质区别。系统梳理分析两者的内涵特征、演进过程及相互关系,探究其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对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彰显中国政治制度优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一)自由主义(Liberalism)的内涵和特征

自由主义经历了从传统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发展的两大历史阶段,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自由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是以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一切思想流派的集合。广义上讲,自由主义旨在保护个人思想自由、依法约束政府权力、维护自由贸易市场、支持市场经济运行、倡导政治制度透明、兼顾少数群体利益。自由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应旨在维护个人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独裁专政,自由、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19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危机频频爆发,自由竞争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在此情况下,古典自由主义已不能适应西方发展需要,于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托马斯·希尔·格林提出了积极的自由观,指出:自由应符合道德准则;自由应含有某种程度的限制和约束;自由是有前提的,只有当人发挥其潜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时,其自由才是一种权利,等等。而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则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建立在经济科学之上,他反对自由放任主义,建议增加政府的经济职能,不断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以主张政府干预、追求人身自由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新自由主义应时而生。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和政治思潮,其核心理念是:要发挥国家的职能作用,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中确保个人自由;主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利益相依存;认为自由应有道德底线,个人自由不能以牺牲他人自由为代价;关注自由与民主的关系;不仅注重法律和机会上的平等,更追求事实和结果上的平等。

(二)保守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起源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17世纪和18世纪,自其诞生之日起,就站在自由主义的对立面。保守主义被称为古典保守主义或传统保守主义,其与追求个人自由为价值取向的传统自由主义相对立,认为人天生就不平等、不自由。其核心观点为:坚信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宗教或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认为私有制有益于促进经济发展、物质繁荣和人类幸福,必须长期坚持;强调要解决社会难题,必须节制个人自由,反对激进变革,倡导渐进改良[4]。简言之,传统保守主义就是要推崇过去,坚守传统,反对变革,追求稳定,尊重神权,压制人性。

20世纪初,传统保守主义经过发展演变,以崭新姿态出现在西方各国,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保守主义或新保守主义,其显著特征为:批判社会主义和捍卫资本主义。苏联的成立与发展,使保守主义者意识到社会主义才是对资本主义的最大威胁,因此,他们从反对自由主义迅速转变为反对社会主义。新保守主义保守的是自由的传统以及尊重个人自由的制度,主张渐进的变革,强调的是能够增进自由的权威和有限的政府,关心的是财产权、自由权、法治、宪政等。新保守主义不仅承袭了传统保守主义尊崇过去、追求稳定的保守特征,而且还吸纳借鉴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国家不干预经济的自由放任理论和个人自由理念[1]。

二、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演变,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目前存在诸多交融交汇的地方。例如,新自由主义主张政府积极实行宏观调控,通过法令或政策来干预市场运作,这恰是传统保守主义的观点;而保守主义从倡导国家干预到反对国家干预市场行为,后者正是传统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可以说,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存有融合交叉在所难免,这主要是由其产生的先后顺序和对立特征所导致的。新自由主义作为对传统自由主义的逆向发展,难免会与传统保守主义的某些观点相一致;与此同时,新保守主义作为对传统保守主义的逆向发展,也必然会与传统自由主义的某些主张相重叠[2]。

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和主张的趋于一致或交叉重叠只是表面现象,而他们各自的理论基础和追求目的却大相径庭。比如,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是有重要前提的,那就是国家与个人之间必须泾渭分明,而传统保守主义则是模糊二者的界限,将个人淹没藏匿于国家之中。针对自由的价值评判亦如此,比如,在传统自由主义中,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受限制的,而在新保守主义中,它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受限制的,是在赞同并维护公共利益前提下的自由。这就反映出两者的本质差异,即无论程度大小,自由主义均赞同人的理性和价值,强调自由的重要性;而保守主义则是否定人的理性和价值,更看重历史、传统和经验的价值。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差异,亦可通过权威专家的分析来作进一步阐释。当代著名的自由主义者约翰·格雷曾在他的《自由主义》一书中,深刻总结了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一是个人主义。即坚持个人至上,崇尚个人独立,否定社会集体作用;二是平等主义。认为人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法律上或政治上都具有同等地位;三是普遍主义。强调特殊群体的重要意义,认为从特殊群体中总结出的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规律,可以用于分析和指导其他群体;四是社会向善主义。认为人性本善,社会是向善发展的,一切社会群体和政治活动都有进步趋向;五是理性主义。重视发挥人的理性作用,相信以理性为指导,社会发展是进步的和可预期的[3]。这些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了无论是传统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其在核心观点和价值理念上是一脉相承的。

而与自由主义相比,保守主义的基本特征却恰好相反,可以概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反对个人主义。认为社会是有机统一体,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是时间与自然或者是历史与经验,所以,秩序和稳定至关重要;二是不平等主义。认为人天生就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比如人在出身、性格、智慧、秉性等方面必然存有差异,所以人生而不平等,这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秩序就是基于这种不平等而建立和存在的;三是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理性和知识都非常有限,所以难免出错,因此人在进行政治活动时必须小心谨慎,注重发挥经验和传统的作用;四是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认为人性本恶,且无法彻底改变,所以人或社会不可能到达至善境地,社会发展不可预期。

由此可见,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关系是既对立又趋同的,它们一方面承袭了各自以往的历史传统,同时又适应新的政治发展需要,吸纳彼此的理论、观点和原则为己所用,产生了交叉和位移的现象。但是,毕竟它们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迥异,其差别仍旧十分明显。

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很难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做出准确的价值评判,毕竟两者均根植于人性所固有的矛盾,比如善良与邪恶、理性与感性等,各自均有其合理的一面;更根植于人类社会价值体系中所固有的矛盾,比如自由、民主与平等之间的矛盾(即:追求自由和民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追求平等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民主)等,正是由于这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才导致两种思潮的本质区别和显著差异。也正因为其对社会及人性的看法不同,所以在历史上均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因此,试图简单地对两者作以孰优孰劣的价值评判难免有失公允。

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一)在经济方面,应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筹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思潮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比如: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倡导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个人利益要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注重法律、机会和结果的最终平等等,这些在西方国家虽然具有一定欺骗性且未真正实现,但其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却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当前,在持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建立起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弥补市场竞争的缺陷,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另外,还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科学、合理、适度、高效。

(二)在政治方面,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以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为支撑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两党制、多党制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或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重要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相比,具有本质差异,形成鲜明对垒,它们均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反社会主义倾向,有时甚至对我国进行大肆攻击,诋毁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必须充分认清其真实面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对其进行坚决抵制和有力反击。但同时也应看到,西方政治或政党制度毕竟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自由、民主、法治等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比如在扩大政治参与、维护个人权利、严格依法办事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许多值得参考借鉴的地方,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不断强化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彰显我国的制度特色和政治优势。

(三)在文化方面,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等基本内容,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等理念虽然本质不同,其所代表和维护的利益群众也迥然而异,但彼此仍有相通之处。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两个不同维度,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有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的地方。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不同文化需要相互交流交融,我国要实现思想现代化,不仅需要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且还需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外来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努力将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中有益的文化价值元素,与我国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相融合,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具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更好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以便引领中国发展和世界未来。

猜你喜欢
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政治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政治攀附”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保守主义的价值与局限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