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文化在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研究
——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1-16 07:29康志平
关键词:院校高职文化

康志平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78)

0 引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推出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要求高职院校“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伟大意义和总体要求,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特殊作用,将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责任推上了新的高度。

潮汕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潮商文化是潮汕文化的内核,其所蕴含的开拓创新、重商务实、开放兼容等价值特性,是当代潮汕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引领与精神动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反观、研究、传承、创新潮商文化,并形成相应的传承创新模式,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潮汕高职院校根植于潮汕地域文化,有着传承创新地方区域文化的先天优势,是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重要阵营,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特点的潮商文化传承创新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促进广东文化软实力增长;拓宽潮商文化传承创新途径;丰富大学校园文化,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培养“职业精英”提供文化支撑。

1 潮商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典型特征

1.1 潮商文化的核心价值

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潮商是继晋商、徽商之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商帮[3]。潮商文化是广大潮商群体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大量有积极意义的优秀文化因子,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核。潮商文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文化概念,而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寻求商业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进程的价值范本[4]。潮商具有开拓创新、敢于竞争、脚踏实地、抱团聚义的独特的海洋观念和商业意识[3]。潮商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艰苦卓绝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5]36。诚实守信和义重于金的价值观念、开拓进取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德治商”与“和衷共济”的道德规范、克勤克俭和吃苦耐劳的务实风格、心系乡梓和至诚报国的精神理念是潮商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其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1.2 潮商文化的典型特征

1.2.1 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诚信是潮商文化的重要内涵,诚信使得潮商内部更为团结,形成一种凝聚的传统[5]33。时代不同,经商方式也在发展,但诚信是潮人经商成功之道,是永恒的经商理念[6]。诚实守信是历代潮商始终坚守的底线,也是其长盛不衰的基石,是潮商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贯穿于潮商经营管理的始终。“老实终久在”“天地补忠厚”是历代潮商忠实的信条。侨批文化、“无赊不成商”等都是对潮商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的有力佐证。

1.2.2 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

开拓创新是潮商文化的灵魂。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一代代潮商不断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敏锐地洞察市场的变化并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地少人多,生存空间受制约,培养了潮人敢于竞争、勇于向外开拓的冒险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价值取向”,潮商“具备敢为天下先,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精神是潮商与内地其他商帮最鲜明的区别”[3]。

1.2.3 勤俭敬业的经营之道

“富从升斗起、穷因弃小钱。”勤俭敬业是潮汕商人的传统美德和宝贵品质。早期潮商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面对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白手起家,从当苦力、当雇工、做小贩干起,经过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和务实敬业使财富不断积累。不管是早期移民到海外的潮商,还是现代已经发达了的潮商,刻苦自励、务实敬业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价值观。“在近代潮商的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精神。”“克勤克俭、吃苦耐劳成为近现代潮商成功崛起的重要因素”。[7]

1.2.4 “以义制利”团结互助的商道准则

潮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义,在关键时刻敢于“先义后利,舍利取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潮商相互关照,相互扶持,达到共赢。团结互助是潮商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潮商区别于其他商帮的主要特点。潮商认为在商场中同业、同帮商人不只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和气生财是商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代潮商的同业公会、同帮会馆远远多于国内其他商帮。“潮人的团结举世闻名。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会徽是两手紧握形成的圆体,中心是地球经纬图,上下一周是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中英文字,这是象征潮人的大团结。”[8]互利合作、竞争有度是近现代潮商实践中形成共识。

2 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在高职院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高职院校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和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使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实践基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对个人的规定,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9]。潮商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与这些道德规范高度吻合,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潮商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是引导潮商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引擎。高职教育传承创新潮商文化,可以有效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高职校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助潮商文化这一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内化和大众化。

2.2 有利于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育人宗旨是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技能型人才[10]。在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价值明显的潮商文化,是培养高职学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诚实守信的品质,义利并举、乐善好施的品性和爱国爱乡的精神等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教育资源[11]。地方高职院校要在大力挖掘、提炼潮商文化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实训实践应用、校园文化激活、考核评价督促等多种形式,运用潮商文化培育、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真正培育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3 有利于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文化支撑

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激励学生坚持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潮商文化是创新创业精神和文化的结合体,把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坚守诚实守信、艰苦创业、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等优良传统的潮商文化精神全方位、无缝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既能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能使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

3 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情况,笔者从对潮商文化的了解程度、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现状、路径选择、主要困难等维度编制了《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调查问卷》,对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40人)和经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外语系、机电系、计算机系、体育艺术系等6个系的学生(360人)展开问卷星及纸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存在缺少系统规划和制度保障、传承创新师资力量短缺、缺少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和传承阵地等主要问题。

3.1 缺少系统性规划和制度保障

针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教师和68%的学生认为潮商文化提炼不够完善和潮商文化研究整体氛围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针对“学校是否有针对潮商文化传承创新的制度文件”的调查结果显示,29.17%的教师表示几乎没有,33.33%的教师表示完全没有。针对“相关部门领导对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重视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33%的教师表示非常重视,16.67%的教师表示有点重视,29.17%的教师表示不够重视,而45.83%的教师则表示完全不重视。针对“学校在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等建设上是否融入了潮商文化”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5.83%的教师和39.45%的学生认为有一点,而54.17%的教师和60.55%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以上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还未形成系统性规划,也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

3.2 师资力量短缺

针对“学院教师对潮商历史、文化知晓程度”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8.33%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潮商历史非常了解,29.17%的教师表示有些了解,41.67%的教师表示不太了解,而20.83%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了解。针对“学校给教师开设潮商文化的培训班或论坛是否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70.83%的教师表示有必要。而针对“教师是否接受过商帮文化的交流或者学习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16.67%的教师表示经常参加,8.33%的教师表示定期参加,25%的教师表示偶尔参加,而50%的教师表示从未参加过商帮文化的交流或者学习活动。针对“在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创新潮商文化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的调查结果显示,58.33%的教师和78.6%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潮商文化水平有待提高。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师资力量非常短缺。

3.3 缺少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和传承阵地

基于潮商文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是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核心载体。针对“高职院校为传承创新潮商文化而设置专门的潮商文化课程是否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71.67%的教师和85%以上的学生表示有必要。针对“所在专业是否有开设跟潮商文化相关的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82.57%的学生表示没有。针对“从宏观层面,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81.67%的教师和55.96%的学生认为是缺乏有效的教材媒介。针对“目前学校是否有专门的潮商博物馆或实训基地”的调查结果显示,54.17%的教师和67.89%的学生表示没有。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缺少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和传承阵地。

4 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路径

4.1 地方政府引领传承创新

政府是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文化服务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监督者[12]。地方政府的支持、激励是地方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关键。地方政府在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和守护者的角色,要在思想上重视传承创新潮商文化的重要意义,充分重视高职院校在潮商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潮商文化研究,提升潮商文化研究的整体氛围,提炼出传承创新的内容。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纳、筹集社会资金,为潮商文化在高职院校顺利传承创新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

4.2 组建“两大团队”,研传潮商文化

专业化的有深厚潮商文化底蕴的高素质师资团队是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与晋商、徽商等著名商帮相比,目前国内对潮商的研究很少,现有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叙事的层面,从文化角度对潮商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诠释则更少。潮商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创新需要深层次系统性地挖掘潮商文化的源脉资源、潮商精神资源、潮商老字号资源以及当代新潮商资源,探究潮商商道文化的精髓,提炼潮商文化核心价值,寻求其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内容体系。所有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建立一支集潮商文化研究专家、潮商企业家、高校科研人员于一体的高水平潮商文化研究团队。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实施潮商文化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13]。要在充分利用现有优秀潮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提炼、开发潮商文化资源库,系统梳理各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潮商文化元素和商德教育资源,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征、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确定潮商文化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内容、形式及其深度与广度,把潮商文化深度融入高职院校人文素养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进而进行基于潮商文化传承创新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形成适合不同高职院校校情、学情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潮商文化课程和教学体系。这些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需要组建多支高水平潮商文化传承创新课程开发和教学团队。

4.3 开展“两类实践课程”,践行潮商文化

潮商文化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多种类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让潮商文化渗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开展以潮商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班级团建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利用校企合作和建设高职教育集团的优势,建设实训基地群;利用学生到潮商企业现场学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跟潮商面对面接触,聆听潮商故事,体验潮商企业文化,学习潮商的经营理念、处世哲学和做人准则。通过走进潮商商会和商会企业等活动,感受中华商业美德和潮商精神的新时代传承。利用假期多种实践活动践行潮商乐善好施、心系乡梓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加深对潮商文化的了解,感受潮商文化的魅力,自觉成为潮商文化的真正传人。

4.4 打造“三大阵地”,传扬潮商文化

一是采用政府牵头、社会支持、高职院校参与的形式在高职院校建设集科研、展览、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潮商文化学院”作为重要的教育研传基地。学院汇聚从潮商起源到发展至今的珍贵图片和声像资料,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全景式地再现潮商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二是在高职院校建设传播潮商文化的长廊。长廊可以由“百年潮商”“经营之道与潮商精神”“继往开来”专题组成。在长廊内悬挂潮商代表人物的画像,并配以先进事迹介绍和经典格言,图文并茂地展示他们的人生历程和突出业绩,使其成为大学生领略潮商文化精神的“活”素材。三是打造“云上潮商文化”阵地。阵地可以由“传奇潮商”“潮商老字号”“潮商论坛”与“潮商大家对话”“潮商文创产品”等模块组成,全方位汇集潮商精华,多角度诠释潮商力量[14]。打造出“校园有潮商文化,课堂有潮商故事,课外有潮商活动”的潮商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4.5 完善配套制度

潮商文化的传承创新绝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长期战略任务。高职院校必须做好潮商文化传承创新的合理规划,明确教学管理部门、运行监督部门、各系部教学部门在其中的职责。必须建立完善的配套规章制度,从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校企合作开发、协调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以确保潮商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承创新的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化。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在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保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潮商文化是中华优秀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潮商文化,将其深度融入高职院校育人的全过程,既有利于对潮汕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又有利于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商业素养,对促进高职文化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