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2021-01-17 00:59张仙慧高敬张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8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教育语文教学

张仙慧 高敬张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之中,加强对经典诵读的重视和应用力度,同时还要致力于研究与创新经典诵读教学的方式,并且还要合理选择经典诵读的文本,继而为学生创建出适宜、高效和丰富的经典诵读学习环境。本文就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探索并提出了几点相关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革新给予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经典诵读;策略

引言:所谓经典就是历经不同朝代和时代的洗礼流传至今的儒家典籍,像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其不仅反映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还蕴藏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品质、知识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说,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将经典诵读作为良好的扩展性教学,一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鉴赏、审美、表达、分析等能力,二来强化小学生的学识、思维、思想、道德等综合素养。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实施的价值

首先,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还有助于扩充学生的识字量,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常用的汉字。以《三字经》、《弟子规》和《百家姓》为例,这些经典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汉字,而低年级学生在处在识字学习的初始阶段,所以通过经典诵读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进而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汉字[1]。其次,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通过经典诵读学生可以将著作中的优美语句,或者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合理搬迁到写作之中,以此提增文章的美感和质量。再次,经典诵读有益于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有益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和精神品质。以《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例,学生通过经典诵读和探索学习,能够懂得自己不想要或者不喜欢的东西不能强加给他人,最终帮助学生养成换位思考、宽恕待人的优秀品行。最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实施的策略

要想保证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实施的实效性,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像是经典著作的选择要符合语文教学和小学生的特点,或者经典诵读教学方式要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2]。为此,下面将从经典著作选择、经典诵读氛围和经典诵读教学方式三个层面,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讨,旨在找寻最为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教学途径。

(一)合理选择经典诵读的文本

合适的经典名著能够大大提高经典诵读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课内文本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经典诵读文本时,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确保经典诵读文本与课内文本内容有所联系,一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内教学内容,二来有效扩展学生对知识层面和储量。第二,尽可能的依据小学生的兴趣喜好选择经典名著,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例如,在開展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内教学的内容和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选择与之相应的经典名著。此处教师根据学生对草船借箭文本内容的喜好,确定将《三国演义》经典名著作为诵读的对象,不仅为学生创造出了深度了解草船借箭故事的条件,还有效激发了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兴趣。如,学生通过经典诵读不但了解了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和原因,还可以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事迹。由此可见,合理选择经典诵读的文本,是保证经典诵读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更是培养学生经典诵读兴趣的前提条件。

(二)优化经典诵读教学的氛围

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众所周知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当学生长期处在一个热情、积极的阅读环境中,能够逐渐融入其中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和意识,继而为后期实施经典诵读奠定坚实的基础[3]。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优化经典诵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性的诵读转化为主动性的诵读,继而提升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经典名著分享会,即鼓励学生将自己度过的经典名著讲述给其他学生,同时还要对敢于分享的学生给予表扬与赞赏,以此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经典诵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和信心,最终为学生构建出经典诵读的氛围。

(三)丰富经典诵读教学的方式

经典诵读教学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诵读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创新经典诵读的方法,既要保证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有所学,又要保证能够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例如,结合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游戏作为经典诵读的载体,如当学生诵读《三国演义》名著时,教师就可以挑选出其中一个章节,像是“草船借箭”、“空城计”、“三顾茅庐”等。以“三顾茅庐”章节为例,教师挑选出几名学生并为其分配文章中的角色,如“关羽”、“诸葛亮”、“刘备”、“张飞”等,而后让学生认真朗读“三顾茅庐”的段落,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朗读的内容自主设计一台话剧,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诵读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在实施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观看动画的喜好,运用多媒体功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将经典名著从静态的文本形式转变为动态的视频形式,仍以《三国演义》名著为例,向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画面,而学生想要全面了解故事内容就需要诵读经典名著。由此可见,通过不断创新经典诵读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创造利好条件,继而达到提高经典诵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实施经典诵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教师需要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经典著作,创新高效的诵读教学方式,以此为学生创造出丰富、生动和形象的经典诵读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赵自林.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1(29):191-192.

[2]张兴军.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与对策漫谈[J].成才之路,2021(23):128-129.

[3]张凤仁.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J].课外语文,2021(22):110-111.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小学教育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