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枝荣,厚积薄发

2021-01-18 23:29罗远林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指导习作

罗远林

摘要:习作,是学习语文综合训练的主要途径。习作水平的高低,又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在小学阶段,习作就像是一个“门槛”、一道“鸿沟”,让很多学生在门槛外徘徊,在鸿沟上止步,不知道如何进行超越。因此,本人觉得教师要注重“材料的积聚”“思路的拓展”“语言的积累”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写作,是从根基出发,行之有效的习作指导,是让学生快乐写作,踊跃“鸿沟”的“必经之路”。

關键词:指导;习作;材料积聚;思路拓展;语言积累

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综合训练项目,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是教师教学效果衡量的重要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大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小学生来说,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且阅读量较少等原因,在面对习作任务时常常没有思绪,难以跨过“习作”这条鸿沟。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们都非常重视写作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很多老师都在为之而费心,不断在探讨和尝试有效的写作教学。本人认为针对小学生开展习作教学,不能只是将书面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述,而应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素材进行深入的感知、思考和记忆,使其依据心理认知的过程展开充分的想象,形成习作思维,通过明确文章中心、选择合适素材、进行文字表达等流程,进行文章写作。所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需要采取符合小学生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展开指导,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拓展思路,并选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从而逐步使学生形成自能写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地锤炼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才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必经之路”。现在就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习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材料的积聚——厚积而薄发

在习作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在提笔时常常会产生“无素材”“无语言”“无情感”等想法,这主要就是因为其生活经验不足,视野较为狭隘,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导致其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写作时出现思路闭塞的情况,无从下笔。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指导,引导其对周围的人、事物展开多角度、多层次和多渠道的观察,实现习作素材的有效积累,促进习作思维的灵活培养。

(一)开拓生活源泉

针对小学生开展习作教学,教师要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场景等为中心,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留心观察,强化学生感知力的敏锐度,让其养成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好习惯,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生活源泉,提升其素材积累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春耕时期带领学生到乡村观察农民春耕的景象,并引导其联想“乡村四月闲人少”的抽象表述,将生活景象与语文素材充分融合,拓展学生的素材视野;再如,可以带领学生在夏日开展野营活动,使其深入田野当中,在其中蛙叫虫鸣、风餐野炊的实际体验中,增强其素材感知,深入体会语文阅读素材中一些有关夏天的描述,实现素材增加……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图片、实践活动等,展示人类社会中繁华的集市、家乡的变化以及社会发生的新鲜时事等,进一步拓展其观察视野,促进其所积累素材的广度和深度。

(二)指导观察活动

指导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指导有着积极意义,在实际的活动中,首先,教师应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向学生充分展示需要观察的对象和范围,并提出对应的观察任务,促进学生集中关注力,增强感知。比如在《白鹅》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依据课文中所展示的动物描写手法,引导学生对“小白兔”开展观察,并布置相应的任务:(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小白兔的哪些特点?(2)请对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展开自行描述。(3)请将小白兔的外形特点用一段话写出来。通过这几项任务明确观察目标,让学生利用科学、有序的方法展开观察,如方位顺序、整体到局部顺序、时间顺序等,使其掌握相关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精准抓住所观察事物的特征,形成全面的认知后进一步展开特点的比较和辨析,实现观察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注重知识积累

想要实现素材的有效累积,单靠对周围世界的直接感知是远远难以达到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视野的进一步开拓,重视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其一,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展开指导,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少年读物、近期的报纸杂志、儿童刊物等上面刊登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并符合学生学习进程的优秀文章;其次,可以让学生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使其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时进行及时的记录,以此加深记忆,进而可以在文章写作时将这些优秀的词句融入其中,提升文章水平。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实况展开积极交流,并相互推荐优质的文章以供欣赏,拓展阅读的视野范围。

二、思路的拓展——神思而飞扬

(一)合理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基于本就存在的生活素材之上展开拓展想象,通过调动生活中所积累的各项素材,并依据一定的主题进行重新组合和想象,达到拓展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的目的。联想作为学生“思维”之桥梁,强化联想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使其在习作中保持通畅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联想的合理化进行有效指导,主要涵盖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其一,横向联想,主要是指一种以并列关系为主的联想形式,也称为冰雷是联想;其二,纵向联想,主要体现为一种层递式的联想形式,由浅及深、由近至远、由小见大等的联想都属于此类,亦可成为层递式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围绕某一个主题,以一个固定的思路展开拓展想象,进而找到与主题能够联系起来的实物。例如,针对“真情的爱”这一主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横向联想,想到亲情之爱、友情之爱等;也可以展开纵向联想,就可以想到人类之间的爱、祖国民族的团结友爱等。总之,可以基于“爱”这一点展开充分联想,进而得到“真情”的对应联想物,并以此展开习作。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训练,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发其习作兴趣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视野和思路的开阔。

(二)因势利导

小学生在展开习作时,如果学生对常规的思路不满意,教师就可以借助特定的向往和追求,适时提供能够获取别的优良思路的诱因,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争论、讨论的过程中拓展习作的思路。

(三)原型启发

要使学生积极思维,必须使学生学会思维,而要使学生学会思维,就必须使学生能够思维。为此,写作指导中,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促发思维展开的原型,让学生以此为启发,顺延开去。例如在教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通过具体事例写自己尊敬的人”的习作时,有位教师是这样通过原型来开拓学生思路的。他首先和学生以《我的班主任》为例子教导学生去习作,并和他们一起讨论了写作的一般提纲:

1.简要介绍班主任。

2.以几个具体事例写班主任。

3.赞颂班主任忘我工作的精神,突出我对班主任的尊敬之情。

然后,指导学生回忆班主任忘我工作的那些动人的场景,各自独立思考,还可以用哪些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学生由于受到原型提纲的启发,思维活跃了,于是二十多种内容各异,别具匠心的提纲诞生了。例如学生列出的开头部分提纲就有:

1.从月光下班主任去家访的身影写起。

2.从班主任桌上的饭盒写起。

3.从深夜,班主任办公室的灯光写起。

……

三、语言的积累——妙语而跃笔

(一)在阅读中吸收语言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吸收语言材料,并随时储存在记忆仓库里。常见的方法有:①阅读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关键的词句,从而把握作品语言的深刻内涵。②阅读品味。运用比较、诵读等方法,抓住课文中语言描绘的精华之处,品味语意,领会语情,感受语势,体验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精妙。③阅读背诵。对课文中的名篇佳段、名言警句反复诵读,并及时背诵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就逐渐成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

(二)在训练中丰富语言

想要达到语言材料的高校积累,仅靠教材课文中的现成范例是远远不能满足的,教师应该围绕教材,进一步拓展语言训练,实现学生对优质词汇和句式的丰富积累,使其在面对不同的事物、场景或人物时,能够以不同的词汇进行表象和特征描述。比如,针对“轻轻地”一次,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风轻轻地吹着”这一句话展开仿写训练;再如,针对“比喻”手法的应用,可以以“月牙”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提出问题:“月牙像什么?”,引导其联想到“金钩”“小船”“眉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连句成段、组词造句、口语转述等形式开展语言训练,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提升其习作能力。

(三)在运用中锤炼语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后,還需要在文章创作中将这些词句灵活运用。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些词句的应用中不断强化自身语言的表述,促进语言的锤炼,进而打造精品文章。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强化语言表述的精准性。要使学生明白在习作中,语言是对事物或事件形象表达或过程表述的载体,必须要精准反应,不能模糊混淆。比如“幽静”“寂静”“安静”三个词都表达了“静”的意义,但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其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要使学生明白,描绘事物或叙述事件都应有一写的顺序,不能起颠三倒四,松散拖沓。其三,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要使文章生动鲜明,吸引读者,其重要原因是语言的形象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写作内容。比如恰当地选用修辞手法,有意识地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总而言之,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指导学生更好地习作没有什么“快捷方便”的“直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积累”等这些最基础的方面下功夫。“积累”是习作成功之路的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素材积累的技巧,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厚积薄发,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朱长春.小学生习作表达真情实感的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7):42.

[2]万珊珊.践行而得,躬行而明——提升小学生习作创造力实践活动研究[J].读写算,2020(18):155+157.

[3]柯培清.让真情之花在作文的枝头绽放[J].求学,2020(24):61-62.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指导习作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