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策略

2021-01-21 04:00曾淑莲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曾淑莲

摘要:教学工作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初中语文的教学不能和生活相脱离,并且在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后,对于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有了一定要求,学生需要把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知识生活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把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让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以生活为例子引入教学,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生活化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包括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思维扩展能力、共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其中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意味着学生能够从文章中快速找到文章立意,对文章的情感思想及内涵进行深刻了解,深化自己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解决困难。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型阅读教学方法,让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生活的关系

初中语文的阅读素材包括的范围很广泛,覆盖面比较全面,生活中的风景、事件、人际关系交往等等,都可以涵盖进语文阅读中,生活赋予了语文阅读开放性、情境性、发展性的特点,让语文阅读更加丰富有内涵。因此语文阅读和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能够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力,促进学生将阅读和生活紧密联系,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吸收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构建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共鸣。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会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困难,也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语文知识,通过阅读教学来唤醒学生对精神世界的渴望,明确学生的人生追求。

语文阅读由文字组成,学生可以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利用文章中语言的运用,来进行生活中的交流沟通,通过语言来了解他人并被他人了解,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顺利进行。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用文章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现在已成为多个学科教学的必备手段之一,通过对情境的设置,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逼真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别样的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加强。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尽量还原课本上的生活化场景,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让情境设置更丰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时候,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这篇文章将场景选在济南,背景设置是冬天,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有关于济南冬天的视频,将文章中对济南的描写展现出来,如“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等等,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济南冬天的魅力。老舍通过写济南的冬天,来表达自己对济南的思念之情,学生在情境的创设中,会更加理解老舍为何如此思念济南,通过对济南冬天美景的欣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入现实生活

想要让阅读教学更富有生活化,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事件是最为直观、有效的办法,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初中的很多课文内容都和生活有联系,教师在引入生活情境的时候也会更便捷,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入生活场景,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主动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能与文章相联系。通过引入生活场景,学生不仅会有意识的把阅读和生活紧密结合,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等,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时候,第三单元第九课《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通过写自己童年和阿长的回忆,来表达自己对阿长的思念、追忆,文中处处表现了鲁迅对阿长的温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像阿长这样的人,虽然有时候会惹人讨厌,但是对自己的爱却是真实动人的。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现实生活,除了将阅读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明白生活和阅读的联系,还有助于学生从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中,珍惜自己的现实生活,珍惜自己的身边人,有利于学生形成感恩的意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构建,让学生以感恩之心来面对生活。

3.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展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以及人物角色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对人物行为产生的原因有深刻认识,对课文的认知更加深化,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时候,第六单元的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其中包括《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篇文言文的认知,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阅读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蒙自与其他人的辩论中,明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韧精神,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家国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会对课文的内容了解更加深刻,明白经典名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

三、结束语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生活化阅读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一点一点积累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學观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时刻关注学生情况,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绪兵.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13):20-21.

[2]崔晓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3):25-26.

[3]李兰.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1(03):12-13.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