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

2021-01-21 04:00朱丹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朱丹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有较高要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实施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教学,以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思维进行拓展,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探究积极性,以此优化其思维品质。本文就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及对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所增益。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其发展对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途径,需要教师立足教材,充分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探究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思考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拓展阅读资源,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分析思考能力,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

一、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英语自主阅读动力

由于学习方法不得法,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畏难心理。因此,在英语学习方面缺乏兴趣,特点是在阅读方面,因词汇积累和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难以顺利展开阅读,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由题材局限的教材阅读,拓展到丰富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热情,为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保证课堂阅读教学质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课前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自行利用网络、相关书籍等查阅与新知识有关的英语资料,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课堂上将自己的阅读所得分享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信息与思考,会使其阅读更有收获,他们会在分享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英语自信心和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在阅读教学前,利用多媒体设施,通过视听方式呈现教学相关内容,使原本静态的场景生动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本堂课将要阅读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如,在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前查阅关于四季的相关资料,思考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这个季节有哪些特点、最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于课堂进行分享和交流,增进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分享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长期的自主式课前拓展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其对阅读的内在动力,为提高其阅读能力和优化其思维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掌握基本语法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丰富的思维方式,就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创新型思维能力也就难以得到发展[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之前的英语学习和积累,已对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和表达方式有了良好的基礎,并能够在表达中进行运用,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主要句型,为学生讲解相应的语法知识,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写出同样句型的语句,以使学生边学习,边应用,促进其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带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写出一个完整语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及思维表达能力。

如,同样以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的主要句型包括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以及 I like autumn(spring、 summer、winter ) best.What do you often do in summer ?等句型。教师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使其熟悉上述各句型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写一篇同题的小短文,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季节。文中要运用上述各句型,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态度,这样就给了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他们会结合课文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相关句型写出一篇有自我认知表达的短文,不断巩固学生对句型的掌握和运用,同时,提高了其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围绕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教学主题展开对话,并运用所学句型,融入自己关于四季的认知与观点,展开语言交流。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维活力,教师可采取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同学交流中的思维表达更准确,在交流中表达的观点更新颖,以及哪一组运用的词汇更丰富等,不断拓展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认知,并熟悉运用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思维品质得到不断优化。

三、课外迁移教学以丰富学生思维空间

阅读,是一种思维的训练,逻辑的养成,就其本质而言,是读者连续不断思考的过程。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题,贯穿阅读的始终。没有思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阅读。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应是我们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种自觉追求[3]。教学中,采用课外迁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其英语创新能力。教师可在阅读教学时,围绕阅读内容,为学生讲解课文全文、每个段落所表达的中心意思,使之了解全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拓展阅读,从网络中找风格、语言难度相近的短文,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找出全文,以及各段落的中心意思,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主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教师可借助教学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讲述资料短文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及各段所表达的内容,以此了解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程度,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于学生的讲述,教师可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对语言表达较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的自信心,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探究课堂内容主题提升其思维品质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中每一课的内容,教师可进行教学主题的延伸和丰富,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辅助资料进行拓展,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主题探究,以激发其思维活力和提升思维品质。如,在Unit 6 In a nature park一课的教学中,从课文表层的意思是关于自然公园内的情况介绍,教师可在学生充分熟悉全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中对话所给出的信息,so quiet 以及There are not many people.There are some animals.等,对文中的主题进行延伸。教师可提问学生,What is the nature park?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 parks?,以此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深一步。在阅读教学中,教无定法,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可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所限,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也是培养阅读习惯和增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提升是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4]。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思维能力,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带动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同时增加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机会,以调动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使其在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与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代俊华.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20(15).

[2]孙慧琦.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J].福建教育,2018(10).

[3]鲁利玲.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9(50).

[4]杨晓玲.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9(11).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