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2021-01-21 03:01周结洪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周结洪

摘要:新时代环境下国民对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小学时期正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其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自然旨在夯实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并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当前新课程理念的席卷下需要合理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并实施改进措施,找寻新时代中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来制定语文教学方案,以助力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较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综合性知识,通常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引导学生加强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不仅是提升语文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这更是培养并掌握语文学科文学素养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下教育改革环境的变化促使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来强化学生的多方面综合素养能力。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出现的教育难点问题

(一)语文文言文、诗歌方面的教学难题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面对较为枯燥且长时间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加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对于语文文言文和诗歌的教学活动很难感知到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意义。传统文言文、诗歌教学多是分析字词翻译后让学生自己感知,而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着很高的理解难度,即使语文教师为学生剖析了整篇诗歌含义,最终得到的教学成果只是让学生在反复背诵默写中强行记忆文本内容,导致学生很容易误以为诗歌文章枯燥难懂,甚至畏惧学习文言文和诗歌[1]。

(二)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难题

语文阅读是整个学科教学占据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但由于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很多幼儿在娱乐时都会熟练使用智能设备,更有部分小学生都会随身携带手机等用具,这对于几乎没有强大自控能力的小学生而言是一种危害,不少学生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都交给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尤其是碎片化阅读的兴起使得小学生很难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较长的阅读文章上,面对语文阅读的学习自然就缺乏足够的耐心,甚至还会觉得阅读文章的趣味性太低。很少有小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语文积累,在基础知识能力上的欠缺导致其面对阅读理解时很难分析出内在的含义,并且部分学生面对篇幅较长的阅读文章时往往不会仔细研读,反而直接做题,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完全体悟不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可当语文成绩下降之后又会产生不安、焦虑等情绪,如此反复的恶性循环只会严重拉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2]。

(三)语文作文方面的教学难题

很多小学生面对语文写作时容易抱着拼凑字数的心态来完成作业任务,同样一段词句或是叙事内容在不同作文中反复出现,丝毫不顾写作内容是否符合作文主题,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成为大部分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上的通病,长此以往就容易产生不耐烦、厌恶等情绪去面对作文写作。再加上一些网络上的套路式作文写作手法教学,少部分小学生惯于采用华丽的词藻强行堆砌成看似优美的作文,实则毫无深度可言,这是一种缺乏自身真情实感的形式化写作。

二、创新开拓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究

(一)强化课前预习环节,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先让学生自己感知文章内容,圈画出文章中不理解的部分,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重难点知识讲解与梳理,语文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探索欲望,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3]。比如说《“贝”的故事》文章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事先布置新课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书本上勾画出陌生字词,在课堂上则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课文内容的标准读音,结合音频内容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里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像是反复出现的多音字“漂”,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查阅词典去明确“漂”字的多个读音并做好笔记,记录每个读音所代表的含义和可以组成的词语。生字词的掌握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主要的教学任务,熟知不同汉字的正确读音可以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语感,查阅字典的过程也是带动学生发挥自我探究能力的一个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播放趣味短视频来展示“贝”字从古至今的演变历史,这也是对中华汉字历史文化的宣传和发扬。

除此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師可以及时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让学生思考与“贝”字有关联的事物有哪些,进一步带领学生明确字词含义。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一个装饰贝壳展示给学生看,并表示贝壳将会奖励给学习最认真的学生,借助贝壳靓丽的外表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4]。

(二)运用微课构建教学活动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涉及文言文一类理解性的知识学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才能有效把握较为复杂的文言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实现语文课堂的导入,譬如说《古诗二首》的学习,《村居》与《咏柳》中的描绘带有较强的画面感,教师能用微课来展示两首诗词的动画视频,依托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对诗词内容的把握,帮助学生摆脱生硬的背诵记忆方法,这样一来,就可以打破学生心中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固有印象,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枯燥看法,同时还能发挥学生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想象力去探索古代文人怎样的形象、中国古代与现代社会又有着怎样的不同[5]。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教师还能引出学生内心对未知事物的渴望,例如展现出清代文人的画作带领学生体会古代社会文化,借机拓展学生的综合性知识积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教育改革的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师势必要创新开展教育活动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可以借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最终形成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正军.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17):50-51.

[2]王骏祥.信息化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的革新[J].好家长,2021(17):65-66.

[3]张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清风,2021(04):57.

[4]李萍.浅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2):146-147.

[5]李慧琼.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与反思[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2):152-153.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