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负增效的初中语文早读课的操作和实践

2021-01-21 18:00朱小平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初中语文

朱小平

摘要:当前在新课标理念下,我国正在提倡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是一项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如今的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读课是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复习或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古诗文等进行预习,语文课注重积累,因此早读课至关重要,本文在初中语文早读现状的基础上,并结合双减和减负增效的政策,提出一些实践性的改进措施,提升早读课的效率,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减负增效;初中语文;早读课实践

引言:

早读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语文思维。语文课内容繁多,有大量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古诗文和课文,因此开展早读课,能够使学生利用早晨的黄金时间,开展知识预习和复习,从而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提高。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减负增效,双减政策的带动下,语文早读课也应当及时适应形势,开展实践改革,最大限度地利用早晨的时间和效率,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一、开展语文早读课的重要意义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开展语文早读课,将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利用早晨的宝贵时间,通过朗读的方式加以理解、消化和吸收,能够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使学生快速掌握所学内容;早晨也是一个人一天中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佳的时间,开展早读课,还能优化教学情景,学生在早读课上的朗读,能为教师的讲课打下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能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早读课还能培养学生语感,在朗读与背诵中领略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和素养[1]。

二、当前语文早读课现状

(一)早读内容不够丰富

当前情况下,语文早读课的内容设置的过于单调,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一份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语文早读课的阅读内容多为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章及篇目,还有的语文教师要求预习和复习新旧课文,而课外阅读和背诵的篇目占比较少,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因为有的基础条件较好的同学轻松就能完成上述阅读任务,这种单调的内容设置很容易降低语文教学质量。

(二)学生阅读状态需要改善

由于语文早读课的内容设置太过单调,导致许多学生的阅读状态很差,需要及时改善。甚至有的学生在早读课上阅读其他科目,有的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做家庭作业,有的学生在早读课上看课外书,另外的学生说话,不按照教师设置的阅读任务来朗读。上述现象说明了当前初中早读课学生的状态比较随意,长期以往,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提升语文早读课质量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语文早读阅读内容

教師应当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设置丰富多彩的早读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及综合素养,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2]:

1.优化必背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古诗文和古代诗歌,这些必背篇目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应当不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还要在背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文章中体现的那种文化韵味和思想情感,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古诗文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在认识文章结构和体现的人文思想后,就会产生浓厚兴趣,再去朗读背诵就会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被文章的意境和构思所吸引,无形中既完成了背诵任务,又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添加课外的丰富内容

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人文涵养,因此在平日的早读任务中,教师除了布置教学和教材中的必备篇目外,还要适当增加课外内容,丰富阅读的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拔高。如教师可以将和教材古诗文内容相似的篇目要求学生朗读及了解,这样会加强阅读效果,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中外名著放到早读中来,既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文学名著中的经典段落和情节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学生经过阅读,会培养优秀的品质,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也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还可以在早读中加入一些优秀的作文素材和故事美文,作文素材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故事美文趣味性强,学生很容易投入进去朗读,并心神领会,长期以往,他们的语文素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3]。

(二)丰富早读的形式

早读时间虽然宝贵,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高效利用,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打瞌睡,不能投入进去读,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提升早读课的效率。过往的朗读形式都是学生自由朗读及背诵,教师可以适当优化,如采取齐读的形式,齐读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一定程度的齐读,有利于缓解气氛,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中,此种阅读形式一般设置在早读课开始前的十几分钟;其次,还可以通过吟诵的方式,通过吟诵,能使学生快速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吟诵注意朗读的节奏,节奏错落有致,讲究轻重缓急,跟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走,在该停顿的地方停顿,时快时慢,通过这种形式的朗读,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和作品融为一体,不仅能达到快速背诵的效果,还能丰富他们的个性,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总结: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当前初中语文早读课面临着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效的早读课策略,如对早读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本着提升学生朗读兴趣和学生的朗读质量为原则,以提升早读课的质量效果为最终目的,使早读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并改善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婉铃. 初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教学策略[J]. 华夏教师,2021(24):39-40.

[2]吴萍. 如何让初中语文早读课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J]. 中外交流,2021,28(6):751.

[3]葛凤莲. 初中语文早读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 新课程导学,2020(2):34.

[4]庄洁冰. 浅谈初中语文早读课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2017(8):63-64.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减负增效”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