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探析

2021-01-21 03:30刘菊莲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专业技能型一线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相结合,不但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而且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高职教育人员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以武威职业院校为例,对如何在高职院校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社会各个行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专业技能型一线人才的重要职责。在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必须要树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积极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增强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随着人们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民族都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并且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促进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然而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困境【1】。面对这一形势,我国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专业教学现结合,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知,充分发挥出青少年群体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中坚力量,改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促进我国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借助文化研究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

为了积极响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一些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基地,让广大师生了解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于文化研究基地,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为学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理论基础。比如,武威职业院校就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研究基地,并针对当地的“民勤驼队传说”、“凉州木偶戏”、“西夏陶瓷烧制技艺”、“皮活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工艺、文化内涵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生了解和学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基础【2】。另外,院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相关专家到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观察和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学会如何去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应将当地特色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具有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高职院校应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的特色专业,选择一些适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这些非遗传承的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另外,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结合专业教学和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引导学生将专业实践与非遗文化体验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三)借助特色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果在高職教育中直接向学生灌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不仅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还极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反感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到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传承的积极性【3】。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则可以借助院校的特色活动,渗透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节庆日、迎新会、大学生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合理安排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直观、生动的认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严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主动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重任,增强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促使他们能够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业中,同时也可以使得他们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教育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传承渗透到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改善我国非物质文化发展的现状,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陈航.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3):15-16.

[2]周巍,龙柳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20(04):37-39.

[3]韦红妮.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路径探究[J].广西教育,2019(15):38-39+83.

刘菊莲(1980.3--),女,汉族,甘肃武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武威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校园文化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YY2019005)

2019年度武威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研究——以武威职业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XZ2019Y1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职院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