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1-21 05:46刘莹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高职院校

刘莹

【摘要】评判性思维是在复杂的环境下,借助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以及决策的一种思维能力。随着教育的改革,我国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那么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也会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力量。在这个现状下,学生需要具备评判性思维。下面就此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高职院校;评判性思维

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护理学基礎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这个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为此本文将针对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给一线的教师一定的启发和参考,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借助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专门的护理案例,然后教师有计划和目标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和交流,在判断中总结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内容和现实情况的整合,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多种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所以目前也得到了我们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口腔护理专业知识教学的时候,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口腔护理服务相关的内容。这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平时刷牙漱口的经历和感受,这时候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思考对于不同类型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哪些步骤是这些病人可以接受的。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学生可以讨论哪些步骤是合理的科学的,互相进行真人操作,以此交换各自的体验感受,通过实践对提出的步骤进行一定的改进。通过这种具体的案例实践和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借助循证护理方法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

所谓的循证护理是伴随着询证以学生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其主要是希望能够找到最有效的并且最新的方式去解决护理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我们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在静脉输液完成之后拔针的相关方法,教材中对于这一方法进行了这方面的描述:在输液完成之后,需要将调速器拧紧,然后揭掉胶布,使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上方部位,迅速拔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对于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仔细的观察,回想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按照教材中给出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己的一些困惑和不理解的地方。比如我们先按压然后再去拔针,那么病人是否会产生疼痛感。还有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病人经常就会出现皮下出血的状况。结合学生的困惑点教师可以规律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然后集体找出依据,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共同探讨出拔针更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探索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出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如针对这个知识点学生总结出了在静脉输液完成之后把胶布撕掉,然后将输液管折起,把穿刺点两侧的皮肤用力绷起,然后在拔针的时候一定要先慢后快,之后使用棉签迅速的按压穿刺点,这样可以减少出血量,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高职护生的评判性思维,一定要注重这种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

问题教学法目前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这一方式主要是把教材中具体的知识点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力,让学生真正的获取知识,得到能力的提升。而且学生在自己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获得学习的动力。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而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也自然可以获得有效的提升。护理学基础课程也属于一门实践性课程,所以教师需要借助相关的实践教学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青霉素过敏性试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使用青霉素药剂之前,我们都会询问病人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但是询问之后仍旧需要进行皮试,让学生思考原因以及青霉素过敏的因素,如果出现了反应需要如何处理。教师为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借助各种途径搜集答案,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护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鼓励学生实践,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琰.以问题为导向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6).

[2]柳丰萍,王艾兰,廖祖耀,等.实证研究在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25).

[3]韩雨欣,龙芋君,李熹雯,等.高职护理人际沟通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8,(11).97-98.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高职院校
基础护理实验课的改进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