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庸》汉英平行语料库之“诚”字英译对比

2021-01-27 08:49官文娟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辜鸿铭中庸朱熹

官文娟

(福建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001)

先秦儒家经典讲“诚”,莫过于《中庸》。在《中庸》中,“诚”最初出现于第十六章,全文共出现25次,乃《中庸》核心概念词之一。《中庸》之“诚”有着浓厚的形而上学之哲学意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事物与其匹配,虽具有“能指”之符号意义,而具体“所指”却言有尽而意无穷[1]33。如何把握“诚”之内涵要义,把握其实质,需通过大量史料梳理,文本细读查证,反复推敲。

一、“诚”义之演变

古往今来,“诚”是中国哲学之重要概念,曾在《孟子》《荀子》《大学》《系辞》《吕氏春秋》等众多典籍中出现[2]35,多数注疏著作中亦可见学者们独列篇章、旁征博引解释“诚”之要义。然而,“诚”之概念经由历史的演变,再由于古文言简意赅、蕴意深远,其释义众说纷纭。

《中国哲学大辞典》注:“诚,中国哲学史范畴。本义为真实无妄或诚实不欺。”[3]27先秦思孟学派着重阐释其伦理学、哲学含义。《孟子·离娄上》认为,“诚”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对“善”的坚定信念和真实感情,以此行德,必能感动别人。战国末,荀子以“诚”为天地四时“有常”的根据。《大学》言“诚”,重在“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3]2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诚,信也。从言,成声。”[4]唐李翱援佛入儒,发挥了《中庸》的思想。“诚者,定也,不动也”(《复性书》)。北宋周敦颐将“诚”纳入《易传》的宇宙论体系。“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3]27。

宋朝朱熹发展了传统“诚”的内涵,“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诚者,天之道也,阴阳有实之谓诚”(《张子正蒙注·太和》),“是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张子正蒙注·诚明》)[3]27。

陈立夫在其书《四书道贯》中详尽无余地分析《中庸》“诚”之含义,将其归为十类:“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诚为信仰”;“诚为智慧”;“诚为仁爱”;“诚为力量”;“诚能见其真”;“诚能成其大”;“诚能尽其性”;“诚能通其化”[5]178-182。

二、“诚”义之界定

如上所述,“诚”之含义丰富深刻。“诚”,这个中国文化负载词,在《中庸》的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朱熹从天道与人道合一的角度定义“诚”,认为“诚”既是天之道,亦是人之道,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发“诚”之含义,并把“诚”看成是“三达德”“五达道”之根本,视为“成己”“成物”的必要基础,秉承了儒家“天人合一”之重要特点。朱熹对“诚”的理解较好地总结了“诚”之内涵和外延,也为后世学者译者所认可。为此,本文基于朱熹的观点,将“诚”大致分为“诚,天之道”与“诚,人之道”两层含义,并结合近现代学者的观点加以阐述补充。

(一)诚,天之道

《中庸》第二十章云:“诚者,天之道也。”[6]46朱熹注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7]31在朱熹看来,“诚”既是“天理之本然”,为天所固有,也是人性所固有。圣人能够真实无妄,因而圣人之德,即为天之道,而未至于圣者,则可以通过“择善而固执”以达到“诚身”,此即为人之道。“诚”所表达的“真实无妄”,既是“以自然之理言之”,万物更迭,四季变化,在于“不贰、专一”[8]191,表示为天地之间的“天理”,即“天道”,又是万物生生不息、生成完善的过程。

1.诚,真实无妄

《中庸》第一章明确指出,“天命之谓性”(人性是天所赋予的)[6]4。虽然“天”在儒家文化中并不是一个人格的上帝,但是它仍具有超越性的指涉[9]84。宗教旨在信仰,教育旨在立诚。二者均旨在增进内在力量,以成物成己[5]182。此处“天”指天地万物,亦即整个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作规律,真实无妄[10]。

朱熹注《孟子集注·离娄章句上》“诚者,天之道也”曰:“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7]287据《朱子语类》载,“天无不实,实而不伪,寒便是寒,暑便是暑……”[11]。此外,朱熹《中庸章句》曰:“天地之道,诚一不贰,故能各极所盛。”[7]35所谓“不贰”即“纯而不杂”。朱熹《中庸或问》注:“一则纯,二则杂,纯则诚,杂则妄……春秋夏冬,昼夜昏明,百千万年,未尝有一息之缪;天下之物,洪纤巨细,飞潜动植,亦莫不各得其性命之正以生,而未尝有一毫之差,此天理之所以为实而不妄者也。”[12]由此可见,万物皆以“诚”(真实无妄,专一无贰)作为其运作的规律和准绳,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故《孟子·尽心上》言“万物皆备于我”[5]180,便是“诚”,万物具足,无所亏欠。

2.诚生万物,生生不息

《中庸》第二十五章道:“故至诚无息。”[6]54从“诚”作为“天之道”的另外一个层面讲,“诚”不仅是一种“真实无妄”的状态,而且也是客观一般事物生成完善、生生不息的过程。“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6]52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杜维明认为,在《中庸》中,“诚”是贯穿万物始终的,若无“诚”,则无物可以生存。“诚”作为人的终极存在,是人向着主体性(即诚实的、真正的、实在的人性)运动的内在过程和向着客观性(即一般事物)运动的外在过程的统一,是结合在一起的[9]99。“诚”具有“自明性”,意味着万物生长所具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回归性,此乃“成物”,而人之“诚德”也源于个体生命,此乃“成己”。在“诚之”的过程中,具有自我创造力,不断创生[13]。

市场在取水权申请环节发挥作用的流程是:水权申请人通过市场竞争水权后,经政府确权登记发证,取得水权,并可以流转。可见,市场机制不但在水权交易二级市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在取水权申请环节一级市场也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后者增加社会用水总量,又是政府参与市场活动,应当慎用,最好是作为弥补市场不足时采用;而前者不增加用水总量,又是市场平等主体间的交易,应当优先采用。

对于“故至诚无息”,杜维明还称,诚,真实的存在,涵盖万物,丰盈饱满,是天地化育过程的原动力,具有无限创造力,能够成就万物。用《中庸》的话来说,“诚”,就是无所不包而又充实饱满的实在,可视之为存在于多维结构中的一个自我彰显,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9]111。陈立夫《四书道贯》中亦是将“诚”理解为宇宙间的动能。万物之生命过程,由凝聚成形,至解体物化,均由“诚”支配之。物之生灭,人之生死,事之始终,民族之存亡,均以“诚”致之。万物因禀赋此动能而自动、生存、循环再生、延续,为此谓之具有生命之原动力[5]172。

(二)诚,人之道

汉唐时期,儒家多数经典将“诚”解释为“信”,所谓“诚者信也”。朱熹则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解释“诚”,从人之道的角度将“诚”视为“三达德”(智、仁、勇)、“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治理国家九经”(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之本,视为“成己”“成物”的必要基础[8]180,故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北宋周敦颐也同意朱熹观点,曰:“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14]71

《中庸》第二十章对“诚之道”给出了解释——“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6]46朱熹注曰:“不明乎善,谓未能察于人心天命之本然,而真知至善之所在也。”[7]31这里他很清晰地给予了诠释:“诚”,乃真知至善也。人要实现本体自我,初心不忘,存守本真,善念如初。对于“诚”的释义亦可见《中庸》第二十章“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6]46。朱熹注曰:“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利行以下之事也。”[7]31-32

可见,《中庸》反复强调,“天道”之谓“诚”,而人之初,性本善,“诚”亦是“天”赋予人的本性,故曰“诚之者,人之道也”[6]46。诚是人性本真的体现,善是诚的初念。朱熹门人陈淳认为,“诚”就人道而言,“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敬兄,都是这实理发见出来,乃良知良能,不待安排。又如乍见孺子将入井,便有怵惕之心。至行道乞人饥饿濒死,而蹴尔嗟来等食乃不屑就,此皆是降衷秉彝真实道理,自然发见出来”[15]。

但是,人所处的外在环境导致人必须通过学习(教)方可逐渐成为“诚”。故所谓,凡人性善,初念本诚,其作伪者,皆出于后起[14]44。芸芸众生之中,唯圣人无欲无私,不勉不思,从容中道,可谓“天人合一”,天命之性也。而贤人君子尔等,择善并执之,锲而不舍,以吾心之良,应对世界、社会之暗昧,光明之,渐进之明善,闻一善言,见一善行,即择而行之,则诚乎于身。君子以诚终始吾身,即以诚终始。至诚之道,为善而已。取人为善,所以成己也,与人为善,所以成物也[14]68。可见,《中庸》给出了一个使“诚”具象化的人物——圣人,给出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指引[1]34,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还以“舜”为例,“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6]26,让人们有章可循,有例可模,成为人们臻于至诚、至善的一种典范。

三、“诚”译之对比分析

(一)“诚”译之对比

本文选取理雅各、辜鸿铭、安乐哲/郝大维三个《中庸》英译本,借助AntConc工具生成《中庸》核心概念词,再借助分词软件CorpusWordParser以及文本编辑软件emeditor,对《中庸》原文和译文进行分词和降噪,继而借助Paraconc软件对语料进行平行对齐,创建《中庸》汉英平行语料库,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开展不同译本间“诚”译的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译本的语言特点。

根据《中庸》平行语料库的对比发现,三个译本的译者大致采用同一个词来翻译“诚”,只是根据语境在选择词性上有所区别。“诚”字在《中庸》中共出现25次,碍于篇幅有限,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罗列于表1。如表1所示,理雅各译本一以贯之地使用sincerity,辜鸿铭译本采用truth、acquired truth、true、spiritual nature of man,安乐哲译本采用creativity、creative、creating来指代“诚”;而对于“至诚”,理雅各采用entire/complete sincerity,辜鸿铭采用absolute truth,安乐哲采用utmost creativity。

表1 《中庸》“诚”译对比

续 表

(二)“诚”之译文分析

三个译本分别选用了三个不同的英文单词翻译“诚”,这三个词的内涵有何区别?不妨追根溯源,从词源学和语义学的角度,探寻其语义上的区别,并加以对比分析。

根据词源学在线字典,sincere来自拉丁语sincerus,意指“完整、纯净、无损、不杂(whole, clean, pure, uninjured, unmixed)”。随着时间的推进,该词的含义引申为“不虚假、无谬误(free from pretense or falsehood)”[18]。柯林斯在线英语字典(Collins Online English Dictionary)对sincere的解释为“不虚伪、虚假,公开,真实(not hypocritical or deceitful,open,genuine)”。sincerity的释义为“真诚、诚实、真实、善意(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sincere, honesty, genuineness, good faith, etc)”[19]。

true来自古英语triewe(西撒克逊语)以及treowe(莫西亚语),表示“忠诚、诚实、守信(faithful, honest, steady in adhering to promises, etc)”。13世纪开始被赋予“与事实相符(consistent with fact)”含义。15世纪末,具有“真实、不假(real, not counterfeit)”之义[18];根据柯林斯在线英语字典,true还有“对宗教信仰虔诚(faithful to a particular concept of truth, esp of religious truth)”之义。而truth作为true的名词,具有“现实、真实、事实、诚实、忠诚、正确(the quality of being true, genuine, or factual, honest, loyal, and accurate)之义”[19]。

相对而言,creativity是一个较新的单词。自17世纪70年代开始,creative表示“具有创造性的(having the quality or function of creating)”[18]。1816年,威廉·华兹华斯首次在文学领域将creative用于表示“具有想象力”[18]。creativity一词由哲学家怀特海(A.N.Whitehead)在《过程与实在》一书中引入哲学范畴,并将该词的特征定义为“更新原则(the principle of novelty)”[17]55。

2.“诚”译之语义对比分析

《中庸》中的“诚”字含义丰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杜维明教授认为,“诚”字在《中庸》的语境中,具有超出它对应的英文词(sincerity)的意蕴。作为“天之道”的“诚”,显然不同于人格中的“诚实、诚信”,这里的“诚”,其旨在表明天道之实然与人道之应然[9]87。然而,从词源学探析,sincerity的内涵其实不仅局限于人性的“诚实、诚信”,还包含“纯净、不杂、真实、善意”等含义,这基本与“诚”之“真实无妄、纯而不杂”以及“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义还是比较贴近的。

辜鸿铭仅一次用spiritual nature指代“诚”(1)辜鸿铭将“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译为:Such is the evidence of things invisible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doubt the spiritual nature of man.。此处是“诚”字在《中庸》里第一次出现。spiritual nature of man直译为“人之精神本性”,辜鸿铭以此翻译“诚”,一则与下文不连贯,二则难免引发读者误解。再谈truth。truth常指西方哲学概念中的“真实、真理”,即主客体之间的关系[20]。辜鸿铭将“诚者,天之道也”译为“Truth(诚)is the law of God.”[16]184,将“诚”理解为“上帝的法则”,不免具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这显然是与儒家的根本要义相偏离的[2]41。辜鸿铭此处应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西”释“中”,以拉近和西方读者的距离,降低译文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却与原文背道而驰。

不论是译作“真实”(true)还是“真诚”(sincere),“诚”都确定地指向了人的真实存在。这种真实存在,不仅是自我认识的基础,而且也是人同天合一的根据,意味着人若要以德配天,就内在于他自己的本性之中,是一个主体性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9]89。然而,不论是true还是sincere在西方的语义中都没有“生成、完成”的含义,无法把“诚之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这种动态过程表现出来。

正是出于对“诚”之动态和生成性的考量,安乐哲/郝大维译本一反常规地用creativity来译“诚”,他们在其书《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的附录二中就“诚”字的翻译作了说明,理由有二:其一,他们认为《中庸》中的“诚”是动态的、可更新的,并认可杜维明的诠释“‘诚’自发地是一种自我维系(self-subsistent)和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创造性过程,这种创造性过程使生命得以不断地产生并完善”[17]59。为此,安乐哲与郝大维认为,应该采用“过程性”而非“实体性”语言,在翻译“诚”时,一反常规,打破传统译法sincerity,将之译为creativity;将“至诚”译为utmost creativity。这些译法都在隐射这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没有被外物所牵绊,是生命的一种自然、自发的自我实现、完美的过程[21]。其二,他们认为《中庸》将人类提升到共同创造性的地位,人类具有塑造世界的作用,为此,“诚”即“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因此他们用creativity来译“诚”,而这里的“创造”是“共同创造”,在这个共同创造的过程中,独特的个体及其环境被看作是互相塑造的,因为不可能有一种创造不是交互性的、过程性的以及合作性的努力[17]55。然而,creativity一词虽传达了“诚”之创造性生成的动态方面,却无法传递“诚之真实无妄,以及诚与善的关系”。

(三)“诚”译之词性对比分析

《中庸》全文“诚”字出现25次。对比3个译本,理雅各一以贯之地用sincerity指代“诚”。然而,从词性和句子结构分析,辜鸿铭、安乐哲/郝大维在翻译时却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不同的词性以及结构来翻译“诚”字。

辜鸿铭译文中,1次用acquired truth(2)“诚之者,人之道也”译为:Acquired truth is the law of man.,3次用be true to himself(3)“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译为:If a manlooking into his own heart, is not true to himself, he will not command the obedience of the members of his family. There is only one way for a man to be true to himself. If he does not know what is good, a man cannot be true to himself.。acquired一词用过去分词的形式修饰truth,含有“已经获得、已经具有”之义。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此处的处理不当,将“诚”之动态变为静态,略显不妥[2]41。而be true to则具有“诚”之形容词词性。辜鸿铭,作为近代最早向西方译介中国典籍的华人翻译家之一者,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语言,在西学和国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22],可见他是在根据《中庸》中“诚”之不同语境里的不同词性,匹配以不同词性的译文。

安乐哲译本中,1处用being creative(4)“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译为:There is a way of being creative in one’s person:If does not understand efficacy , one will not find creativity in one’s person.,2处用creating(5)“诚之者,人之道也”译为:Creating is the proper way of becoming human.“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译为:Creating is selecting what is efficacious and holding on to it firmly.。这2处的creating都是动名词,而动名词保留着动词某些特征,又能传达名词所无法传达之复杂含义。安乐哲借用“过程性”的语言来传达汉语的“实体性”,呈现出“诚”的动态性和持续生成性。

四、结语

核心概念词在中华典籍中起着提纲挈领之作用,其译文的准确性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古文一词多义,言简意赅,含义丰富,文本内的开放性,既给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提出更艰巨的挑战。《中庸》“诚”字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哲学意蕴,其内涵含蓄隽永,要把握其要义,需通过史料爬梳、文本细读、反复推敲揣摩,厘清“诚”之含义。本文选取三个代表性的译本,通过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方式,更直观地呈现“诚”译的差异,再从词源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对译文加以对比剖析,以促进对《中庸》“诚”译的理解。经过“诚”译对比分析,无论是译作sincerity、truth还是creativity,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诚”之含义,但有所不足,难以全面地呈现“诚”之丰富内涵。 鉴于中华典籍核心概念词“一词多义”的特点,笔者建议,译者可用“音译法”,再根据文本具体的语境,加以注释阐述,以更贴近原著,又不遗失核心术语的多层含义。

猜你喜欢
辜鸿铭中庸朱熹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最尊贵的中国人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朱子深衣”与朱熹
论马修·阿诺德对辜鸿铭文化思想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