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路径研究与探索

2021-01-29 10:49周红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脱贫攻坚实施路径

摘    要:当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时期,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力量,须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意义。作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发现研究生教育在助力过程中存在功能定位不精准、帮扶实效不显著、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认为要从研究生教育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出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实施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实效。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48-03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当前正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同时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使命[1]。如何彰显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特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切实担负起研究生教育服务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使命,使之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是当前高校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的热点及难点问题。

一、研究生教育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

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扶贫、技术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因此,当前高校要通过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让当地摆脱贫困的教育扶贫方式,参与脱贫攻坚[3]。因为研究生教育作为各高校办学品牌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明显,且集聚着大量的优质资源。所以,要鼓励引导广大研究生、导师团队、学科骨干等高层次人才深刻领会脱贫攻坚思想内涵,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到脱贫攻坚实践,以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提升等。

(一)探索教育精准扶贫实践的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的扶贫工作方略,其中:“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地区和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就是坚持分类施策。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扶贫工作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按照“精准扶贫”方略要求,必须紧扣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在高层次人才智力服务上多下功夫,创新扶贫机制,拓展扶贫内容与路径,形成校内师生联动、校地紧密合作、校企优势资源互补、扶贫成效倍增的合力攻坚格局,更好地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深度对接和互助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研究生教育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质增速。

(二)促进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新融合

学科建设是大学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龙头工作。社会发展需求是学科建设的起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因此,高校学科建设必须坚持走与地方产业高度融合之路,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支撑、引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学科建设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前提,所以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层次和质量,必然会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和发展。鉴于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互动关系,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学科发展谋篇布局、优化顶层设计,积极引导高校调整优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培育支撑贫困地区优势传统产业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从而促進研究生教育与扶贫产业、科技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又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搭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平台。

(三)搭建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新平台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汇聚了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高校办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的主力军,高校可通过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与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换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的深度对接,并通过支持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生、博士生服务团等高层次人才专家队伍深入贫困地区精准帮扶,精准对接服务当地产业,积极搭建产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平台,进一步疏通校企地产业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从而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达到助力脱贫攻坚的目标。

(四)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长治久安和国际形象的重大战略,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广大研究生作为青年中的高层次人才,理应具有家国情怀,并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中,将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成为“既具有世界眼光,又富有中国情怀;既肩负历史使命,又担当时代责任”的有用之才。因此,高校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积极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重点强化对广大研究生的思想引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在助力脱贫攻坚实践中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就业贡献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在扶贫工作中的价值作用、模式创新、实施成效等方面应具有更多优势。通过对当前“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学科扶贫”等扶贫模式分析,除了有一般教育扶贫过程中常见的同质化、重功利、轻扶志等问题[4],我们还必须充分调研分析研究生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参与度、有效度及保障度以及在内容体系、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只有发现问题并剖析原因,才能为研究生教育精准发力,为提升助力脱贫效果提供有效支撑。

(一)功能定位不精准

精准扶贫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脱贫攻坚机制创新。精准扶贫重点在“精准”,即在扶贫中采取更精准的措施,准确把握致贫原因,对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不同措施,“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5]。当前部分高校在扶贫过程中,尚未充分挖掘研究生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角色、价值定位以及运行模式等方面的独特性与优势,从而未发挥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发挥高层次人才专长,实行分类分层帮扶;未能根据贫困地区之所需、高校之所能来充分了解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区分特点、分类施策、彰显特色,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实效。

(二)帮扶实效不显著

从高校研究生教育助力扶贫攻坚平台体系来看,主要依靠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发挥作用,参与者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居多,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参与较少,为研究生参与脱贫攻坚搭建的助力平台较少。目前大多数研究生通过研究生支教团、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助力专业技术培训等途径参与的教育扶贫,对扶贫攻坚工作只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辅助作用,扶贫内容及形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并不显著。同时,在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及组织导师专家、科技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等专业力量方面,也存在着对口帮扶与实际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产学研结合优势不明显及校地企平台不协同等问题。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目前大多高校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参与扶贫工作未有业绩考核及评价激励等措施。同时,各部门参与扶贫工作未充分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单独将研究生教育助力精准脱贫工作纳入到学校定点帮扶贫困地区以及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整体部署,未与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科技服务、校企联合培养等工作有机结合。具体工作过程中,在强化创新技术与社会服务需求结合、研究生思想价值引导与扶贫实践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精准扶贫结合等方面也重视得不够,扶贫工作实效有待提升。

四、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具体路径探索

结合上述研究生教育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完善研究生教育参与脱贫攻坚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等,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主要思路是:构建多维度多方位的扶贫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优势、找准定位、突显特色,重点将学科建设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与教育扶贫扶智工作结合、技术成果转换与科技扶贫结合;拓展研究生教育各方优势力量参与到贫困地区城乡规划、产业升级和社会公共服务;积极构建校地校企合作新路径、技术推广新模式、研究生成长成才新载体,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一)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1.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篇布局,优化顶层设计,积极引导高校调整优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培育帮扶和支撑贫困地区传统产业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促进研究生教育与产业升级、科技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2.建立分类分层扶贫机制。各高校结合定点扶贫地区特点,实行扶贫工作项目化管理机制,实施“一村一策”“一校一品”扶贫工程项目。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侧重理论与技术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侧重实践应用能力创新等特点,因地制宜将扶贫工作与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分类培养相融合,在农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及综合治理等领域集中力量实行扶贫项目“精品化”,打造有助于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和研究生培養特色的扶贫工作品牌。

3.加大学科联盟帮扶力度。同省高校可实施校际学科联盟建设,着力扶弱促优,深化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与贫困地区院校间交流合作,实行校校结对帮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贫困地区院校学科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各高校间的学科联合、抱团和集聚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1.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人才培养+扶贫攻坚”教育模式,将专业教育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以“扶贫+实践+育人”形式助力脱贫攻坚,积极选派研究生、配备优秀导师,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精准对接扶贫需求,让学生深入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2.强化脱贫攻坚的思想引领。积极培养研究生的服务和社会担当意识,将研究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相结合,鼓励研究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推广、文化交流、政策推广及支教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研究生党支部应积极开展“助力精准脱贫”主题党日活动,大力弘扬勇于担当的攻坚精神,将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内化为研究生的内在品德。

3.构建全方位贫困生帮扶机制。建立对贫困研究生“生活帮扶、学业帮扶、就业帮扶”三位一体帮扶机制。生活上加大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设立贫困研究生专项资助政策。同时,在学业上也要给予更多关心指导,实行一对一帮扶。

(三)搭建各类帮扶平台,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1.深化校地校企帮扶合作。深入贫困地区一线,找准高校科研项目与当地资源禀赋、区域结合点,积极搭建以政府引导、高校主导的校、企、村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平台建设,支持高校与贫困地区政府以及当地企业深化合作,帮助贫困地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人才优势,助力发展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民间传统技艺、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特别是农林高校要助力贫困地区产业融合,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助推种殖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升级,为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提供人力支持。

2.加强科技帮扶平台建设。在扶贫地区设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教授服务团/工作站”“科技小院”“博士服务团”等科技帮扶平台,组织学校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定期举办科技培训、上门指导和科技咨询活动,进行良种良法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及职业农民培训等科技服务,以促进高层次技术人才、技术成果与贫困地区需求有效对接,建成“教授到村、学生住村、技术留村”的科技扶贫模式。

(四)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1.加强扶贫创新智库建设。支持引导高校相关学科导师、科研骨干、研究生进行脱贫攻坚政策理论研究,鼓励师生多下基层调研,为国家及本区域脱贫攻坚政策建言献策。同时要围绕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城乡规划、优势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治理等领域,为贫困地区战略咨询、技术攻关、产业升级、规划编制及法律服务等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2.加强基层就业创业引导。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广大研究生用创新創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脱贫,引导学生着眼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建立各种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大力推进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毕业研究生基层服务项目,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教育引导毕业研究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五)加强保障支持力度,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细化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完善资金、人员和制度保障,以更高的标准和更精准的投入助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建立高校党委行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研究生工作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形成定期与贫困县、乡、村对接扶贫工作的机制;制定扶贫计划和帮扶具体方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把研究生教育助力精准脱贫工作纳入学校定点帮扶贫困地区以及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整体部署,并与研究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企联合培养及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工作推动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技术与社会服务需求结合,研究生思想价值引导与扶贫实践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精准扶贫结合,提升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20)[2020-05-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Z].国办发〔2013〕86号.

[3]熊文渊.高校教育扶贫:问题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23).

[4]范亚雯.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教育扶贫路径探析[J].老区建设,2019(2).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科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8:9.

[责任编辑  姜    雯]

收稿日期:2020-07-08

作者简介:周红燕(1981— ),女,安徽合肥人,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对策”(JXYJG-2019-061);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基于培养工特点的农林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探索”(17DJQN08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研究生导师培养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探索”(JY162014)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脱贫攻坚实施路径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