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化

2021-01-30 12:37
视听 2021年7期
关键词:时代化舆论马克思主义

郑 琳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代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党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遵守新闻客观规律和正确的舆论观,这是无产阶级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对新闻事业经验提出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的理论,是对涉及新闻传媒生产和消费、新闻信息传受活动等一系列范畴的规定与诠释,对我国新闻事业一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①。马克思将新闻媒介的功能概括为“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媒介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精神变革与经济发展,传播社会重要事件与变化,传递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始终是媒体的首要职责。

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先从马克思、列宁所处的时代背景开始看。如果将其教条化、边缘化、空泛化,无疑会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学中失语,在国际上失声,让国内媒体在实践中陷入新闻价值失范的困境中。

互联网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形态,但不会改变新闻的本质。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一些媒体为了抢占话语权,过分追求时效性与流量数据,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反转新闻屡见不鲜,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环境加速了信息与技术的去中心化,话语权逐渐下放,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打破了传统把关人的角色。在市场的洪流中,新闻舆论阵地难以坚守,媒体日渐舍弃公共利益和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临着时代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形式与渠道产生了深刻变化,但新闻的内涵不变,更需要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引领新闻工作的格局和网络舆论的方向。

此外,在当前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代化还需要具有“中国特色”,不能对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照本宣科,不能照抄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作业”,也不能把西方新闻学、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当做唯一的标准答案。要想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和互联网建设,就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媒介发展情况,尤其是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生态。

二、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生态

(一)国际传播话语权旁落

当前,全球媒体都面临着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而全球性的传播体系是以跨国的传媒集团和资本为主导的,以电子传媒和现代互联网为特征的全球性系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形成了英文霸权的传播格局,西方强大的跨国媒体几乎垄断了全球信息传播体系。比如,美国拥有着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媒体话语权,利用媒体作为政府的宣传工具,操纵国际舆论,甚至歪曲事实、丑化中国的行为并不罕见,媒体成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有力支持②。因此,在美国控制的全球性媒体的打压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格外狭小。这也导致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不断受到美国霸权主义的压制,美国媒体对中方意识形态的偏见与歧视显而易见,对于中国记者也提出了诸多无理要求,处处限制与刁难。

如今,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灾难面前,中国为国际社会防疫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中国媒体仍然难以借此机会改变在国际传播体系中发声较弱的现状,扭转“西强中弱”的传播格局,时常处于有理无处说、说了没人听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媒体,引导国际舆论,凸显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然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工作。

(二)网络空间舆论失序

比起传统媒体,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动向多多少少受到西方媒体输出的价值理念与意识形态影响,新闻资源领域的斗争也更加激烈。鱼龙混杂的信息混淆了新闻的要义,新闻与舆论的界限日益模糊,许多信息披着看似是新闻的外衣,实际上却是假新闻夹杂着强烈的主观色彩甚至是扭曲的价值观,很多时候受众乃至媒体人本身都难辨真伪,以至于舆论引导失去准心③。

由于互联网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匿名性等特点,新媒体往往呈现出媒体歧视、流量为王、群体极化、内容低俗与娱乐化等特征。在传统的公共领域中,舆论的形成是公众经过理性思考所得出意见统一的结果,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民主的形成。而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是融合传播的产物,是事实、观点、行为与情绪的混合呈现,这背后通常还会有资本与组织运作的身影,使舆论迅速扩散并朝着人为操纵的方向发展④。为什么这样的传播路径往往畅通无阻?正是由于群体情绪容易相互感染,理性情绪在群体中却无处可寻,这一规律影响着群体行为的认知和选择,网络群体便呈现出群氓特点,群体极化现象严重。

群集式的网民往往表现出非理性的特点,这种群氓现象已经在互联网舆论生态中生根发芽,影响广泛。群体中人的思想行为会接近那些最低水准的人的平均水平⑤。在互联网上发布所谓真相或谣言等煽动性信息的媒体和个人化身为群氓眼中为社会不良现象鸣不平的代表,他们对网络群体的情绪走向了如指掌,成为狂热者的“群体偶像”,大受追捧。事实上,群体事件的动机复杂,背后推手难以追责,对社会秩序、民族团结与政治稳定造成的影响难以估量。同时也表明,群体极化现象非但解除不了社会焦点事件的病根,反而会浊化网络舆论环境。

三、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义

在互联网环境下,能否正确理解并拓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成了对思想理论战线与新闻工作者的新考验。新闻舆论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运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方法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网络舆情变化的各个阶段及时应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时代化,新闻工作者就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新动态,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代化的内涵。近两年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入驻bilibili、抖音与西瓜视频等新兴网络平台,以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呈现社会重大事件与最新动态,根据各平台的传播特点与用户群像转变语态,通过与不同领域UP主合作等灵活的方式融入到“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等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当中,已经在互联网语境中占据了一定话语权,并把握着互联网空间的价值导向,初步成效已经显现。

随着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再加上网络具有隐蔽性、准入门槛低和把关不到位等特点,许多网民在互联网空间里直来直往,自由发表言论,甚至相当数量的用户将其当成了法外之地,不经思考就随意发布不当言论,罔顾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这种缺乏媒介素养的网络行为几乎形成风气,影响恶劣。网络暴露出的种种问题,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具体分析,从而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方法来对其监管,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创造性的延伸。

习近平新闻思想中提到:“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违法生事,违法犯罪。”在信息传播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舆论轨迹由单一线性变成了多元矩阵,因此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媒体也必须要更新把关策略,对舆论容易失控的现象多加防范,适时将负面舆论转为正面引导,沿着中国共产党指明的方向与法律规范的轨道行进。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和必要担当。

四、互联网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新闻界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遭遇美国的狙击以及其他西方媒体的刁难,在国际新闻资源的分配与争夺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二是互联网环境中的各类乱象,例如群体性迷失、媒介素养良莠不齐,以及监管部门对网络舆情的把关不严等。如何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化特征,破解难题,为人民利益长期发声成了当前新闻界的重要课题。

应对此类问题,媒体应注重报道时效性,以迅速及时的反应赢得社会认可;坚守报道伦理,落实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把握报道规模,警惕过度反应造成新闻反转和不当报道;严选报道议题,防止其他边缘话题冲淡重大及突发事件议题;不断提高报道的专业程度,牢记新闻专业主义,并明确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中的角色定位与时代责任。

马克思主义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时代化是其赋予自身的要求,也是本质追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时代化同样如此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化不是一纸空谈,也不能因循守旧,必须放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反复实践,不断发现我国新闻与传播存在的问题,以马克思原理提供相应的发展思路,探索出更多的实现路径。

在国际社会防疫的特殊形势下,在硝烟弥漫的国际社会和众声喧哗的网络中,媒体要警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失守”,坚守新闻传播的舆论阵地。在对内对外的互动中,积极传播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在全社会打造正面的国家与政府形象。中国已经展示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就不仅仅要埋头苦干,更要善于展现出来。

宣传思想的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走什么路,举什么旗,表什么态,中国新闻宣传的窗口很重要,如何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传媒工作同样重要。在互联网语境下,还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指导,把人民当作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媒体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发声,才能在国际传播中掷地有声。

注释:

①童兵.从范畴认知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对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网络传播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讲话提出的十对范畴的思考[J].新闻大学,2016(05):17-24+146.

②仲崇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3.

③④郭蓓.融合传播时代网络舆论引导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践行——基于共情理论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8):56-59.

⑤[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7-18,141.

⑥吕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互联网治理[J].科技传播,2019(21):85-88.

猜你喜欢
时代化舆论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