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对中药质量及药效的影响

2021-02-26 06:16李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炮制药效毒性

李丹

(广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广元)

0 引言

中药通过炮制可以使药物更加纯净,有利于制剂与存储,提高药效,将中药的臭味或者是怪味去除,让患者更容易接受并服用药物,并且减低或转变毒性成分,从而减少其毒性或副作用,降低中药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患和谐[1]。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收治的160 例中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未炮制的中药治疗和炮制的中药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做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12 月总计160 例中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以每组8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性43 例,女性37 例,平均年龄(39.86±5.49)岁,平均病程(3.17±0.53)年。对照组有男性22 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9.81±5.44)岁,平均病程(3.22±0.56)年。两组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属于中药治疗的相关疾病[2];患者和家属皆愿意积极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身体疾病。

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未全程参与治疗的患者;排除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排除不积极参与治疗的患者;排除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未炮制的中药治疗。将杜仲、延胡索、冬花、苍术、厚朴、杏仁、山楂、知母等中药材的入药部位洗干净,选择合适位置将其晾干,将药材中存在的杂质充分清除,清除完毕后将其切片,并采用常规的保存方式,在使用时遵循医嘱将药材先用水充分浸泡30 min 左右,接着开大火将药材煮沸,当水沸腾后换成温火慢煮30 min,收集滤液,加入适当的清水再次煎煮,具体方式同上,总共进行3 次煎煮,最后获得500 mL的药液,在服用前充分搅匀,2 次/d,早晚分服,14 d 为1 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中药剂量[3]。

观察组实施炮制的中药治疗。将杜仲、延胡索、冬花、苍术、厚朴、杏仁、山楂、知母等中药材的入药部位洗干净,选择合适位置将其晾干,将药材中存在的杂质充分清除,清除完毕后将其切片,其中杜仲通过盐水炒、炒炭、煅炭、砂炒法等方法炮制,延胡索通过醋蒸、盐水炒、酒炒等方法炮制,冬花通过炒法、焙法、甘草水浸、蜜炙等方法炮制,苍术通过苍术生品、麸炒品、炒焦品等方法炮制,厚朴通过姜汤煮、姜汁浸、姜汁蒸等方法炮制,杏仁通过燀法、制饼、麸炒、蜜制、甘草制等方法炮制,山楂通过蜜炙法、红糖制法、土炒法、炒焦等方法炮制,知母通过盐水炒法等方法炮制,根据患者的病症选择合适炮制方式的药材,在进行使用时遵循医嘱将药材先用水充分浸泡30 min 左右,接着开大火将药材煮沸,当水沸腾后换成温火慢煮30 min,收集滤液,加入适当的清水再次煎煮,具体方式同上,总共进行3 次煎煮,最后获得500 mL 的药液,在服用前充分搅匀,2 次/d,早晚分服,14 d 为1 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中药剂量[4]。

1.4 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治疗后疾病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患者身体状态良好;有效:治疗后疾病症状明显改善,有轻微不良反应出现,患者身体状态一般;无效:治疗后疾病症状依旧存在,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患者身体状态差。

根据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将SPSS 22.0 统计软件用来计算,计数资料以率(%)显示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显示并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 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n, %)

2.2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患者1 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 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 例、心血管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治疗后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患者6 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 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5 例、心血管不良反应6 例,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中观察组(总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情况(n, %)

3 讨论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5]。中药通过炮制可以使药物更加纯净,可以去除非药物成分或者是去除杂质[6]。通过对中药进行炮制更有助于对其制剂,通过烘、炒等干燥处理,可以防止虫蛀,便于贮藏[7]。通常的中药可以直接将其切开,而一些矿物质和化石以及贝壳类的药物,通过将其粉碎或者是炒制,使有效成分更容易溢出,从而到达提高药效的目的[8]。除此之外,中药在进行炮制之后,可以掩盖或者矫正其本身的气味,通过漂、洗、炒等方法,将中药的臭味或者是怪味去除,让患者更容易接受并服用药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除此之外,毒性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中药当中有很多带有毒性药物,这类药物虽具有较好疗效,但直接使用其毒性或副作用较大,通过正确的炮制后,减低或转变毒性成分,从而减少其毒性或副作用,有助于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中药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和谐[10]。中药材的化学成分是很复杂的,就某种具体的中药材来说,其中所含的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的化学成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是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也可能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成分[11]。中药的泡制方法:分为水制和火制以及水火共制这三种方法,水制法往往用洗、泡、淋、润、飘几种方法;火制法则用炒、炙、煅、煨的方式[12]。中药用不同的方法炮制以后,治疗疾病以及起到的功效也不相同,而且炮制过以后的中药与没有泡制过的中药,功效会截然不同,而在治疗疾病上也需要辩证应用[13]。尽管目前对于大多数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还不十分清楚,但通过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炮制保留有治疗作用的成分,去除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成分,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药的效果,提高药效[1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受生活和饮食方面不规律的影响,再加上受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不注意对身体的保养,以及环境和空气的污染加剧,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中药治疗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因此研究中药炮制的对中药质量及药效的影响对中医疾病治疗有重要的意义[1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1 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 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 例、心血管不良反应1 例;对照组治疗后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6 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 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5 例、心血管不良反应患者6 例,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中观察组(总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对中药治疗的患者采用炮制的中药治疗,比未炮制的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突出,增加了临床疗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炮制的中药治疗患者,能够提升中药的质量及药效,增加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炮制药效毒性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我的梦想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药效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超声波酸浸-次灵敏线GFAAS测定明矾炮制药材中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