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

2021-02-26 06:16恩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外伤性多发性脾脏

恩和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引言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临床中尤为常见的一种急诊病症,肋骨处于人体腹部位置,而脾脏是腹部最易受损的脏器[1],在外力作用下,当患者发生肋骨骨折时,往往伴随着脾破裂,并诱发腹腔出血,不仅会导致出血性休克的发生[2],还会提高临床死亡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这一病症患者的急诊诊断,尽早确立有效治疗方案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则以此对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诊断与临床治疗方式作出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脾脏破裂受损程度分为两组;轻度组中男30 例、女25 例,年龄20~60 岁,平均年龄(40.0±20.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6 例、碰撞伤10 例、坠落伤19 例;骨折部位:单侧32 例、双侧23 例。重度组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龄21~60 岁,平均(40.5±19.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1 例、碰撞伤8 例、坠落伤16 例;骨折部位:单侧27 例、双侧18 例。本研究中患者与家属皆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刻展开急诊诊断与手术治疗。

急诊诊断:所有患者在进入急诊室后,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休克风险,然后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并开放气道,避免发生出血、呼吸道梗阻等症状。再向家属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应用B 超、CT、心电图作全身检查,确定骨折部位、脾破裂程度等,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于腹直肌外缘位置作一切口,查看腹腔内情况,将血凝块与积血清除干净,Ⅲ级以下患者尽量行保脾手术;并作止血处理,采用热敷压迫、生物胶、大网膜片覆盖等方式,若止血效果欠理想,则可给予U 形缝合。患者脾上极或是下极破裂,可对其进行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手术,用大网膜片填塞断面后用可吸收线缝合打结。对于Ⅳ脾破裂者进行脾脏全切术治疗,先对脾胃韧带作分离、结扎、离断处理,在胰腺上缘位置结扎脾动脉,对脾结肠韧带离断,并分离脾肾与脾膈韧带;随后对脾蒂行结扎离断,将脾脏取出后以温盐水进行冲洗,确保术野清晰,最后止血、放置引流管、缝合。针对患者骨折情况,则需根据术前影像学相关资料观察骨折状况,若患者存在血气胸,可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其胸壁塌陷位置作纵形或是斜形切口,再展开止血、血块清除、肺损伤治疗等步骤,最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留置引流管、冲洗、关闭切口。所有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进行3~5 d 抗生素抗感染预防,并加强巡房,查看引流情况,卧床2 周左右即可指导患者下床进行功能锻炼。

1.3 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膈下感染、炎症、肺部膨胀不全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分析

根据两组间研究数据显示,重度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其住院时间均相比轻度组较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轻度组 55 85.1±10.3 920.1±124.8 8.1±1.2 16.3±2.7重度组 45 92.6±11.5 987.5±131.7 11.4±2.0 18.4±3.2 t 3.437 2.621 10.202 3.560 P 0.001 0.010 0.000 0.001

2.2 组间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间研究数据显示,轻度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轻度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重度组更低,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表2 组间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

3 讨论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是由外伤所致患者肋骨骨折,并伴随胸壁畸形、脾脏破裂等症状[3-4],严重情况下还会致使患者发生腹部出血、呼吸窘迫,若不能及时对其展开有效诊断与治疗,则会进一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使得临床病死率增高。因而这一病症患者在入院后需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通过观察脉搏、血压水平变化确认是否存在脾脏出血症状,即刻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5];再采用CT、B 超等影像学技术对骨折与脾破裂程度进行观察与确认,明确腹腔中出血情况、脾脏损伤分级等[6],最后根据实际病况为患者治疗针对性手术治疗计划。若患者脾损伤程度在Ⅲ级以下,则尽量给予保脾手术治疗,例如缝合修补术、部分脾切除等[7],该类手术更多适用于出血量较少患者。若患者为多发性脾损伤,危及生命安全,则需行全脾切除术干预,由于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往往伴随着多种脏器合并伤,若应用腹腔镜下指导则不能充分暴露出血点[8],明确手术视野,因而选择开腹手术可降低手术难度,并良好止血,保证手术效果。本次研究中,轻度组患者在经急诊诊断与治疗后,其手术治疗情况更优于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降低,进一步表明早期急诊诊断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与脾破裂程度有一定关系,通过有效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可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外伤性多发性脾脏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摘除脾脏后,请注意这些变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肿瘤的护理体会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